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文丛 六舟集 繁体竖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浙江文丛 六舟集 繁体竖排
  • (清)六舟撰;桑椹点校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540069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清代;古典散文-散文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浙江文丛 六舟集 繁体竖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1

吴式芬序2

鹿泽长序2

六舟自序4

汪士骧跋103

管庭芬跋103

小绿天庵吟草105

蔡名衡题诗105

戴熙题诗105

陈文述题诗106

金萼题诗107

汪燡题诗107

阮亨题诗108

陈凤孙题诗108

陈赐年题诗108

王承喜题诗109

卷一癸酉 甲戌110

山居110

晚步111

万峰山房访小颠诗老属刻印章以诗见赠即次元韵答之111

独秀峰111

题俞君子云醉吟图111

偕东川上人登弢光即步原韵111

题潘松墅月夜观潮图112

题陈笠渔修竹吾庐图112

题养波师叔画梅112

即景112

夜坐112

次高月槎月夜煮茶原韵113

访朱舟之不值113

过胜木岭113

题查君吉士检书看剑图114

题查君仲雅引觞自酌图114

题查君定之捧砚图114

周梅坪以查叔羽罗浮梦梅图索题114

答青雨师弟寄怀原韵115

题李君遥集台岳彤云图115

偕小届禅翁汪憩云羽士宿弢光次白香山韵115

游虎跑寺115

江西考槃和尚过访以诗见赠次韵答之116

放鹤亭谒林处士墓116

和高月槎秋日七咏原韵116

和张舸斋司马祭南屏小颠诗老墓原韵119

和陈荔峰阁学同人祭小颠诗老墓原韵119

西湖杂咏119

蕉雨120

松风120

竹月120

书声120

花雾121

苦雨121

喜晴121

题于小圃脱巾独步图121

幽居122

题杨君砚香桂隐图122

余藏有明姚少师九日登凤皇山墨迹次原韵题其后122

题陈君云藩江湖载酒图122

吴中逢寒食次李君蕴山韵123

坐生公讲台123

过寒山寺123

题曹君酉山松风泉韵图123

夜坐124

将之武林留别诸友124

登雷峰塔124

同人泛舟湖上分韵得餐字124

题周君梅坪闭门觅句图125

三十初度125

谢文节公遗琴为吴丈素江题125

玉兰花和本师松光老人原韵125

旅窗有感用苏东坡病中独游净慈寺谒本长老韵126

赴庄口占126

花园埂分谷毕返南屏126

题王月鉏自鉏明月种梅花图126

百花庵图为王君月鉏题127

和涅白法兄还山吟原韵127

和青雨灵峰访吴常导居士不值原韵127

寿松光本师和尚五十诞辰128

题小颠诗翁遗照128

重九日偕青雨凤皇山登高用姚少师同日登兹山韵128

旱129

偕友人至半山看桃花途中遇雨而返129

送涅白还荻溪即和留别原韵129

乞友人题庐山行脚图130

乞友人画庐山行脚图130

题张春水风雨茅堂集130

张君春水以诗见赠即次原韵答之130

松间洗钵图为肩霞法兄题130

访得唐卢刺史天竺寺诗摩厓石刻次原韵纪事131

卷二 丙午132

题雨香室图为石门蔡关拈作即和原韵132

前题既成一律其意未尽复成三律仍用原韵132

张受之属画梅花纸帐并题一绝133

古井题名133

安国寺败垣间得悟空国师塔铭残石手琢为砚喜而赋此134

汉泉文塼135

咸淳石鼎136

宋僧塔志136

三十六陂春水图为金亚伯太常题137

明四川按察金公遗事册子为亚伯太常题138

义兴禅国山碑138

渡江访瘞鹤铭及宋人题名纪事139

追和吴云壑诗140

显德塼塔141

访拓新安乌料山韩林儿敕封汪王庙碑142

武林肆中购得南汉乾和十三年奉勅铸铜钟一口作歌纪之143

访徽州郡城万山观144

四明万石君家藏宋韩林儿钧旨木牌145

题木庵孔目六十七岁小影145

题四明林倬田二十四砚斋146

嘉兴张叔未解元偕友人过访灵芝寺以诗见贻即次原韵147

答方玉裁直指见赠原韵147

龙树夜坐怀明谦月亭两乡先辈有感147

重九后二日得青雨法兄八月七日南屏所寄书作此寄怀148

蒹葭簃图为雪岩上人题148

题薛素素兰花小帧149

自题行脚看山图149

楚北了尘大师过余寓斋口占以赠149

笑生大师偕海月了尘二同参过谈即写三友图以赠并题149

道光乙巳春蒙各大宪捐俸重修净慈寺许君梅生以诗纪事即次原韵150

吴荷屋中丞解组归山过余沧浪亭余以旧藏文待诏自铭灵寿杖赠之蒙成长句以谢即次原韵答之150

毗陵钟楼寺聚铜数万觔重铸巨钟成后击之无声既而再铸如故十馀年来钟声绝响封锁久之道光壬辰岁里人汤雨生将军解组归田闲步至寺见钟楼封闭寺僧告之将军不信命僧启视云待我击之钟必鸣矣将军凝气击之果得洪声数里闻之岂夙缘待有人耶故绘钟寺纪缘图150

题马湘兰兰花151

赠西湖灵芝寺莲衣和尚151

偕几谷访莲衣和尚即次几谷原韵151

题万物静观皆自得图151

焦山借庵老人于辛卯岁属刻其印曰焦山折臂翁借庵因得一杖以折臂翁名之后七年果符示寂152

钱唐邑侯甘小苍先生命题尊人滋苍封翁所藏先业师陈秋枰司马赠答诗稿遗墨152

题画153

和侯青甫丈环胜阁落成原韵时主讲白下凤池书院前宦新安广文153

自题千岁图拓本154

自题拜素图154

歙州市廛得王居士甎塔铭成一绝答友人155

题汉刘君残碑155

宋高宗残勅石刻155

龙树寺侧吊弢光广仁禅弟156

余旧藏宋搨太清楼孙虔礼书谱元虞伯生释文今归南徐吴氏作长歌以纪其事157

瑞郡王命题感竹园157

米襄阳重刻瘞鹤铭残字歌158

题善权寺善权洞唐锺离云房仙人篆字题名159

题龙泉退居惟一和尚大集后160

瑞郡王命拓古彝器并补时卉160

丁未161

题素月和尚一夕圆明素月图161

苕上陈秋谷教习题余鼻祖具老人与泐季潭合注金刚经墨迹即次原韵奉谢161

都门邂逅王子梅以朝鲜李藕船字幅见贻即成二绝奉谢162

几谷上人为仪征相国绘野绿泛舟图相国报以方竹杖并系以诗画竹杖图征诗率成五古一章162

新安巴筱石茂才以竹箑寄程鄂轩鹤槎昆玉两孝廉礼闱之便属余转乞何子贞太史书余复画墨梅一枝并系一绝以慰远念163

瑞郡王以诗送别敬次原韵奉答163

甲寅164

山左孔宥函太守偕游法相题余画壁柱石即次原韵164

宥翁又题余画梅即和原韵164

陪孔宥翁自西天目归值中秋节夜宿涌莲庵回忆天目山有感164

别孔宥翁即次见赠原韵164

过山阴若耶溪显圣寺赠道清禅老兼订铜山之约165

文东雨出其尊人后山翁画雪庵图扇属题即次严问樵太史题扇原韵165

卷三166

元康元年砖铭166

为吴康甫画砖盆供石扇166

为木翁画砖盆供石扇即次前韵166

百岁图铭167

为吴康甫画砖盆扇铭167

谢陈芝楣中丞题拙作原韵167

谢朱兰坡太史题拙作原韵167

木庵先生戏写墨菊偶成一律题其上168

康五残砖印章铭168

泰和砖花插168

永和九年砖铭168

永和十二年砖铭169

宁康砖研铭169

为吴君康父拓古砖花供图并成长歌169

题吴康甫涌金门城阙上拓宋景定砖文册170

凤皇二年砖研铭170

咸康六年两纪元砖研铭170

贞明砖研铭170

建兴砖铭171

建和墨海铭171

泰元九年墨海铭171

垂拱砖研铭171

汉元康四年砖研铭172

天宝十五载砖砚铭172

太平兴国砖研铭172

咸平砖研铭172

富贵长砖研铭172

乌程都乡塼铭173

新安旅次偶成173

次韵答程木庵孔目173

戊戌174

和李篛汀太守见赠原韵174

和郝声甫孝廉见赠原韵174

声甫孝廉又以五律见赠次原韵答之174

题姚少师九日登武林凤皇山诗册墨迹175

金君子山属题乃祖养馀先生遗照175

瞿木夫理问馆于吴门程氏旅窗感怀属和原韵175

庆题程砚君华光室图卷仍次木翁韵176

韩君履卿冒雨过访归作沧浪话雨图成长句属题即次原韵176

韩君履卿孙君月坡过访原韵176

履卿藏有铁砚以拓本属题177

唐君梦蝶从彭城返里道出吴门过余沧浪亭话旧并属汪憩云羽士画沧浪薢茩图属题即次二十年前见赠原韵177

赠高义园醒山大师即次刘梧孙明经赠师韵177

次韵答阮芸台相国177

题汤雨生将军琴隐园图兼以寄怀178

陈芝眉中丞巡视吴淞江招元和黄谷原山阴平种瑶沔阳刘梧孙监利龚木民诸先生及觉阿上人与余雅集乙未亭有诗纪事即次原韵179

叠前韵赠觉阿上人179

鄂渚刘梧孙明经小住沧浪亭属题海岳行吟图成长句应之180

赵君静斋过访以佳章见赠即次原韵181

吴荷屋中丞过访沧浪亭属余搜罗金石文字编入筠清馆丛刻蒙以鹤俸分惠作此鸣谢181

余藏有方方壶羽士盆石小景即次陈臣道居士题是帧韵182

芸台保宫相国自京中寄赠诗幅陈云伯明府刘梧孙明经皆五叠前韵受学步原韵182

倒叠前韵183

韩君履卿偕往招庆寺瞻观元人沈元升画二十诸天像二十轴以佳章见贻即次原韵184

和日本国田稻香寄余山水小帧并石印两方原韵185

楚北刘梧孙明经将束装西湖逭暑芝楣中丞屡阻不得临别时中丞有毕竟西湖六月中之句以赠余将此句作起结成四绝送别185

焦山搜得宋人重刻瘞鹤铭作歌记之185

半偈庵主招赵丈瀞芗于沧浪结夏之集以佳章预订奉和原韵187

佘君侣梅属题顾君梦芗画墨荷扇即次原题韵187

赵静斋属画便面以墨菊应之承以佳章志谢即次原韵答之187

南禅寺集云堂旁搜得宋高宗赐韩蕲王勅十三字在败垣中187

示予樵188

严君梅岑邀同赵花雨金海泉吴雨香马半帆集乙未亭188

余藏丁龙泓诗谢南屏五世法祖焚老人送檀香米之作即次原韵题其上188

复芸台宫保相国书已月矣未得复音以此寄怀189

和冯柳东教授见赠原韵189

题张蕖生蕖生图189

苕上奚榆楼戴铜士汪薪甫三君联句寄赠并询雨生近状即次原韵189

高梅麓太守画题渐江老人杜诗图画本即次原韵190

奚榆楼王二樵冒雨过访兼题溪楼延月图190

赠王二樵居士冒雨过访作此以谢191

高梅麓太守题余藏长沙老人草千文墨迹又蒙赠句即次原韵191

题王二樵湖口渔庄图191

青雨法兄夜话仍用仪征相国原韵奉答192

卷四 山野纪事诗193

幼辞石井193

梅塘侍泛193

云房薙染194

云林受具194

南屏记前194

荻堽小住194

焦山访道195

北固览胜195

金山观带195

慈圣寄迹196

行脚天台196

溪乘筏196

访拓铁券196

磨塼作镜197

千文勒石197

灵隐辑志197

沧浪寄锡198

囤碑搜字198

诗镫结契198

积古摹文199

金陵访古199

鸡鸣雅集199

珍弆遗经199

凤岭礼塔200

新安小住200

阅市得碑200

九华进香201

建玉佛庵201

造墨王楼202

宝护三经202

附漕北游202

济宁买印202

兴城挂搭203

竹素论交203

春泽应教203

担簦归里204

袁浦停云204

南屏继席204

契原凿泉204

六陵吊古205

铜山听雨205

南屏退叟传(管庭芬)205

附:谭献序207

蒋学坚序207

姚煜序208

南屏行篋录210

九日登凤皇山倡和诗卷210

谈禅图册213

南屏?虚老人山水册214

南屏鉴公书画便面册217

岭云道人墨竹小幅218

?公端阳即景横幅219

?老人梅竹小立轴220

?公溪山秋晚立轴220

?公竹梧片石图小幅220

梁山舟书智印经221

祝芷塘书心经221

?公水墨山水立轴223

毛西河字立轴225

主云和尚画册225

附:别下斋书画录序226

白马神庙小志228

碑记228

宋高宗御制祝文228

宋刘拱白马庙记229

明沈友儒重修白马庙记略230

神异传230

崔公传231

陈公传231

茶槽庙231

社稷坛232

宋欧阳珣社稷坛记233

建置233

光华亭桥234

庙港234

祖系235

观心支236

双桂支238

庆云支239

祖塔240

寄迹241

溯源243

予旧藏玘祖奉明太祖勅仝宗泐合注金刚经墨迹跋244

祖泽244

灵异245

杂记246

戴家祠堂247

泥印入水248

记游252

陶处士传252

新安旅次邮哭予樵孙二绝253

致叶东卿封翁253

张光第跋254

诗文题跋及信札拾遗255

题薲乡先生锄经第三图255

题郑淳画梅册255

跋阮元旧藏彝器全形拓本轴255

跋钟鼎插花图轴256

跋西汉定陶鼎全形拓图卷256

跋百岁祝寿图轴256

跋礼佛图卷257

跋剔镫图横幅257

寺字考258

跋西汉竟宁元年雁足镫铭文拓本258

跋史颂簋铭文拓片259

跋唐大中铜磬经咒文拓本册259

跋王氏话雨楼旧藏明拓石鼓文册259

跋宋拓汉娄寿碑册260

跋米南宫焦山观瘞鹤铭题名拓本260

跋宋翻刻瘞鹤铭拓本册260

跋宋拓大字麻姑仙坛记册261

跋唐马夫人张氏墓志拓本261

跋唐梁氏家庙题名残碑拓本262

跋南宋韩世忠翠微亭题名拓本262

跋五代吴越钱镠投龙银简翻刻拓本册262

跋李一山藏古砖拓本263

跋南宋二十八宿井古砖拓本263

跋汉砖拓片264

跋古砖拓片264

跋元王冕款梅花图卷265

跋陈香泉太守手录李笠翁尺牍265

跋木翁四十岁小像265

严氏古砖存序266

复园记267

沧浪亭濬井记268

三峰支派世系图268

研庵和尚住持云林本末270

致吴式芬札271

致管庭芬札272

致冯登府札274

致顾春福札276

致奚疑札277

致佚名札277

友朋致六舟诗文钞278

清恒278

六舟既白将归海昌诗以赠别278

题汤雨生都督十九僧图兼寄六舟上人278

达宣279

题六舟庐山行脚图279

钱武肃王古砖砚歌为六舟作279

百八古甎歌为六舟作280

阮元280

赠六舟上人281

跋六舟藏怀素草书千文281

李兆洛282

小绿天庵拜素图282

江凤彝283

跋六舟藏拓钟鼎款识册283

陈文述284

文丞相铁如意歌为西湖僧六舟赋284

吴荣光285

僧六舟拜素图285

六舟惠梅根杖以手写金经报之286

齐彦槐286

雁山双锡图为六舟上人作286

六舟上人出示所藏怀素草书千文真迹希世之宝也留置几间月馀朝夕展玩爱不释手爰题长歌用志欣幸时道光戊戌九月廿有二日287

题古诗后复得七律一首所谓长言之不足又嗟叹之者也然未免多言哓哓师所诃矣廿四日小窗坐雨又记288

汤贻汾288

六舟以画豕索题289

天平玉佛歌为六舟作289

六舟示所佩黄神越章土质而铁色抱朴入山佩黄神越章遇新虎迹以印顺印之虎即去逆印之虎即还即此印欤290

江南五僧咏(六舟)290

跋贞元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卷290

冯登府291

文信国铁如意歌291

西湖僧得吴太平二年残砖两旁有双鱼文索之未得用东坡仇池诗韵寄之292

题怀素小草千字文卷293

韩崇293

雁山双锡图为六舟和尚题294

六舟和尚手拓焦山古鼎墨本见赠作歌报之294

剔镫图为六舟和尚题295

赠六舟上人次孙大韵296

东魏天平四年玉佛造像296

跋贞元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卷297

张朝桂297

文信国铁如意歌298

送几谷六舟两禅师游雁荡298

题六舟禅师绣毬石榴画帧298

题六舟禅师画白莲299

题几谷六舟两禅师墨牡丹合笔299

赠六舟上人299

六舟禅师将归武陵出素纸索诗即用冯柳东太史所赠涪翁双井茶韵志别300

次六舟上人沧浪亭题壁元韵300

闻六舟禅师驻锡净慈寺同马仁山买舟造访迨至净慈问知在昭庆寺复渡湖而北因得把晤匆匆话别不觉日暮归途风雨漫成一律301

耆英301

跋贞元本怀素小草千字文卷301

沈涛302

吴越宝正四年砖歌为六舟上人作303

管庭芬303

阮文达相公以六公多才艺目曰九能僧作诗以赠然意有未尽余衍为十绝句即题其费子苕所画五十九岁小像后304

送六舟入都305

挽六舟上人305

六舟自都中寄示阳明山人铜印拓本因题307

沧浪亭访六舟上人307

六舟手绘锺进士即拓晋泰元九年五月五日造塼文以代笏因题其帧308

六公以中峰木履拓本见示即题其后308

汤雨生都督既殉金陵之难六公装池其秋日集磨塼作镜轩诗手稿属题即次原韵308

六舟上人以所拓周秦彞器凡二十四种属诸名流补画杂花于器名曰二十四气百花卷乞诗题后因拈一绝309

六舟携日本长崎士人田稻香寄赠所画山水索题即拈二绝309

许瀚309

跋六舟手拓彝器全图310

何绍基310

竟宁铜雁足镫诗用厉樊榭韵三首寄六舟上人310

再题六舟剔镫图314

跋僧六舟藏米书老人星赋墨迹314

跋僧六舟藏宋人写经册315

戴熙315

释六舟获怀素千文上石见贻316

题六公诗本即送游黄山316

费丹旭316

偕剑秋过小绿天庵访六舟上人不值317

陈介祺317

跋六舟拓商周两汉彝器图拓本册317

跋六舟手拓程木庵藏器册318

奕志319

题六舟和尚二十四节气百花图319

题六舟和尚百八古甎图319

题小绿天庵诗集320

送六舟上人南还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