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寨红军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阎荣安主编;金寨红军史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75065493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中国工农红军-史料-金寨县-1927~193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寨红军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金寨红军孕育的背景6
第一节 金寨近代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6
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概况6
近代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7
“五四”运动的影响8
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成立和发展10
第二节 金寨境内中共组织的发展与农民运动的兴起11
金寨境内第一个中共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2
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和革命骨干培训13
第三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与武装起义的部署15
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和“八七”会议精神贯彻16
金寨东部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与武装起义部署17
金寨西部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与武装起义部署18
坚持积极准备、待机而动的武装起义指导思想19
第四节 农民运动高涨与武装起义力量的形成22
“五抗”和借粮、均粮斗争22
“文字暴动”23
农民自卫武装组织的建立和扩充24
革命武装起义力量的加快发展25
士兵运动的开展27
小结28
第二章 立夏节革命武装起义与金寨第一支红军诞生32
第一节 立夏节革命武装起义的胜利32
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成立32
穿石庙会议和提前起义决定33
立夏节 起义的全面爆发34
第二节 金寨第一支主力红军——红32师诞生37
红32师在斑竹园诞生38
粉粹商城民团“进剿”和民团联合进攻39
粉碎敌人的三次“会剿”41
党对红32师领导归属的变化43
第三节 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扩展45
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45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诞生46
解放商城和商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47
红32师支援杨山煤矿工人起义和开辟商光边区52
商城县委和红32师思想建设的加强54
小结55
第三章 六霍革命武装起义与金寨第二支红军成立57
第一节 六霍革命武装起义的成功57
大规模春荒斗争爆发57
六霍起义的开始58
全面起义的统一领导61
六霍起义的高潮63
第二节 金寨第二支主力红军——红33师成立69
红33师在流波?成立69
攻打霍山县城70
地方革命武装的发展71
第三节 红32、33师协同作战与苏区的扩大72
红32、33师协同作战72
加强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建设73
游击范围的扩大与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74
小结75
第四章 金寨红军的发展与红四方面军的形成及反“围剿”斗争78
第一节 鄂豫皖主力红军的第一次整编——红1军组建78
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1军的成立78
红军整编与金寨第三支主力红军——红1军独立旅建立79
红2、红3师征战皖西的胜利79
第二节 “左”倾冒险错误对红军及根据地的危害81
金寨第四支主力红军——中央独立1师建立81
“左”倾冒险错误的危害82
“左”倾冒险错误的纠正84
第三节 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85
第一次反“围剿”的部署85
收复金家寨86
鲜花岭大捷87
第四节 鄂豫皖主力红军的第二次整编——红4军组建88
红4军的组建和进攻作战胜利88
金寨第五支主力红军——中央教导2师组建91
中共皖西临时分特委、军委在金家寨成立92
第五节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93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93
红军建设加强和战斗素质提高95
中共皖西北特委、鄂豫皖中央分局和临时省委成立96
第六节 鄂豫皖主力红军的第三次整编——红四方面军组建98
红4军南下作战的争论98
南下作战的胜利100
金寨第六支主力红军——红25军成立103
红四方面军的组建与加强训练教育104
第七节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06
黄安战役106
商潢战役与金寨第七支主力红军——红75师组建107
苏家埠战役与金寨第八支主力红军——红74师组建109
潢光战役112
小结113
第五章 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川陕和北上长征120
第一节 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和主力转移120
对敌第四次“围剿”形势的错误判断120
围攻麻城失利和霍邱县城保卫战失败122
金家寨会师和燕子河会议123
黄柴畈会议与艰险多战的继续转移126
第二节 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反围攻斗争的胜利129
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129
粉碎敌人三路围攻和木门整编131
三次进攻战役的胜利与根据地的扩大133
粉碎敌人六路围攻134
第三节 红四方面军长征136
强渡嘉陵江 迎接中央红军137
开始长征 一过雪山草地138
二过雪山草地140
瞻化整编与甘孜会师141
三过草地 完成长征142
第四节 西路军的英勇征战与改编入八路军第129师144
西路军的组建和英勇征战145
分散游击 突围返回147
红4、31军作战的胜利149
改编入八路军第 129师出师抗日150
小结150
第六章 主力红军的重建和保卫苏区斗争及北上长征154
第一节 红27军成立和红25军重建154
金寨设县治154
中共鄂皖工委和红27军组建155
红27军的东线转战和包家畈战斗157
根据地军民的斗争和红25军重建158
第二节 红28军的组建改编和反“清剿”斗争160
红28军的组建与反“清剿”斗争160
红28军门坎山阻击战与改编入红25军162
游击师及战斗营的组建和开展活动163
金寨第九支主力红军——红82师组建165
第三节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曲折166
鄂东北中心区保卫战失利167
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失败168
大埠口会议与省委反思169
第四节 红28军重建和再次并入红25军与反“围剿”继续170
金寨第十支主力红军——红28军重建170
葛藤山大捷171
红28军再次并入红25军与根据地的恢复发展172
红25军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和反“围剿”斗争胜利174
第五节 红25军奉命战略转移和率先完成长征177
中央的指示和战略转移准备177
转移中的艰难征战179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80
主力继续长征率先会师陕北182
第六节 红74师组建与坚持根据地反围攻斗争184
红74师组建和打破敌人第一次围攻184
打破敌人第二、三次围攻185
第七节 组成红15军团与改编入八路军第115师186
红15军团组建187
编入红一方面军和改编抗日187
小结189
第七章 红28军的再建和三年游击战争192
第一节 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红28军再建192
敌军的“清剿”封锁与长山冲战斗失利192
金寨第十一支主力红军——红218团组建194
下骆山打粮和熊家河战斗195
抱儿山会合与红28军再建196
第二节 反“清剿”斗争的开展197
中共皖西特委和246团的成立197
红28军的分兵转战198
赤城中心县委成立与坚持内线斗争199
红28军的西进与返回200
第三节 红28军着力展开游击战202
明确游击作战指导原则202
花凉亭和妙道山战斗203
红军主力的转战游击205
第四节 以金刚台为中心的游击战争206
商南中心县委成立和商南大队的战斗206
金刚台妇女排的艰苦岁月208
便衣队的组成与发展209
第五节 主力分散到平原地区活动和游击区的扩大211
初试平原游击战211
灵活机动的分散游击战212
坚守老根据地的游击战213
第六节 反“清剿”斗争的继续和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215
反“清剿”斗争的继续215
签订停战协议结束内战218
七里坪整编和第4支队成立219
小结222
第八章 白色恐怖对红军家属和金寨苏区的疯狂摧残224
第一节 敌人“鄂豫会剿”的疯狂摧残224
敌人疯狂进攻屠杀224
詹谷堂等宁死不屈226
第二节 潘善斋匪帮的疯狂摧残226
敌人疯狂烧杀抢掳227
刘仁辅等壮烈牺牲230
第三节 敌人第四次“围剿”的疯狂摧残232
惨绝人寰的“三光”232
桂月峰等英勇就义233
第四节 刘镇华“驻剿”的疯狂摧残235
“驻剿”、“搜剿”的暴行235
大批革命干部群众被残杀236
第五节 敌人反复“清剿”的疯狂摧残237
移民并村238
放火搜山238
保甲连坐239
“绝尽根苗”239
小结240
第九章 “肃反”运动对金寨红军及苏区的严重危害242
第一节 “肃反”运动的经过242
引起鄂豫皖“肃反”的原因242
“肃反”运动的开展246
“肃反”运动的延续249
第二节 “肃反”罪名的事实真相251
关于改组派、AB团、第三党问题251
关于“杀了两个党代表”问题252
关于“赶走了郭述申、刘英两个同志”问题253
第三节 “肃反”运动的严重危害254
忍辱负重的红军将士254
“肃反”运动的严重危害257
小结258
第十章 金寨红军与革命根据地建设261
第一节 金寨红军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的重要作用261
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构想261
金寨红军促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统一262
统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实现263
七邻湾会议与根据地建设265
第二节 金寨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和群团组织建设266
党组织建设267
政权建设268
地方武装建设271
群团组织建设272
第三节 金寨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开展276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分配政策276
土地革命的开展方法278
土地革命的成果281
第四节 金寨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282
农业生产282
工业生产283
商业贸易284
财政金融285
第五节 金寨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286
文化事业建设286
教育事业建设288
卫生事业建设291
第六节 金寨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支援292
支援作战292
救治伤员293
拥军优属294
小结298
附录:302
一、战例选编302
二、大事记312
三、金寨红军序列表341
四、人物简表342
(一)金寨籍红军中将军人物简表342
(二)金寨籍红军中省、军级以上干部人物简表345
(三)金寨籍红军中地、师级干部人物简表350
(四)金寨籍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简表366
(五)在金寨参军或战斗过的红军外籍将帅人物简表370
(六)在金寨参军或战斗过的红军外籍省、军级以上干部简表381
(七)金寨籍红军县、团级以上烈士人物简表384
(八)红军时期在金寨牺牲的红军外籍团级以上烈士简表404
五、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405
后记406
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