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细胞形态学与诊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细胞形态学与诊断
  • 刘卫生,李德高编 著
  • 出版社: 河北省保定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细胞形态学与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细胞的来源1

一 造血干细胞的概念1

二 细胞的增殖——细胞增殖周期1

三 血细胞的来源、发育与成熟2

四 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11

五 学习细胞形态学应注意的事项11

六 几种穿刺检查的适应症12

第二章 各种血及骨髓细胞在不同成熟时期的形态学要点15

一 粒细胞系统15

(一)原始粒细胞15

(二)中性早幼粒细胞16

(三)中性中幼粒细胞17

(四)嗜酸性中幼粒细胞18

(五)嗜硷性中幼粒细胞18

(六)中性晚幼粒细胞18

(七)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及嗜硷性晚幼粒细胞19

(八)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9

(九)嗜酸性及嗜硷性杆状核粒细胞20

(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

(十一)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21

(十二)嗜硷性分叶核粒细胞21

(一)原始红细胞22

正常发育22

(十四)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22

(十三)多颗粒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22

二 红细胞系统22

(二)早幼红细胞23

(三)中幼红细胞23

(四)晚幼红细胞24

(五)网织红细胞24

(六)红细胞24

(七)幼红细胞的分裂型24

发育不正常的有核红细胞(巨幼红细胞)24

(一)原巨幼红细胞24

(四)晚巨幼红细胞25

(二)早巨幼红细胞25

(三)中巨幼红细胞25

(五)巨幼细胞性贫血、巨红、粒细胞的形态26

异常红细胞26

三 淋巴细胞系统27

(一)原始淋巴细胞27

(二)幼稚淋巴细胞28

(三)淋巴细胞28

(四)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亚型30

(一)原始单核细胞31

四 单核细胞系统31

笫Ⅱ型(L2型)31

笫Ⅰ型(L1型)31

笫Ⅲ型(L3型)31

(二)幼稚单核细胞32

(三)单核细胞33

五 浆细胞系统34

(一)原始浆细胞34

(二)幼稚浆细胞35

(三)浆细胞35

(一)原始巨核细胞36

(二)幼稚巨核细胞36

六 巨核细胞系统36

(三)巨核细胞37

(四)血小板38

七 网状内皮细胞系统38

(一)正常型网状细胞38

(二)未分化型网状细胞38

(三)淋巴样网状细胞39

(四)单核细胞样网状细胞39

(五)浆细胞样网状细胞39

(六)粒细胞样网状细胞39

(七)异常网状细胞39

(十二)吞噬性网状细胞40

(十一)有丝分裂型网状细胞40

(十三)Ferrata氏网状细胞40

(九)裸核型网状细胞40

(八)退化型网状细胞40

(十)双核型网状细胞40

(十四)脂肪细胞41

(十五)内皮细胞41

八 其他细胞41

(一)组织嗜硷细胞41

(二)高雪(Gaucher)氏细胞42

(三)尼门—匹克(Niemann-Pick)氏细胞42

(四)史—雷(Reed-Sternberg)或里德?司坦伯氏细胞42

(七)神经母细胞43

(五)破骨细胞43

(六)造骨(成骨)细胞43

(八)成纤维细胞44

(九)多核巨核细胞44

第三章 血细胞学的骨髓象分析45

一 临床方面45

二 骨髓象45

(一)骨髓涂片的制作和染色45

1.骨髓取材45

3.骨髓染色46

2.骨髓涂片46

(二)骨髓涂片检查步骤46

1.外观46

(4)骨髓稀释46

(3)取材困难46

(2)吸取量46

(1)部位46

2.低倍镜检查47

3.高倍镜检查47

4.油镜观察47

三 血象50

四 骨髓象及血象的诊断或结论51

脾及淋巴结穿刺涂片的细胞形态学诊断要点52

(二)溶血性贫血(简称溶贫)58

(一)缺铁性贫血58

一 增生性贫血58

第一节 贫血的诊断58

第四章 主要血液病的血细胞学诊断58

(三)失血性贫血59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贫)59

(五)地中海贫血60

二 再生障碍性或再生不良性贫血(简称再障)62

三 全血细胞减少性骨髓增生性贫血63

四 异常血红蛋白病66

五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67

(三)血小板无力症72

(二)血管性血友病72

(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72

二 少见性出血性疾病72

(二)过敏性紫癜72

(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2

一 常见性紫癜病72

第二节 出血性疾患的诊断72

(四)血小板病73

(五)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73

(六)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73

三 紫癜病的鉴别诊断73

第三节 白血病的诊断73

一 常见型急性白血病的血细胞学诊断73

二 急性白血病(简称急白)的原始细胞形态特点76

三 诊断急性白血病应注意以下几点77

四 白血病前期和早期白血病78

五 不典型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79

六 几种慢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80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硬化症。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80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细胞样反应的鉴别诊断81

(三)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单核细胞样反应的鉴别诊断81

(四)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81

(五)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学诊断82

七 少见白血病83

(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83

(二)嗜硷性粒细胞白血病83

(三)浆细胞白血病(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83

(四)红白血病(附:红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的鉴别诊断。红血病期,红白血病期,白血病期的鉴别诊断)84

(八)巨核细胞白血病87

(七)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7

(五)毛细胞白血病(简称毛白)87

(六)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87

(九)B和T细胞白血病88

(十)隐匿型急性白血病89

(十一)浆细胞疾病90

1.多发性骨髓瘤90

2.巨球蛋白血症92

3.重链病92

4.淀粉样变性93

(十二)白血病治疗后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93

(十三)放射线照射后的血细胞形态改变95

(三)网状细胞肉瘤合并网状细胞白血病98

(五)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附:恶性网状细胞病,网状细胞白血病,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98

(四)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简称恶网)与网状细胞白血病98

(一)绿色瘤98

(二)淋巴肉瘤合并急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8

八 少见血液病98

(六)何杰金氏病99

(七)骨髓增生症(附:骨髓纤维化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99

(八)骨髓坏死综合征102

(九)骨髓脂肪化征103

第五章 血细胞组织化学104

一 核糖核酸(RNA)染色法104

二 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法105

三 蛋白质结合硫氢基染色法(Barrneff氏与Seligeman氏DDD法)106

四 脂类染色法108

五 糖原染色法(PAS)110

六 酸性磷酸酶(Gomori氏硫化铅法)染色法113

七 硷性磷酸酶(Gomori氏改良法)染色法114

八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116

九 过氧化酶染色法119

十 铁染色法120

十一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甲?染色法(Ouaglino等氏法)122

十二 活体细胞染色法123

十三 瑞氏染色法124

十四 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法125

十五 酸性α-醋酸萘酯染色(为T淋巴细胞标记染色)法125

一 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材料之一128

附录128

二 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材料之二130

三 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材料之三130

四 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材料之四131

五 目前各家采用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学分类132

六 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1980.于苏州)135

七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1979年苏州再障会议修订)138

八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标准(1979年苏州再障会议修订)139

九 血液学常用英语名词140

十 血液病实验常用仪器英文名称142

十一 血液病实验的英文名词142

主要参考文献1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