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听音乐 音乐欣赏教程 插图第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听音乐 音乐欣赏教程 插图第6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80524.jpg)
- (美)罗杰·凯密恩(RogerKamien)著;王美珠等译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97875062871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音乐欣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听音乐 音乐欣赏教程 插图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陈佐湟序 如何开始欣赏古典音乐1
余志刚序 让音乐在生活中飞翔3
前言5
第一部分 要素1
第一节 声音:音高、力度和音色6
音高:声音的高低6
力度8
音色9
聆赏要点、声乐导聆和声音的属性9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第二幕10
聆赏要点10
艾灵顿和他的爵士乐团,《C-Jam蓝调》11
聆赏要点11
第二节 表演的媒介:人声和乐器12
人声12
乐器12
弦乐器14
木管乐器18
铜管乐器21
打击乐器23
键盘乐器26
电子乐器28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入门》30
聆赏要点31
第三节 节奏32
拍点33
节拍33
重音和切分音34
速度35
第四节 记谱法36
记录音高36
记录节奏37
记录无声安静(休止符)39
记录拍子39
总谱39
第五节 旋律41
第六节 和声44
和谐与不和谐44
三和弦44
分解和弦(琶音)45
肖邦,《e小调钢琴前奏曲》45
展演观点:钢琴家罗杰·凯密恩演奏肖邦e小调前奏曲46
聆赏要点47
第七节 调式47
大调音阶48
小调音阶49
调号49
半音阶50
转调50
主调50
第八节 音乐织体51
单声部织体51
复调织体51
主调织体52
改变织体53
比才,《法郎多舞曲》53
聆赏要点54
第九节 乐曲形式55
建立乐曲形式的技巧55
反复55
对比55
变奏55
乐曲形式的种类56
三段式曲式:ABA56
柴可夫斯基,《牧笛之舞》56
聆赏要点57
两段式曲式:AB57
贝多芬,《第七号bE大调乡村舞曲》58
聆赏要点58
聆听乐曲形式59
第十节 音乐风格59
第二部分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63
第一节 中世纪音乐(450-1450)70
格里高利圣歌70
教会调式72
《哈利路亚:我们看到他的荣耀》72
声乐导聆73
希尔德加德·凡·宾根,《继承者》75
声乐导聆76
中世纪世俗音乐76
埃斯坦比78
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奥尔加农78
巴黎圣母院乐派:有量节奏79
14世纪音乐:法国的“新艺术”79
马修80
马修,《自从被你遗忘》80
声乐导聆81
《圣母弥撒曲》82
展演观点:指挥家安得鲁·帕洛特指挥马修的《圣母弥撒曲》之羔羊颂83
声乐导聆84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450-1600)84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色85
歌词与音乐85
织体85
节奏与旋律86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86
德普瑞与文艺复兴时期经文歌86
德普瑞,《万福玛利亚·圣母玛利亚》86
声乐导聆87
帕勒斯特利纳与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88
《教皇马尔塞鲁斯弥撒曲》90
声乐导聆91
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91
声乐: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91
威尔克斯,《当女灶神维斯塔下山时》92
声乐导聆93
器乐93
帕萨梅佐舞曲与嘉拉德舞曲95
第三部分 巴洛克时期99
第一节 巴洛克音乐(1600-1750)104
巴洛克音乐的特色105
情绪的一致性105
节奏105
旋律105
力度105
织体106
和弦与通奏低音106
歌词与音乐107
巴洛克乐团107
巴洛克时期的乐曲形式108
第二节 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社会地位108
第三节 大协奏曲与反复曲式111
巴赫,《D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112
聆赏要点113
第四节 赋格曲114
巴赫,《g小调管风琴赋格曲》116
聆赏要点117
第五节 歌剧的要素118
第六节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122
第七节 克劳迪·蒙特威尔第124
《奥菲欧》125
声乐导聆126
第八节 亨利·普赛尔127
固定低音128
《荻朵和埃涅阿斯》128
声乐导聆129
第九节 巴洛克奏鸣曲130
柯雷利,《a小调第十号三重奏鸣曲》130
第十节 安东尼·维瓦尔第132
《春》132
聆赏要点134
展演观点:小提琴家兼指挥家珍妮·拉蒙演奏与指挥维瓦尔第的《春》协奏曲136
第十一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37
巴赫的音乐139
第十二节 巴洛克组曲139
巴赫,《D大调第三号组曲》140
第十三节 圣歌与教会康塔塔142
教会康塔塔142
巴赫:《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唤》143
声乐导聆146
声乐导聆147
第十四节 清唱剧148
第十五节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48
亨德尔的音乐150
《弥赛亚》150
声乐导聆152
声乐导聆154
第四部分 古典时期157
第一节 古典风格(1750-1820)162
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162
情绪的对比162
节奏163
织体163
旋律163
力度与钢琴163
通奏低音的消失164
古典时期的管弦乐团164
古典曲式164
第二节 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赞助者和群众165
维也纳167
第三节 奏鸣曲式168
呈示部169
发展部169
再现部169
尾声170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170
聆赏要点171
第四节 主题与变奏曲式173
海顿,《G大调第94号交响曲》(惊愕)174
聆赏要点174
第五节 小步舞曲与中段176
莫扎特,《小夜曲》177
聆赏要点177
第六节 回旋曲式178
贝多芬,《c小调弦乐四重奏》178
聆赏要点179
第七节 古典交响曲179
第八节 古典协奏曲180
第九节 古典室内乐182
第十节 约瑟夫·海顿182
海顿的音乐183
《bE大调小号协奏曲》184
第十一节 沃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185
莫扎特的音乐186
《唐·璜》187
声乐导聆188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194
《A大调第23号钢琴协奏曲》196
聆赏要点197
展演观点:钢琴家慕里·普莱亚演奏并指挥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200
第十二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201
贝多芬的音乐203
《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204
《c小调第五交响曲》206
聆赏要点207
聆赏要点211
第五部分 浪漫时期217
第一节 浪漫主义音乐(1820-1900)224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224
风格的个性化224
富有表现的目的与主题224
民族主义与异国情调225
标题音乐225
富有表现的音色226
丰富的和声226
力度、音高与速度范围的扩展227
曲式:小型作品与大型作品227
第二节 浪漫主义作曲家与他们的听众228
第三节 艺术歌曲230
分节歌曲与通谱体歌曲231
声乐套曲231
第四节 弗朗兹·舒伯特231
舒伯特的音乐232
《魔王》233
声乐导聆234
第五节 罗伯特·舒曼236
舒曼的音乐237
《狂欢节》237
第六节 克拉拉·威克·舒曼239
克拉拉·舒曼的音乐240
《如果你爱恋美》240
声乐导聆241
第七节 弗里德里克·肖邦242
肖邦的音乐242
《bE大调夜曲》243
聆赏要点244
《c小调练习曲》(革命)245
聆赏要点245
《b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246
第八节 弗朗茨·李斯特247
李斯特的音乐248
《f小调超级练习曲》249
第九节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250
门德尔松的音乐251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251
聆赏要点252
展演观点:小提琴演奏家希拉里·哈恩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第一乐章256
第十节 标题音乐257
第十一节 埃克托·柏辽兹258
柏辽兹的音乐259
《幻想交响曲》260
聆赏要点261
第十二节19世纪音乐中的民族主义264
斯梅塔那,《穆尔道河》266
聆赏要点267
第十三节 安东尼·德沃夏克268
《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269
聆赏要点269
第十四节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271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272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273
第十五节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274
勃拉姆斯的音乐276
《F大调第三交响曲》276
聆赏要点277
第十六节 朱塞佩·威尔第279
威尔第的音乐281
《弄臣》281
第十七节 乔柯摩·普契尼282
《波希米亚人》283
声乐导聆284
展演观点:男高音歌唱家鲁奇亚诺·帕瓦罗蒂演唱《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290
第十八节 理查德·瓦格纳291
瓦格纳的音乐292
《女武神》293
声乐导聆295
第六部分 20世纪及其后301
第一节 1900-1945年间的音乐风格307
1900-1945年:音乐多样性的年代307
20世纪音乐的特色309
音色309
和声310
传统调性体系的改变312
节奏313
旋律315
第二节 音乐、音乐家与社会的关系315
第三节 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318
法国的印象派绘画318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319
第四节 克劳德·德彪西320
德彪西的音乐321
《牧神午后序曲》322
聆赏要点323
第五节 新古典主义324
第六节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325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326
《春之祭》327
聆赏要点330
第七节 表现主义333
第八节 阿诺德·勋伯格334
勋伯格的音乐335
无调性335
十二音系统336
《月迷彼埃罗》337
声乐导聆339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340
声乐导聆341
第九节 阿尔班·贝尔格342
《伍采克》342
第十节 安东·韦伯恩347
韦伯恩的音乐347
《五首管弦乐曲》348
聆赏要点348
第十一节 贝拉·巴托克349
巴托克的音乐349
《管弦乐协奏曲》350
聆赏要点351
第十二节 查尔斯·艾夫斯352
艾夫斯的音乐353
《康乃狄克州莱丁的普特南露营区》354
第十三节 乔治·格什温356
《蓝色狂想曲》357
第十四节 威廉·格兰特·斯蒂尔358
《非裔美籍交响曲》359
聆赏要点360
第十五节 艾伦·柯普兰361
《阿帕拉契亚之春》362
聆赏要点364
第十六节 1945年以来的音乐风格365
1945年以后的音乐特点365
十二音系统使用的增多366
十二音系统的延伸:序列主义367
机遇音乐368
极简主义音乐369
音乐的引用370
调性的回归371
电子音乐371
“声音的解放”372
混合媒介375
节奏与曲式375
第十七节 1945年以来的音乐:五首代表作376
凯奇,为预置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与间奏曲》376
瓦雷兹,《电子音诗》376
聆赏要点378
皮亚佐拉,《赋格》378
聆赏要点380
展演观点:大提琴家马友友演奏皮亚佐拉的《赋格》381
兹微里希,《大协奏曲1985》382
聆赏要点383
亚当斯,《快速机器的短暂骑乘》383
聆赏要点385
第十八节 爵士乐385
社会中的爵士乐386
爵士乐的起源386
拉格泰姆387
蓝调387
贝茜·史密斯,《迷失蓝调》389
声乐导聆391
展演观点:蓝调歌手贝茜·史密斯演唱《迷失蓝调》392
爵士乐的要素393
音色393
即兴演奏394
节奏、旋律与和声394
爵士乐的风格395
新奥尔良风格395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与他的热门五人组,《更加狂热》396
聆赏要点396
摇摆乐397
比巴普398
帕克,《灿烂的玩笑》399
酷爵士400
自由爵士400
爵士摇滚(融合风)400
戴维斯,《麦尔斯摒斥巫术》401
第十九节 美国音乐剧与电影音乐402
音乐剧场402
音乐剧的要素402
音乐剧的发展403
里奥纳多·伯恩斯坦405
《西区故事》406
聆赏要点408
电影音乐408
早期的电影音乐408
电影音乐的功能和风格409
电影音乐的制作409
音乐与影像410
第二十节 摇滚乐410
摇滚乐的发展411
展演观点:卡洛斯·桑塔纳414
摇滚乐的要素416
音色416
节奏416
曲式、旋律与和声416
披头士,《露西在那闪烁的天空中》418
第七部分 非西方音乐421
第一节 非西方文化中的音乐423
非西方音乐的特点423
口述传统423
即兴演奏423
声乐423
乐器423
旋律、节奏与织体424
非西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互动425
第二节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音乐425
非洲社会中的音乐425
非洲音乐的要素426
节奏与打击乐器426
声乐426
织体427
非洲的乐器427
体鸣乐器427
膜鸣乐器428
气鸣及弦鸣乐器428
欧姆谱428
聆赏要点429
第三节 印度古典音乐429
演奏者430
即兴演奏430
印度古典音乐的要素431
旋律结构:拉格431
节奏结构:塔拉431
乐器432
香卡,《玛如—比哈格》433
重要词汇435
CD曲目462
译后记466
出版后记 弦犹在耳《听音乐》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