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第8卷 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第8卷 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006235.jpg)
- 陈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11495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外国文学-文学研究;德语-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第8卷 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苏风东渐”语境里的“德风沉潜”:时代背景与学术机构的建立与转型1
第二节 学人的代际迁变与学风流变6
第三节 制度思考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意义9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与研究思路12
上篇 制度:现代学术制度的双轨非均衡19
第一章 中国现代大学双轨制度的形成与德文学科19
第一节 1949—1971年:院系调整对德文学科的冲击与整合19
第二节 1971—1992年:德语专业的恢复与德文学科的重建36
第三节 1992—2012年:市场时代的百花齐放与德文学科的成绩53
第二章 科学院、学会与现代大学的制序互动68
第一节 原单位的意义:以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为例68
第二节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的建立、设奖与活动83
第三节 现代大学—科学院体制的二元效应98
中篇 学人:学术事业的灵魂与主体109
第三章 学术领袖的形成与定位——以冯至为中心兼论中国德文学科史的第二代学者109
第一节 冯至地位的历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109
第二节 南大德文专业的风流云散119
第三节 学科思想的形成与学术领袖的比较视野——以冯至、董问樵与钱钟书、王瑶等比较为中心133
第四章 学科领军者的器局与限度——以叶廷芳、杨武能为例兼论中国德文学科史的第三代学者152
第一节 作为卡夫卡专家的叶廷芳及其会长角色152
第二节 作为歌德专家的杨武能及其翻译事业168
第三节 比较视域里的代际迁变学术特点——以第三代学者为中心182
下篇 著述:学术本身的承继与开辟203
第五章 守成与推进203
第一节 经典作家研究——以歌德为中心的学术史分析203
第二节 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以第三、第四代学者的中德文学关系史研究为中心211
第三节 德国文学史撰作222
第六章 拓新与开辟234
第一节 翻译史梳理、接受史引入与德语诗学234
第二节 专题研究与文学史意识241
第三节 学术史意识与思想史维度248
结论:21世纪中国的“德语文学学科”与“德国学”建设257
第一节 学科交叉的必然诉求:学术制度的变革257
第二节 学术伦理意识的重构:学人精神的呈现268
第三节 “德国学”命题的引领意义:学术著述的期待281
附录一 民初到1940年代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选编自《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292
附录二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资料要目351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373
附录四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403
中文名词索引409
后记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