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能源展望203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能源展望2030
  • 中国能源研究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432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经济展望-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能源展望203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3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展望3

一、人口总量2021年前后达到峰值,中国将变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3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劳动人口占比跌破70%5

三、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8

四、大气污染防治及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加大,深刻影响经济发展方式10

五、2030年GDP总量达135万亿元,2016-2030年累计增长126%12

六、2030年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仍仅为美国当前水平的1/315

七、2020年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203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5%17

第二章 能源需求展望21

一、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约53亿吨标准煤,2016-2030年年均增长1.4%21

二、2030年人均能源消费量3.9 吨标准煤,接近2014年英国水平23

三、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有望达到22%,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至2025年25

四、分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深度调整,工业用能占比由69%降至52%29

五、工业用能峰值约30亿吨标准煤,2030年回落至27.5亿吨左右30

六、第三产业用能增加近10亿吨标准煤,2016-2030年年均增长5%32

七、生活用能超过8亿吨标准煤,人均生活用能近600千克标准煤33

八、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近50%,2030年能耗强度接近美国当前水平35

第三章 能源供应展望38

一、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丰富,非化石能源开发潜力巨大38

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40

三、203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43亿吨标准煤,2016-2030年年均增长1.2%42

四、一次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煤炭占比累计下降14个百分点43

五、2030年能源对外依存度接近20%,煤炭进出口趋于平衡45

煤炭篇49

第四章 煤炭需求展望49

一、煤炭需求峰值可能已经过去,2030年消费量减至36亿吨左右49

二、发电及热电联产用煤需求小幅增长,2016-2030年年均增长0.5%53

三、钢铁、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大幅度下降,2030年减少一半左右56

四、煤化工行业可能成为未来煤炭消费的主要增长点64

五、煤炭需求存在不确定因素70

第五章 国内煤炭供需形势展望73

一、2020年煤炭产能增加到50亿吨/年,2030年回落至40亿吨/年左右73

二、煤炭产能长期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77

三、“三西”煤炭外运量加大,东中部和西南地区煤炭产业规模萎缩78

四、铁路运煤能力大幅提升,煤炭物流费用仍有下降空间81

五、煤炭行业强管理、减税费、降成本,煤炭价格持续低位83

第六章 煤炭进出口展望86

一、国内煤炭供应能力充足,煤炭进口将持续回落86

二、亚太煤炭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煤炭进口减少、出口增加87

三、预计中国煤炭进口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下降,“十四五”以后趋稳90

四、中国对东北亚市场煤炭出口可能增加,出口量有望反弹到2000万吨以上91

石油篇95

第七章 石油需求展望95

一、交通、石化和替代是影响未来石油需求走势的三大因素95

二、石油需求展望期末有望接近峰值,2030年石油消费量为6.6亿吨99

三、汽油需求增速逐渐放缓,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1.7亿吨102

四、柴油需求2015-2020年间在1.7亿吨上下波动,2030年降至1.57亿吨左右103

五、煤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2030年达到5800万吨左右104

六、液化石油气需求稳步增长,2030年达到4300万吨左右106

七、化工轻油需求较快增加,PX装置陆续投产是主要推动力107

八、燃料油需求呈L形走势,2030年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108

第八章 石油国内供应展望110

一、石油国内供应具备稳定的资源基础,东部沿海和新疆剩余资源丰富110

二、2030年前原油产量保持平稳,最高产量约为2.3亿吨/年113

三、2030年炼油能力可能达到8.5亿吨/年,炼油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114

四、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建设逐步完善,到2030年增加成品油一次输送能力约5000万吨/年118

五、石油储备体系逐步建成,储备目标为90天石油净进口量120

第九章 石油国际贸易展望123

一、石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非OECD国家,全球石油可能长期供大于求123

二、页岩油革命和炼油格局深刻调整,推动全球石油贸易重心由西向东转移125

三、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约4.8亿吨,对外依存度约68%126

四、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但仍以中东为主128

五、中国石油贸易政策将进一步开放,有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油交易中心136

天然气篇141

第十章 天然气需求展望141

一、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在能源革命中将扮演重要角色141

二、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48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2%144

三、采掘业用气触顶回落,2030年降至140亿立方米左右146

四、制造业用气以煤改气为主,2030年增至1750亿立方米左右147

五、发电供热用气大幅增加,2030年可能超过1400亿立方米152

六、交通用气有较大发展空间,2030年达到520亿立方米左右154

七、居民生活用气保持刚性增长,2030年达到620亿立方米左右157

八、天然气市场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159

第十一章 天然气供应能力展望164

一、国产常规气供应能力2030年可达200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约45亿立方米164

二、煤层气利用量2030年可达20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约8亿立方米166

三、页岩气开采量2030年可达30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15亿立方米168

四、煤制气供应量2030年可达100亿立方米,但仍具有不确定性171

五、进口管道气规模2030年可达165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约84亿立方米174

六、进口LNG供应量2030年可达100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约45亿立方米179

第十二章 天然气供需形势展望185

一、天然气供需形势短期宽松,长期趋稳185

二、天然气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186

三、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价格机制逐步理顺188

电力篇193

第十三章 电力需求展望193

一、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约8.5万亿千瓦时,2016-2030年年均增长2.7%193

二、2030年人均用电量约6200千瓦时,低于当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95

三、电力需求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产和居民,工业用电增长空间有限197

四、人均生活用电大幅提升,2030年达到1400千瓦时201

五、单位GDP用电量累计下降33.8%,2030年接近当前世界平均水平202

第十四章 电力供应展望206

一、2030年发电装机总规模约24亿千瓦,比2015年增加近9亿千瓦206

二、发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累计提高23个百分点209

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由25%提高到2030年的44%212

第十五章 电力供需形势展望216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篇221

第十六章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221

一、制度与技术双轮驱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将加快发展221

二、2030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约14.4亿千瓦,年均增加6200万千瓦224

三、2030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11.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约4300万吨标准煤225

第十七章 核电开发利用展望227

一、核电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空间较大227

二、核电具备规模化发展基础,可支撑3.6亿千瓦装机229

三、核电建设标准更加严格和国际化,2030年装机有望达到1.36亿千瓦231

四、核电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233

第十八章 水电开发利用展望234

一、水力资源丰富,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开发潜力巨大234

二、水电布局将更加合理,西部地区将取得长足发展235

三、水电开发利用率进一步提高,2030年装机可达到4.5亿千瓦236

四、水电开发利用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约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239

第十九章 风电开发利用展望240

一、风电建设因地制宜,集中式和分散式开发并重240

二、风电生产体系不断完善,2030年装机可达到4.5亿千瓦243

三、风电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大规模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246

第二十章 太阳能开发利用展望250

一、2/3以上国土面积年日照数大于2200小时,太阳能资源可开发潜力巨大250

二、太阳能利用技术多元化,分布式光伏是发展重要方向252

三、203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可达到3.5亿千瓦,发电量4200亿千瓦时253

四、太阳能规模化健康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并网消纳是主要矛盾256

第二十一章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展望258

一、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大,年可利用量约4.6亿吨标准煤258

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多样,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前景259

三、生物质能源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形式利用规模稳步扩大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