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弃逐与回归 上古弃逐文学的文化学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弃逐与回归 上古弃逐文学的文化学考察
  • 尚永亮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58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弃逐与回归 上古弃逐文学的文化学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基于神话学视角的英雄型弃子考察1

二、基于伦理学视角的忠孝型弃子考察4

三、基于文献学视角的《诗经》弃逐诗考释7

四、基于文化学视角的弃逐诗之关联考察8

五、基于政治学视角的孤臣被逐与弃逐主题考察13

六、基于历史学视角的弃子故事流变考察15

第一章 英雄型弃子——神话学视角的考察21

第一节 后稷之弃与弃逐文化的母题构成21

一、“履帝武敏”与无夫被弃22

二、“先生如达”与因怪遭弃26

三、三弃三收与弃逐母题30

第二节 东西方早期弃逐故事的基本形态及其文化意蕴35

一、中国早期的英雄型弃子传说35

二、亚、欧诸国的英雄弃子传说40

三、东西方弃子故事的共通内容与深层意蕴44

第二章 忠孝型弃子——伦理学视角的考察51

第一节 英雄·孝子·准弃子——以舜的被害故事及其结构形态为中心51

一、英雄与孝子:虞舜故事的演变及其双重品性51

二、准弃子身份与虞舜故事的结构形态56

三、虞舜故事的文化解读与“孝”之内涵61

第二节 上古弃子废后的经典案例与经典文本——对宜臼、申后之弃废及《诗经》相关作品的文化阐释68

一、宜臼、申后之弃废及其历史原因68

二、弃废故事的基本结构与人物特征75

三、《白华》《小弁》的作者及文本解析79

四、弃逐文本的伦理内蕴与刺谗指向87

五、由宜臼弃逐引发的相关思考92

第三节 弃逐视野下的骊姬之难及其文化意义——以申生之死、重耳出亡为中心96

一、骊姬之谗与申生之死96

二、献公态度及其对申生之死应负的责任100

三、申生之孝及其品格的文化内蕴105

四、重耳出亡在弃逐文化史上的意义112

五、几点规律性的认识120

第三章 《诗经》弃逐诗考释125

第一节 《小弁》作者及本事平议125

一、“伯奇”说及其存在的若干问题125

二、宜臼本事说辩证129

三、“太子之傅”说与“太子”说之优劣133

四、今人解说《小弁》之检讨140

第二节 《小雅·四月》本义考述148

一、诸家诗说之是非148

二、《四月》文本索解154

第三节 《诗经》弃妇诗分类辨析158

一、古今相关评说之基本检讨159

二、可以认定的弃妇之作164

三、不应列入弃妇诗的疑似之作167

四、“是非得失未易决”的多义之作174

第四章 弃逐诗的内在关联及其发展演进181

第一节 《诗经》弃妇诗的特征及其与逐臣诗的文化关联181

一、弃妇诗的基本形态与几个关键点182

二、弃妇诗的主要特征及其与逐臣诗的异体同构187

三、弃妇诗的多元解读及其意义凝定193

第二节 《离骚》与早期弃逐诗的关联承接200

一、基本形态与悲情抒发200

二、怨慕心态与刺谗特点205

三、心性志节与多元义项210

第三节 《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217

一、缘于性别变换的香草之恋和美人情结218

二、男女君臣之喻的文化因子及其后先传承222

三、“求女”内蕴及其象喻特点229

第五章 楚汉弃逐文学之特点与主题嬗变235

第一节 《哀郢》创作与屈原放逐考论235

一、《哀郢》创作之缘起235

二、《哀郢》创作之时间241

三、从《抽思》看《哀郢》244

四、屈原放流的年代和地点248

五、“陵阳”说和屈原的归宿256

第二节 回归:流亡者的心理情结与逻辑展演——以屈原骚体弃逐诗为中心261

一、鸟、狐之喻:回归故乡的永恒渴望263

二、追忆与“求女”:政治回归的曲折表达269

三、问卜与对话:从认同危机到自我回归273

四、“不去”“死直”与彭咸:多重意义的终极回归280

五、逻辑层次与关注焦点289

第三节 从忠奸之争到感怀不遇——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弃逐文化史上的典范意义293

一、弃逐诗人的执著意识294

二、忠奸之争与屈原模式296

三、贾谊置身逆境的有限超越302

四、感怀不遇与文人心性305

第六章 弃逐故事在历史与传说间的文学变奏311

第一节 伯奇本事之文献阙失及其在西汉的衍变311

一、先秦文献阙失带来的疑惑312

二、西汉相关载记与诸异说之涌现318

第二节 汉晋新变与文本整合325

一、伯奇故事在东汉的历史化倾向与诗学阐释325

二、汉晋间伯奇故事的嬗变与定型331

三、“观念历史”与文学变奏340

参考文献345

后记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