图书介绍

韩国音乐史 增补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韩国音乐史 增补本
  • (韩)张师勋著;朴春妮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109626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音乐史-韩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国音乐史 增补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三国以前的音乐1

第一节 三国以前的乐俗1

第二节 古代的乐俗2

第三节 弁韩、辰韩及高句丽的弦乐器4

第四节 呈现于安岳古坟的音乐7

1.前室壁画的奏乐图8

2.后室的舞乐图8

3.回廊的行列图9

第二章 三国时代的乐舞12

第一节 高句丽的音乐12

1.呈现于古坟壁画的高句丽乐12

2.隋九部伎和唐十部伎列出的诸伎与高句丽乐17

3.传于日本的高句丽乐33

第二节 百济的音乐37

1.见于中国文献的百济乐37

2.传于日本的百济乐38

1)日本学者的对韩音乐观39

2)关于?篌的争论40

3.伎乐和扬州山台都监43

第三节 新罗的音乐49

1.伽倻琴50

2.于勒所传授的加耶国的音乐52

1)于勒53

2)于勒的12曲55

3)清风体和河临调56

第三章 统一新罗以后的音乐59

第一节 音乐机关59

第二节 琴、歌、舞的形态62

1.政明王九年的乐舞62

2.哀庄王八年的乐舞62

第三节 玄琴的传承过程66

第四节 玄琴的曲调69

第五节 玄琴的名称71

第六节 传于日本的新罗乐73

第七节 新罗琴的传承经过74

第八节 “?”与“コト”的关系76

1)本居宣长说77

2)栗田宽说77

3)出云路敬和说77

4)关于“?”与“コト”的使用77

5)新罗琴名手沙良真熊79

第九节 日本正仓院的宝物新罗琴81

第十节 崔致远的5首乡乐杂咏83

1)金丸84

2)月颠85

3)大面86

4)束毒86

5)狼猊86

第十一节 三弦三竹的音乐88

1)琵琶88

2)三竹89

第十二节 唐乐的传入91

1.星川、丘日等28人在府城所学的音乐91

1)隋文帝六年(586)的鼓吹91

2)隋炀帝大业(605—616)指定的大驾鼓吹92

3)唐凯乐92

2.佛教遗迹中出现的唐乐器93

3.宫廷仪礼和唐乐100

第十三节 佛教音乐101

第十四节 乡乐和唐乐的含义104

1.乡乐104

2.唐乐107

第四章 高丽时代的音乐109

第一节 燃灯会和八关会110

1.燃灯会110

2.八关会112

第二节 乡乐114

1.乡乐曲114

1)记载于《高丽史·乐志》的俗乐114

2)流传至朝鲜王朝的高丽时代的乡乐115

3)传于朝鲜时代乐谱中的高丽的乡乐117

2.乡乐器119

第三节 唐乐126

1.唐乐曲126

1)用于唐乐呈才的音乐127

2)宋代的词乐130

3)直至朝鲜初期的唐乐133

2.唐乐器136

第四节 唐乐呈才和乡乐呈才的特征138

第五节 雅乐142

1.大晟乐142

1)登歌乐器143

2)轩架乐器144

2.太庙亲祠的登歌和轩架146

3.登歌轩架迭奏节度153

4.毅宗以后的雅乐158

1)毅宗十五年(1161)158

2)明宗十八年(1188)159

第六节 掌乐机关162

第七节 卫仗乐168

1.仪卫168

1)法驾卫仗168

2)上元燃灯亲幸卫仗168

3)八关会卫仗168

4)西南京巡幸卫仗169

5)西南京巡幸回驾奉迎卫仗169

2.卤薄169

1)法驾卤薄169

2)上元燃灯奉恩寺真殿亲幸卤薄169

3)仲冬八关会出御看乐殿卤薄169

4)西南京巡幸还阙奉迎卤薄170

第五章 朝鲜前期的音乐172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音乐172

1)纳氏歌173

2)穷兽奔曲175

3)靖东方曲175

4)文德曲177

5)梦金尺177

6)受宝箓177

7)觐天庭179

8)受明命180

9)荷皇恩181

10)隆安之乐181

11)舒安之乐182

12)休安之乐182

13)文明之曲183

14)武烈之曲184

第二节 朝会宴飨乐调的制定185

第三节 祭礼乐186

第四节 世宗及世祖时代的乐政188

1.世宗大王的音乐精神188

2.世宗初期的音乐192

1)新制歌曲193

3.世宗中期的音乐203

1)乐器的制作204

2)编磬的制作205

3)编钟的制作210

第五节 中国系雅乐的整理211

1.朴堧生平211

2.朴堧的上疏文213

第六节 祭礼雅乐的制定215

1.宗庙乐215

2.社稷乐216

3.释奠乐216

4.圆坛、籍田、先蚕乐216

5.山川坛乐216

1)宗庙乐217

2)社稷乐217

3)释奠乐217

4)圆坛、圆丘之乐217

5)先农、先蚕之乐217

6)风云雷雨之乐218

7)山川祭之乐218

第七节 会礼乐的制定218

1.世宗十三年的会礼仪注218

2.世宗十四年的会礼乐219

3.《乐学轨范》所记载的世宗朝会礼宴仪221

4.会礼雅乐曲222

1)乐书和雅乐谱的撰定223

2)朝会乐谱225

3)释奠乐谱225

5.世宗后期的音乐225

1)龙飞御天歌和凤来仪226

2)与民乐227

3)保太平和定大业230

4)乐谱的发行235

6.世宗、世祖时期乐谱的种类236

1)肉谱236

2)律字谱237

3)工尺谱238

4)井间谱241

5)五音略谱242

7.世宗时期的乐器246

1)吉礼序列乐器246

2)嘉礼序列乐器257

8.掌乐机关和乐官职264

1)掌乐机关264

2)乐官职268

第八节 成宗时期旧乐的整理276

1.高丽俗乐的改编277

1)西京别曲277

2)满殿春279

3)双花殿281

2.《乐学轨范》的纂定283

1)编纂动机284

2)内容284

3)壬辰前版与光海二年版的不同点287

3.唐乐器的乡乐器化过程289

第九节 燕山以后的音乐294

1.燕山时期有关音乐的记录296

2.女乐298

1)设置女乐的动机298

2)医女的教育298

3)女乐的是非301

4)女乐的人数302

3.管弦盲人303

4.乐歌的改删305

5.时用乡乐谱307

第六章 朝鲜中期的音乐310

第一节 乡乐的转换期310

1.玄琴定弦法的变迁311

1)《乐学轨范》的定弦法311

2)《琴合字谱》的定弦法314

3)《梁琴新谱》的定弦法314

4)五洲衍文长笺散槁315

5)伽倻琴的定弦法318

2.轻按法和力按法322

1)玄琴322

2)奚琴326

3.大笒和中笒327

1)《乐学轨范》的大笒和中笒328

第二节 雅乐的命脉332

第三节 唐乐的乡乐化334

1.步虚子334

1)《大乐后谱》的步虚子334

2)《琴合字谱》的步虚子334

3)《新证琴谱》的步虚子334

4)《韩琴新谱》的步虚子335

2.洛阳春336

第四节 乡乐的发展337

1.乐谱的发行338

1)琴合字谱338

2)梁琴新谱341

3)玄琴东文类记344

4)新证琴谱346

5)白云庵琴谱347

6)新作琴谱349

7)宋氏二水三山斋本琴谱352

8)大乐后谱352

2.古乐谱中反映的乡乐的变化357

1)歌曲原型大叶调的变化358

2)灵山会相360

3)井邑和动动361

3.鼓吹361

1)仁祖时代363

2)肃宗时代363

3)英祖时代364

第七章 朝鲜末期的音乐366

第一节 在乐谱中体现出的音乐变化366

1.《游艺志》的音乐367

1)歌曲368

2)灵山会相368

3)唐琴字谱、洋琴字谱、笙簧字谱371

2.欧罗铁丝琴字谱374

3.俗乐源谱374

第二节 仪式音乐376

1.景慕宫祭礼乐377

1)音乐377

2)乐器编制378

2.社稷乐器379

3.黄坛祭享、圆丘祭乐器380

4.关王庙乐381

1)音乐382

2)乐器编制383

5.宗庙祭礼乐383

1)宗庙和永宁殿的登歌、轩架的奏乐步骤及乐器编制383

2)佾舞384

6.仪式音乐(祭礼乐、行乐)的变迁(以唐筚篥为中心的音乐)387

第三节 竹风流和弦风流388

1.弦风流388

2.竹风流和三弦六角389

第四节 吹打和细乐390

1.《迎接赐祭都监厅仪轨》391

2.《通信使行列图》391

3.《宗庙修改都监仪轨》394

4.乾隆癸未《随槎录》395

5.《日东游记》396

6.陵行图396

7.现今的大吹打398

第五节 左坊乐和右坊乐398

1.主修乐器和曲目399

1)主修乐器399

2)主修曲目399

第六节 宫中呈才402

1)朝鲜前期的乐舞406

2)朝鲜中期的乐舞406

3)朝鲜后期的乐舞407

第七节 歌乐的确立408

1.歌曲409

1)男唱的顺序409

2)男女唱的顺序411

2.歌词412

3.时调415

第八节 民俗乐416

1.盘索里416

1)有关盘索里的文献416

2)原本的盘索里417

3)盘索里的确立418

4)盘索里的流派419

5)盘索里的要素420

6)盘索里的长短420

3.十二杂歌421

1)八杂歌421

2)杂杂歌422

3.社堂牌系统的音乐422

4.西纳俞和散调423

1)西纳俞423

2)散调424

5.梅鼓425

第八章 甲午更张以后的音乐426

第一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426

1.赞美歌和唱歌教育426

2.军乐队的创立427

第二节 国乐的受难期428

1.王室的雅乐428

1)雅乐部员培训处428

2)肄习会433

2.调阳俱乐部434

1)调阳俱乐部的发起动机434

2)工作职能434

3)教师阵容及毕业生435

3.唱乐436

1)协律社436

2)朝鲜声乐研究会438

第九章 国乐的再建和现状439

第一节 国立国乐院439

第二节 国乐教育机关440

第三节 国乐演奏团体441

第四节 研究活动442

附录:《乐学轨范》影印本444

译后记5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