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州市志 1990-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深州市志 1990-2003
  • 深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1152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86页
  • 文件大小:329MB
  • 文件页数:814页
  • 主题词:深州-地方志-1990-200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深州市志 1990-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限前述略7

大事记13

第一编 行政区划25

第一章 政区概要25

第一节 地理位置25

第二节 历史沿革25

第三节 区划分布26

第二章 乡镇街村32

第一节 乡镇概况32

第二节 乡镇属村40

第二编 自然环境97

第一章 地质地貌97

第一节 地质97

第二节 地貌99

第二章 气候·物候99

第一节 日照99

第二节 温度100

第三节 降水和湿度102

第四节 霜期104

第五节 风104

第六节 物候105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106

第三章 水文107

第一节 地下水分布107

第二节 地下水位动态108

第四章 土壤109

第一节 类属分布109

第二节 土壤肥力110

第五章 自然资源111

第一节 土地资源111

第二节 水资源112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112

第四节 矿产资源119

第六章 自然灾害120

第一节 气象灾害120

第二节 生物灾害122

第三编 人口127

第一章 人口规模127

第一节 人口数量127

第二节 人口分布128

第二章 人口结构129

第一节 性别结构129

第二节 年龄结构130

第三节 文化结构131

第四节 职业结构131

第三章 人口变动131

第一节 自然变动131

第二节 机械变动132

第四章 人口控制133

第一节 人口计划133

第二节 生育政策与管理措施134

第三节 管理机构136

第四编 民情139

第一章 婚姻家庭139

第一节 婚姻139

第二节 家庭139

第二章 习俗140

第一节 生产习俗140

第二节 生活习俗141

第三节 礼仪习俗143

第四节 节令习俗147

第五节 陋习流弊148

第六节 美德良风149

第三章 民族宗教152

第一节 民族152

第二节 宗教152

第五编 基础设施157

第一章 交通运输157

第一节 交通设施157

第二节 公路运输159

第三节 公路管理162

第四节 管理机构163

第二章 邮政电信163

第一节 邮政163

第二节 电信166

第三节 邮电机构169

第三章 电力170

第一节 网电建设171

第二节 电力供应172

第三节 用电管理173

第四节 管理机构173

第四章 城乡建设174

第一节 城市建设174

第二节 村镇建设178

第三节 房产管理180

第四节 管理机构181

第五章 环境保护182

第一节 环境污染182

第二节 污染防治182

第三节 监督管理183

第四节 管理机构184

第六编 经济总情188

第一章 经济发展188

第一节 发展速度190

第二节 横向位次191

第二章 经济构成192

第一节 所有制构成192

第二节 产业构成194

第三节 投资构成195

第三章 经济效益196

第一节 农业经济效益196

第二节 工业经济效益197

第三节 投资效益198

第四章 居民生活198

第一节 收入199

第二节 消费202

第七编 经济体制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11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1

第一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2

第二节 健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212

第三节 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213

第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14

第一节 放权让利214

第二节 承包经营215

第三节 产权改革215

第三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216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216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217

第三节 税收体制改革218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218

第五节 价格体制改革219

第四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20

第一节 改革农村分配制度220

第二节 改革城镇分配制度220

第五章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221

第一节 实行双轨制的就业制度221

第二节 实施以再就业工程为中心的就业制度改革222

第六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22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23

第二节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225

第三节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225

第四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25

第五节 生育保险制度改革227

第六节 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改革227

第七节 城镇公有住房制度改革228

第八编 农林牧渔业234

第一章 生产条件234

第一节 耕地与劳动力235

第二节 农业机具235

第三节 农田水利236

第四节 农业开发237

第二章 种植业239

第一节 作物种类240

第二节 作物栽培243

第三节 病虫害及其防治244

第三章 养殖业245

第一节 畜禽品种245

第二节 畜禽饲养246

第三节 饲草饲料248

第四节 防疫检疫248

第五节 坑塘养鱼与特种养殖248

第四章 林果业249

第一节 林果品种250

第二节 苗木繁育252

第三节 植树造林253

第四节 果树种植254

第五节 林果病虫害防治255

第六节 林木管护256

第五章 深州蜜桃256

第一节 栽培历史和现状256

第二节 产地环境条件257

第三节 蜜桃生物学特性258

第四节 栽培管理技术258

第五节 桃花节和蜜桃节259

第六章 管理机构259

第一节 水利管理机构259

第二节 农业、农机管理机构260

第三节 养殖业管理机构260

第四节 林果业管理机构260

第五节 农业开发机构261

第九编 工业·建筑业265

第一章 工业265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265

第二节 生产门类267

第三节 企业与产品270

第四节 管理机构277

第二章 建筑业277

第一节 建筑单位278

第二节 施工设备与技术279

第三节 建筑管理279

第十编 商贸服务业287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87

第一节 国有商业287

第二节 集体商业289

第三节 个体私营及其他商业290

第二章 国内贸易291

第一节 商品购销291

第二节 集市贸易294

第三节 饮食服务298

第三章 对外贸易301

第一节 经营方式301

第二节 经营效益302

第三节 外贸机构302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305

第一章 财政税务305

第一节 财政305

第二节 税务310

第三节 财税机构317

第二章 金融保险318

第一节 金融机构319

第二节 货币流通321

第三节 金融业务322

第四节 保险325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329

第一章 计划329

第一节 计划编制329

第二节 计划实施331

第三节 管理机构333

第二章 统计334

第一节 统计调查334

第二节 统计服务336

第三节 统计执法337

第四节 统计机构337

第三章 审计监督338

第一节 国家审计338

第二节 社会审计339

第三节 内部审计339

第四节 审计机构340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340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340

第二节 集市管理341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341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342

第五节 经济检查348

第六节 管理机构348

第五章 物价管理349

第一节 物价监督349

第二节 收费管理350

第三节 价格认证350

第四节 农产品成本调查350

第五节 价格监测351

第六节 管理机构352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352

第一节 计量管理353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54

第三节 质量管理354

第四节 管理机构356

第七章 土地管理356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357

第二节 地籍管理358

第三节 土地规划360

第四节 建设用地362

第五节 土地开发复垦363

第六节 土地监察363

第七节 管理机构364

第十三编 政治体制改革367

第一章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67

第一节 完善人大常委会监督制度367

第二节 完善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制度368

第三节 完善代表联系制度368

第二章 坚持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368

第一节 完善协商监督制度368

第二节 完善提案办理制度369

第三章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370

第一节 民主监督370

第二节 民主管理371

第三节 民主决策371

第四节 民主选举372

第四章 党政机构改革372

第一节 1996年的机构改革372

第二节 2002年的机构改革373

第五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73

第一节 建立后备干部制度373

第二节 建立公开竞争机制374

第三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374

第六章 司法改革374

第一节 检察改革375

第二节 法院改革375

第十四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379

第一章 党员379

第一节 党员发展379

第二节 党员构成380

第二章 代表大会381

第一节 党员代表产生381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381

第三章 组织机构382

第一节 市(县)委领导机构382

第二节 纪律检查机构387

第三节 市(县)委工作机构388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与机关党组390

第四章 党务工作391

第一节 组织工作391

第二节 宣传工作393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398

第四节 政法工作400

第五节 农村工作402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404

第七节 信访工作405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406

第五章 战略决策407

第一节 提出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407

第二节 作出“两个转移”战略决定408

第十五编 人民团体413

第一章 工会413

第一节 机构与会议413

第二节 主要工作414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415

第一节 青年团415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418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419

第一节 机构与会议419

第二节 主要活动419

第四章 科学技术协会42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22

第二节 主要活动423

第五章 工商业联合会424

第一节 机构与会议424

第二节 主要活动425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426

第一节 组织机构426

第二节 主要工作426

第十六编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431

第一章 人民代表选举431

第一节 代表产生431

第二节 代表构成43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33

第一节 深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433

第二节 深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433

第三节 深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434

第四节 深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435

第五节 深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436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436

第一节 组成人员436

第二节 工作机构438

第三节 工作辑要438

第四节 调研报告选录443

第十七编 地方人民政府453

第一章 政府机构453

第一节 领导机构453

第二节 工作部门456

第二章 决策实施458

第一节 实施富民强市奔小康战略458

第二节 实施“两个转移”发展战略459

第十八编 政治协商会议地方组织463

第一章 政协委员463

第一节 委员产生463

第二节 委员构成463

第二章 政协会议464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464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467

第三节 主席会议468

第三章 政协常务委员会468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产生468

第二节 工作机构470

第三节 工作辑要470

第十九编 综合政务481

第一章 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481

第一节 劳动管理481

第二节 人事管理484

第三节 工资福利488

第四节 社会保险488

第五节 管理机构489

第二章 民政490

第一节 拥军优属490

第二节 优待优抚490

第三节 社会救助492

第四节 社会福利494

第五节 安置495

第六节 殡葬改革496

第七节 收容遣送496

第八节 婚姻登记管理497

第九节 社团登记497

第十节 地名管理498

第十一节 管理机构498

第三章 外事侨务499

第一节 外事499

第二节 侨务500

第三节 机构501

第四章 档案501

第一节 档案收藏501

第二节 档案利用502

第三节 档案管理502

第四节 管理机构503

第二十编 公安·检察·审判·司法507

第一章 公安50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07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507

第三节 治安管理508

第四节 户籍管理510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511

第六节 消防管理512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513

第八节 监所管理513

第二章 检察51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14

第二节 刑事检察514

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515

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516

第五节 职务犯罪预防检察516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516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517

第八节 监所检察517

第三章 审判51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18

第二节 刑事审判518

第三节 民事审判519

第四节 经济审判519

第五节 行政审判519

第六节 执行工作520

第七节 告诉申诉520

第四章 司法行政521

第一节 司法机构521

第二节 民事调解521

第三节 法制宣传522

第四节 公证事务522

第五节 律师事务523

第二十一编 军事527

第一章 军事机构527

第一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527

第二节 人民武装委员会527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527

第四节 驻军528

第二章 民兵与预备役528

第一节 民兵528

第二节 预备役530

第三章 征兵531

第一节 宣传动员531

第二节 体格检查531

第三节 政治审查532

第四节 审批定兵532

第四章 国防教育与人民防空532

第一节 国防教育532

第二节 人民防空533

第二十二编 教育·科技537

第一章 教育537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537

第二节 教育结构538

第三节 教学内容543

第四节 教师队伍544

第五节 教学研究546

第六节 教育经费547

第七节 管理机构547

第二章 科技547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548

第二节 科技队伍552

第三节 科技普及与应用552

第四节 科技成果554

第五节 科技管理556

第六节 气象测报557

第七节 地震测报558

第八节 新能源558

第二十三编 文化561

第一章 文化艺术561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561

第二节 机构团体562

第三节 文艺活动563

第四节 民间传说577

第五节 图书电影583

第六节 文物古迹584

第七节 史志谱牒586

第八节 管理590

第二章 广播·电视591

第一节 广播591

第二节 电视591

第三节 管理机构593

第二十四编 卫生·体育597

第一章 医药卫生597

第一节 卫生体制597

第二节 医疗机构598

第三节 医疗队伍601

第四节 医疗技术602

第五节 卫生防疫605

第六节 集体献血609

第七节 医政药政管理609

第八节 管理机构610

第二章 体育611

第一节 群众体育611

第二节 学校体育612

第三节 体育设施615

第四节 管理机构615

第三章 形意拳615

第一节 形意拳的创建与传承616

第二节 形意拳的基本内容与风格特点617

第三节 形意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618

第四节 形意拳交流会619

第二十五编 人物624

第一章 人物传略624

张又新624

张读625

程羽625

程元白625

周仁美626

张存626

谢缜627

尹嗣忠627

张文弼628

张天麟628

赵乔年628

洪一维629

张英奇629

张倬629

赵盛奎630

刘奇兰631

刘殿琛631

刘元亨631

王福元632

李太和632

耿继善633

程国璋634

杨铁城635

刘宝全637

张志学638

刘鸿举639

刘坦然640

徐宅三641

马耀南642

康汝耜643

范长林644

刘俊贤646

马万水646

徐燕孙649

田韵清650

李喜顺651

耿霞光652

王雨652

林润田655

法尊法师656

赵文普658

石立夫659

孟用潜660

师容之661

张芳雪662

李零石664

陈敬之665

聂春荣665

张建民667

郝景晏667

刘树勋668

姚福恒669

杨煜672

李化一673

尚子锦674

刘松林675

吴庆诚677

谭兰祯678

崔月犁678

李真680

耿建民681

耿志刚681

刘春圃682

董奋683

霍根仲684

李景山686

胡痴687

苏庚春687

刘金芳688

肖桐690

周济华691

乔木693

崔星694

戴恒掌694

徐大秋695

甄春双695

耿耀698

孟春祥699

段清泽699

郭建章700

苏克之702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704

第三章 人物表704

附录725

一、《深县志》勘误725

二、形意拳宗师李老能资料辑存726

三、农村部分传统生产生活用具730

限外辑要735

一、市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名录735

二、大事记738

三、重要文献746

索引765

编后记7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