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网](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050086.jpg)
- 李文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396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通信网-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1
1.1.1 通信系统及通信系统的组成1
1.1.2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构成2
1.1.3 通信网的分类3
1.1.4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3
1.2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5
1.3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及发展6
1.3.1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6
1.3.2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7
小结7
复习题9
第2章 电话交换网11
2.1 电话网的网络结构11
2.1.1 电话网的等级结构11
2.1.2 长途网及其结构演变11
2.1.3 本地网15
2.2 路由及路由选择18
2.2.1 路由的含义及分类18
2.2.2 路由选择20
小结22
复习题24
第3章 中继传输网25
3.1 传输介质及传输网25
3.1.1 传输介质25
3.1.2 传输网的基本概念26
3.2 传输网的可靠性26
3.2.1 基本概念26
3.2.2 传输网的保护方式28
3.3 基于PDH的传输系统28
3.3.1 PDH的基本概念及系列速率28
3.3.2 PDH传输系统的构成及其弱点29
3.4 基于SDH的传输网31
3.4.1 SDH的基本概念及SDH的速率等级31
3.4.2 SDH的帧结构32
3.4.3 SDH的同步复用与映射33
3.4.4 SDH传送网的概念及SDH的基本网络单元38
3.4.5 SDH传送网络结构及自愈保护43
3.4.6 SDH传输网的同步方式50
3.5 SDH设备的定时工作方式52
小结53
复习题56
第4章 电信支撑网57
4.1 引言57
4.2 No.7信令网57
4.2.1 No.7信令系统简介57
4.2.2 No.7信令网的组成及网路结构59
4.2.3 我国信令网的网路结构及组网原则64
4.3 数字同步网66
4.3.1 数字同步网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网同步方式66
4.3.2 基准时钟源及受控时钟源69
4.3.3 我国同步网的网路结构及组网原则71
4.4 电信管理网75
4.4.1 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75
4.4.2 TMN的功能77
4.4.3 电信管理网的体系结构78
小结79
复习题84
第5章 用户接入网技术86
5.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86
5.1.1 接入网的演变及发展86
5.1.2 接入网的定义及功能模型88
5.1.3 接入网的传输技术及分类92
5.2 有线接入网93
5.2.1 铜线接入网93
5.2.2 光纤接入网96
5.3 无线接入网102
5.3.1 固定无线接入网102
5.3.2 移动无线接入网105
小结108
复习题110
第6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及ATM宽带网111
6.1 综合业务数字网111
6.1.1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概念111
6.1.2 ISDN的网络功能及ISDN业务112
6.1.3 ISDN用户-网络接口及信道类型和接口结构113
6.1.4 数字用户环路116
6.2 ATM的基本概念及原理117
6.2.1 ATM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17
6.2.2 ATM基本工作原理119
6.2.3 ATM协议参考模型121
6.3 ATM交换技术123
6.3.1 ATM交换基本原理123
6.3.2 ATM交换机基本组成125
6.3.3 VP交换和VC交换126
6.4 ATM网络连接及ATM网络126
6.4.1 ATM网络连接126
6.4.2 ATM网络128
小结129
复习题133
第7章 Internet与宽带IP城域网134
7.1 Internet基本概念及特点134
7.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134
7.1.2 Internet的特点134
7.2 Internet网络标准TCP/ IP135
7.2.1 概述135
7.2.2 TCP/ IP分层模式135
7.2.3 编址与域名系统137
7.2.4 无分类编址CIDR142
7.3 宽带IP城域网143
7.3.1 宽带IP城域网概念143
7.3.2 宽带IP城域网所提供的业务144
7.3.3 宽带IP城域网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144
7.3.4 宽带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和功能分层145
7.3.5 宽带IP城域网的传输技术148
7.4 接入Internet的方式151
7.4.1 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151
7.4.2 通过数据通信网接入Internet152
7.4.3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153
7.4.4 光纤接入混合接入模式156
7.4.5 通过以太网接入Internet157
7.5 下一代IP技术——IPv6158
7.5.1 IPv6技术的引入及其特点158
7.5.2 IPv6地址体系结构159
7.5.3 Ipv4向IPv6演进技术162
小结164
复习题166
第8章 通信网的规划设计167
8.1 传统网络结构的固定电话网的规划与设计167
8.1.1 固定电话网建设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67
8.1.2 业务量与业务流量的预测与计算169
8.1.3 本地网的规划设计173
8.2 No.7 信令网的规划与设计183
8.2.1 我国的No.7 信令网概况183
8.2.2 No.7 信令网的发展规划184
8.2.3 No.7 信令网信令链路的计算185
8.3 本地网智能汇接局组网方式设计188
8.3.1 智能汇接局组网的概念及业务功能说明188
8.3.2 智能汇接局组网的网络结构设计190
8.3.3 话务量与中继电路容量计算190
8.4 中继传输网的规划与设计193
8.4.1 业务量与对应电路需求数量的一般计算方法193
8.4.2 SDH中继传输网设计举例194
8.5 传输网络的生存性203
8.5.1 传输网络的生存性的基本概念203
8.5.2 网络冗余度与生存性的计算203
8.6 用户接入网的规划与设计205
8.6.1 城市接入网规划的重点205
8.6.2 SDH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205
8.6.3 接入网组网涉及的概念207
8.6.4 接入网网络组织结构207
8.6.5 接入网的两种主干光纤环型网络结构208
第9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211
9.1 软交换及软交换系统构成211
9.1.1 软交换的概念211
9.1.2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214
9.1.3 软交换网络分层215
9.1.4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216
9.1.5 软交换网络主要设备217
9.1.6 软交换系统功能222
9.1.7 软交换系统支持的协议226
9.1.8 软交换系统组网实例及对软交换设备的性能评价228
9.1.9 软交换系统媒体网关的具体应用231
9.1.10 软交换系统信令网关的具体应用240
9.2 下一代网络技术245
9.2.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与概念245
9.2.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246
9.2.3 下一代网络的分层247
9.2.4 基于软交换系统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248
9.2.5 NGN的网络发展策略252
9.2.6 NGN存在的问题253
小结253
复习题256
第10章 移动通信网257
10.1 移动通信基本网络结构257
10.1.1 基本网络结构257
10.1.2 空中接口接入技术258
10.2 移动通信网的组成体制261
10.2.1 移动通信网的组成261
10.2.2 移动通信网的分区264
10.2.3 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266
10.3 第三代移动通信典型系统简介268
10.3.1 WCDMA269
10.3.2 CDMA 2000系统277
10.3.3 TD-SCDMA系统280
参考文献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