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梁晓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5009245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体育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体育、体育的功能和作用1
(一)体育的基本概念2
(二)体育的功能和作用5
1 体育的独特功能和作用6
(1)增强体质,强国强种6
(2)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6
(3)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7
(4)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7
(5)为社会提供、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7
2 体育的派生功能和作用8
(1)体育的交流功能和作用8
(2)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作用9
(3)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作用10
(4)体育的娱乐功能和作用10
(5)体育的政治功能和作用10
(三)中华体育精神12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体育的基本理论17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当代中国体育工作的理论基础17
1 体育工作要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18
2 体育工作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9
3 体育工作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4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理论体系25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7
2 以人为本明确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28
3 在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9
4 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来评价体育工作30
5 要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体育的权利30
第三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32
1 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32
2 坚持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34
3 坚持社会主义体育的公益性和举国体制35
4 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35
5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发展战略36
6 坚持改革开放,主动与国际体育发展趋势和国内社会改革相适应37
第四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所处的基础社会条件39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发展体育事业3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体育的基本特征43
(三)体育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44
(四)当代中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基础47
1 在各级政府中设立了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47
2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49
3 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50
4 群众体育不断取得发展与进步51
5 高水平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52
6 体育自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不断发展54
7 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55
8 体育科研、教育、新闻和出版得到了发展57
第五章 正确认识和处理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59
(一)体育与政治的关系59
(二)体育与经济的关系63
(三)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9
第六章 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74
(一)把握趋势、掌握规律、认识特点是搞好体育工作的前提74
(二)当代体育运动发展已成明显分化趋势76
(三)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84
1 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86
(1)系统化87
(2)科学化88
(3)商业化89
2 竞技体育的规律与特点90
(1)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91
(2)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与特点96
(3)要特别重视大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特点98
(四)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100
1 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101
(1)大众化103
(2)科学化104
(3)产业化105
2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几个要点106
(1)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106
(2)贵在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107
(3)以活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108
(4)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保证109
(5)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109
(6)根据不同需要,积极培育群众体育市场110
第七章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113
(一)社会主义的体育是全面发展的体育113
(二)各类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115
(三)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主要方面117
1 处理好体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118
2 处理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20
3 处理好夏季体育项目与冬季体育项目协调发展的关系122
4 处理好夏季体育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24
5 处理好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25
6 处理好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31
7 处理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32
8 处理好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133
(四)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135
第八章 中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38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138
(二)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141
1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体育基础设施141
2 利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142
3 不失时机地加大西部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力度143
4 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145
5 积极调整体育事业发展的内部结构145
6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148
第九章 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若干基本理论151
(一)关于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152
1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观点154
2 体育改革是社会改革“随动系统”的观点157
3 改革是动力、不是目的的观点158
4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勇气面对挫折甚至失败的观点161
5 在体育改革中要有勇气敢于坚持原有优势的观点163
6 体育改革具有独特性的观点165
7 在体育改革中要善于创新的观点166
8 在体育改革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的观点168
9 市场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观点169
(二)影响体育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因素173
1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决定着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175
2 体育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和滞后性177
第十章 体育适应市场经济与体育进入市场181
(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181
(二)体育进入市场183
(三)“适应”与“进入”的关系186
第十一章 体育社会化188
(一)体育社会化的基本概念188
(二)体育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190
(三)体育社会化的若干政策和措施194
1 加强体育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培养人们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194
2 依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体育组织网络195
3 培养和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196
4 建立便民、利民和亲民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197
5 用产业化的方式推动体育社会化,转变体育社会化的运行机制198
6 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199
7 坚持发挥政府推动体育社会化的主导作用200
第十二章 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及现代体育的成因202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203
(二)成因之一: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需要体育204
(三)成因之二:体育观念的变化,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206
(四)成因之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209
(五)成因之四:人和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使体育成为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211
第十三章 体育产业化214
(一)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的基本概念215
(二)体育产业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220
(三)推动体育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宏观政策与措施223
1 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育社会化条件224
2 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225
3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226
(四)清醒地认识体育产业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231
第十四章 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36
(一)效益的基本概念236
(二)体育社会效益的理论依据238
(三)讲究经济效益是我国体育工作方式转变的一场革命239
(四)体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240
第十五章 体育工作效益的评价244
(一)体育工作效益评价的基本思想244
(二)体育部门投资效益评价的可行性245
(三)体育工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247
1 体育工作投入的指标体系248
2 体育工作产出的指标体系248
3 体育工作效益评价的方法249
第十六章 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52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体育工作理念253
(二)出色地做好体育本职工作255
主要参考文献259
结语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