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惊雷十年梦未醒 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惊雷十年梦未醒 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
  • 孔祥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11712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惊雷十年梦未醒 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同治甲戌年日本侵台事件再研究——潘霨其人及其《致总理衙门函》解读1

一、潘霨的传奇人生2

二、潘霨《致总理衙门函》的发现8

三、潘霨《致总理衙门函》笺释11

四、日本要求“撤回注销”“一切来往公文”之真相16

五、正确评价潘霨的历史地位18

清廷关于开设议院的最早争论23

一、郭嵩焘最早提及议院制度23

二、崔国因的设立议院的建议25

三、清廷否决设立议院27

鲁迅祖父周福清出任金溪知县考29

清宫档案中的朱智与杭州的六和塔34

一、杭州人怀念朱智34

二、朱智的军机章京生涯36

三、朱智《遗折》的发现42

国学大师的失误——杨守敬《邻苏老人年谱》补正45

一、杨守敬是保存民族文化有功勋的人物46

二、何如璋向朝廷说了假话47

三、黎庶昌奏调杨守敬作为随员之原委51

四、杨守敬未出任霍山知县原因考查55

五、余论57

光绪皇帝有这样一位岳父——重新解读甲午战争中的一段重要历史58

一、小说家的信口开河58

二、慈禧给桂祥带来了辉煌61

三、派岳父带兵上前线,光绪皇帝铸成大错66

四、丑态百出的山海关之行70

五、珍妃皮开肉绽,桂祥收兵回京74

六、结语77

略论容闳对美国经验的宣传与推广——以戊戌维新为中心80

一、以美国为蓝图的银行方案81

二、引进美资兴建全国铁路84

三、为康有为设计依靠美国大举新政的蓝图89

四、余论92

奕劻在义和团运动中的庐山真面目94

一、世人对奕劻的误读94

二、新档案史料的发现99

三、庚子七月“召见单”部分内容分析102

四、奕劻如何为慈禧出谋划策107

五、慈禧与奕劻间非同寻常关系探源112

义和团运动中李秉衡的言行考察123

一、李秉衡北上抗敌的原委124

二、李秉衡在北京做了些什么130

三、李秉衡与袁昶、许景澄之死133

四、李秉衡之悲剧结局142

五、结语144

义和团研究中未为人知的怪事——慈禧向日本军队大规模授勋146

一、怪事缘起146

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日本军队的表现147

三、慈禧大规模奖励日本军队指挥官151

四、慈禧为什么要大规模奖励日军官兵153

英伦蹈海烈士之真史——杨毓麟未刊函札述考156

一、与众不同的革命家157

二、杨毓麟与军机大臣瞿鸿禨之间密切关系162

三、随五大臣赴日考察宪政前后173

四、与两江总督端方两通函札之分析178

五、带领杨毓麟前往英伦的蒯光典183

六、余论188

辛亥革命前后的朱启钤与北京191

一、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惊涛骇浪192

二、跟随徐世昌创行新政198

三、政事堂的错误抉择203

四、北京旧城改造第一人207

湖北革命党人戢翼翚重要史实述考211

一、早年东京的留学生涯211

二、戢翼翚与《译书汇编》218

三、广译世界学术政治诸书225

四、再次来到东京227

五、谁是迫害戢冀翚的幕后黑手236

冯自由著史方法究竟错在何处——以日本外务省档案与辛亥史实为中心246

一、年代久远,记忆失误248

二、主观推断,屡出差错253

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257

不一样的李鸿章——写在《李鸿章年(日)谱》再版之前265

一、戈登与李鸿章“苏州杀降”266

二、处理金玉均问题失策269

三、外国人心目中甲午战争时的中国政府与李鸿章273

四、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要责任,不能归于李鸿章276

五、关于李鸿章的为人处世279

六、余论283

读书人莫学恽毓鼎——剖析丁未政潮的若干细节287

一、翰林院之佼佼者287

二、信宋学不信康有为290

三、弹劾瞿鸿禨奏折的发现294

四、恽毓鼎与端、袁的阴谋诡计297

被忘却的近代新闻史第一章——甲午战争与中国报刊的初春304

一、民族危机催生了崭新的报章305

二、胡孚宸为强学书院鸣不平,要求重设新书局309

三、总理衙门破天荒地为新闻报馆打开绿灯312

四、孙家鼐提出的官书局章程315

五、康有为并非京师强学会的首领317

六、余论321

《记名档》与清人传记之撰写——附录《记名档》录要325

一、《记名档》的特点325

二、《记名档》之史料价值329

三、获得记名的几种途径333

四、《记名档》之局限与利用建议336

留日学生的派遣与清王朝命运的终结——清廷对留日学生政策演变之探讨356

一、带头派遣留日学生高官的困惑357

二、驻日公使蔡钧的釜底抽薪“妙计”364

三、慈禧要张之洞筹划防患之策376

四、奖励章程居然是由日本人提出379

五、日本方面拒绝自行酌办立案章程386

六、惶惶不安中推行留学生奖励政策390

七、尽撤东洋留学生的争论392

八、留日学生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398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