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辑刊 初编 第18册 明代等韵之类型及其开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辑刊 初编 第18册 明代等韵之类型及其开展 上
  • 许锬辉主编;王松木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71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辑刊 初编 第18册 明代等韵之类型及其开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汉语音韵学的反思与前瞻1

一、高本汉的研究典范及其影响2

二、阻滞汉语音韵学史发展的因素4

三、对于汉语音韵学发展前景的哲学思考7

第二节 研究目的9

一、建构汉语等韵学史9

二、联系汉语研究的人文传统10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2

一、孔恩的科学革命论13

二、文化语言学——对科学主义的反动15

三、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16

第二章 等韵学史及其诠释模式21

第一节 等韵学的缘起与成立21

一、缘起——密教对等韵学的影响23

二、成立——梵文悉昙汉化与等韵图的原型29

第二节 前人对等韵学史研究的成果32

一、汉语等韵学史的研究取向33

二、语料的性质及其分类35

第三节 从符号学观点诠解韵图架构42

一、作者的主观意念44

二、韵图的形式框架48

三、音系的复合性质53

第三章 拼读反切、辨明音值的音表63

第一节 反映读书音系的韵图64

一、辅翼《正韵》的等韵图65

(一)章黼《并音连声韵学集成》65

(二)陶承学、毛曾《并音连声字学集要》69

(三)濮阳涞《元声韵学大成》71

(四)叶秉敬《韵表》75

(五)吕维祺《音韵日月灯》81

二、革新旧韵的等韵图84

(一)王应电《声韵会通》85

(二)吴元满《切韵枢纽》89

(三)《韵法直图》91

(四)李世泽《韵法横图》(《切韵射标》)100

第二节 反映口语标准音系的韵图104

一、桑绍良《青郊杂著》105

(一)作者生平与编撰动机105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06

(三)音韵术语与音学理论109

(四)切字新法114

(五)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116

二、李登《书文音义便考私编》116

(一)作者生平与编撰动机116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17

(三)各式呼名及其音韵意涵119

(四)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121

三、金尼阁《西儒耳目资》122

(一)作者生平与编撰动机123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25

(三)音韵术语解析129

(四)标音符号与四品切法135

(五)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139

四、萧云从《韵通》140

(一)作者生平与编撰动机140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41

(三)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142

第三节 反映北方方音的韵图——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143

一、作者生平与编撰动机144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45

三、论「无形等韵」与阴文之音韵内涵149

四、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论154

第四章 杂糅象数、阐释音理的图式157

第一节「援易为说」——论等韵学与象数学158

一、晚明的社会思潮与经世思想159

二、象数思维及其科学内涵160

三、象数学与等韵学的结合167

第二节 吕坤《交泰韵》168

一、作者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168

二、韵图编撰动机及其理论依据169

三、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71

四、音韵术语解析——论阴阳、轻重、清濁177

五、切字新法179

六、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184

第三节 袁子让《字学元元》186

一、作者的生平与编撰动机186

二、论《字学元元》及其音韵分析188

三、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193

(一)〈子母全编二十二摄〉194

(二)〈经世三十二图〉与〈总括声音二十二图〉196

(三)〈增字学上下开合图〉198

四、格子门法与韵图列字归等的法则198

五、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201

第四节 乔中和《元韵谱》202

一、作者的生平与编撰动机202

二、论音韵结构的分析及其理论依据204

三、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210

四、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213

第五节 方以智《切韵声原》214

一、作者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214

二、韵图的编撰目的及其理论依据220

三、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227

(一)新谱——十六摄韵图227

(二)〈旋韵图〉230

四、音韵术语与特殊标号234

五、废除门法,另创新法237

六、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240

下册243

第五章 假借音韵、证成玄理的论著243

第一节「援以说《易》」——以声音之道通神明、类万物244

一、《周易》所展现的全息思想245

二、假借音韵结构论证天道玄理247

三、透过音韵结构推测人事变化248

第二节 赵撝谦《皇极声音文字通》250

一、作者的生平与编撰动机250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252

三、音韵系统与音变规律260

第三节 陈荩谟《皇极图韵》与《元音统韵》262

一、作者的生平与编撰动机262

二、论音韵结构的分析及其理据265

三、韵图形制与编排理据273

(一)〈四声经纬图〉274

(二)〈经纬省括图〉277

四、舍弃门法、阐扬等韵279

五、〈四声经纬图〉反映的音韵系统281

第四节 吴继仕《音声纪元》283

一、作者的声学思想与编撰动机283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理据287

(一)〈音声纪元二十四气音声分韵前谱表〉288

(二)〈音声纪元十二律音声分韵开阖后谱表〉293

三、论「翻窃」与门法295

第五节 葛中选《泰律篇》297

一、作者的声学思想与编撰动机297

二、韵图形制与编排体例298

(一)〈专气音十二图〉299

(二)〈专气声三十二图〉303

(三)〈直气声音定位十二图〉303

三、音韵术语与音学理论305

第六章 明代等韵学的开展311

第一节 等韵学历史研究的两个侧面311

第二节 韵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属性314

一、僧徒转唱佛经的对音字图315

二、士子科举赋诗的正音字表317

三、哲人证成玄理的象数图式320

四、西儒学习汉语的资助工具325

第三节 变革形制与改良反切327

一、韵图形制的转变327

二、废除门法、改良反切334

第四节 音系性质与音变规律337

第七章 结论345

第一节 学术发展演进的历史顺序345

第二节 传统声韵学所面临的瓶颈347

第三节 寻找另一个新典范352

第四节 结尾——总结本文的研究模式355

参考书目357

附录书影375

1.章黼《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375

1-1《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卷之一375

2.陶承学、毛曾《并音连声字学集要》376

2-1《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切字要法》376

2-2《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卷一377

3.濮阳涞《元声韵学大成》378

3-1《元声韵学大成·字母》378

3-2《元声韵学大成》卷一东钟韵379

4.叶秉敬《韵表》380

4-1《韵表·第一韵表》东一韵要380

4-2《韵表·第一韵表》东一韵全381

5.吕维祺《音韵日月灯》382

5-1《音韵日月灯·韵母》卷一东韵382

5-2《音韵日月灯·同文铎》「七音清濁三十六母反切定局」、「三十六母分清濁七音五行之图」383

5-3《音韵日月灯·同文铎》「三十六母分四等管辖之图」384

6.王应电《同文备考·声韵会通》385

6-1《声韵会通》「声韵会通图」385

7.吴元满《切韵枢纽》386

7-1《万籁中声·上平》第一东386

7-2《切韵枢纽》——东韵387

8.《韵法直图》388

8-1《韵法直图》——公韵、冈韵388

9.李世泽《韵法横图》389

9-1《韵法横图》——平声389

10.桑绍良《青郊杂著》390

10—1《文韵考衷六声会编》卷一东部390

10—2《青郊杂著》「五音次第之图」、「六声位次之图」391

10—3《青郊杂著》「创立一十八部七十四母纵横图」392

10—4《青郊杂著》「一气二分四辨八判十八类之图」393

11.李登《书文音义便考私编》394

11—1《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上平声》一东394

12.金尼阁《西儒耳目资》395

12—1《西儒耳目资》「万国音韵活图」、「中原音韵活图」395

12—2《西儒耳目资》「音韵经纬全局」396

12—3《西儒耳目资》「切子四品法图」、「切母四品法图」397

13.萧云从《韵通》398

13—1《韵通》——公韵、弓韵398

14.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399

14—1《等韵图经》「通摄第一开口篇」399

14—2《合并字学集韵·四声领率谱》「平声一登开口音」400

15.吕坤《交泰韵》401

15—1《交泰韵·总目》—一东韵401

16.袁子让《字学元元》402

16—1《字学元元》「母中一百一十九小母目录」402

16—2《字学元元》「子母全编二十二摄」—东韵403

16—3《字学元元》「增字学上下开合图」404

17.乔中和《元韵谱》405

17—1《元韵谱》「十二佸应律圆图」与「式例」405

17—2《元韵谱》「卷首韵谱」一?佸406

17—3《元韵谱·上平》一英韵柔律407

18.方以智《切韵声原》408

18—1《切韵声原》「等母配位图」408

18—2《切韵声原》「发送收谱」409

18—3《切韵声原》「新谱」410

18—4《切韵声原》「旋韵图」、《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六「旋韵十六摄图」411

19.赵撝谦《皇极声音文字通》412

19—1《皇极声音文字通》卷四「辰日声入辟」——大壮卦412

19—2《皇极声音文字通》卷十八「火水音发清」——剥卦413

20.陈荩谟《皇极图韵》414

20—1《皇极图韵》「四声经纬图」——平声、上声414

20—2《皇极图韵》「经纬省括图」415

21.陈荩谟《元音统韵》416

21—1〈元音统韵·三合方位正华严字母图〉416

22.吴继仕《音声纪元》417

22—1〈音声纪元·二十四气音声分韵前谱表〉417

22—2〈音声纪元·十二律音声分韵开阖后谱表〉418

23.葛中选《泰律篇》419

23—1《泰律》「专气音十二图」419

23—2《泰律》「专气声三十二图」420

23—3《泰律》「直气声音定位十二图」421

24.赵宧光《悉昙经传》422

24—1《悉昙经传》「梵音十二转图」422

25.江永《音学辨微》423

25—1《音学辨微》「五十音图」、「字母配河图图」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