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平民主义与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杜威讲述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719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杜威,J.(1859~195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平民主义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生活1
一、广义的教育1
二、本能与学习2
三、教育上之三种基本科学3
四、遗传与环境4
五、教育历程之进行5
第二章 教育与环境8
一、教育上字义之解释8
二、环境之性质9
三、环境之作用10
四、学习程序上之三阶级11
五、教育与环境适应12
六、教育与训练13
七、物质的环境与社会的环境14
第三章 教育即生长16
一、生长之两种观念16
二、生长之特质18
三、教育上之应用19
四、习惯之性质与要素21
五、通常教育上对于习惯之谬见22
第四章 教育主义之批评(一)24
一、总说24
二、预备说24
三、开展说26
四、形式训练说28
第五章 教育主义之批评(二)32
一、形成说32
二、复现与回顾说36
三、改造说37
第六章 教育上之平民主义(一)40
一、社会之法理上意义与事实上意义40
二、判别良社会与恶社会之标准41
三、判别平民主义的社会之标准42
四、社会存立之理由43
五、个人与社会之关系45
六、社会进步之条件46
七、教育对于平民主义之贡献47
第七章 教育上之平民主义(二)49
一、平民主义的社会略说49
二、狭义的平民主义50
三、广义的平民主义51
四、柏拉图主义53
五、个人主义54
六、国家主义55
第八章 教育上之目的57
一、通常三种活动之比较57
二、目的之凭借58
三、目的造成之步阶59
四、目的考验之标准60
五、如何达到教育上预定目的63
第九章 教育之目的——自然发展65
一、总论65
二、卢梭氏自然论之背景66
三、卢梭氏自然论之概略67
四、自然与教育68
五、自然发展说对于教育上之贡献69
第十章 教育之目的——社会效率72
一、效率之意义72
二、社会效率与社会服务73
三、社会效率之要素74
四、社会效率说之批评76
第十一章 教育之目的——文化78
一、文化之性质78
二、文化目的之批评79
三、文化目的在教育上之地位80
四、自然发展与文化81
五、社会效率与文化82
六、结论82
第十二章 兴趣与训练85
一、兴趣与学习之动机85
二、兴趣之意义86
三、兴趣在教育上之重要87
四、通常对于兴趣之误解88
五、兴趣之两种要素89
六、训练与努力90
七、机械的训练与智能的训练90
八、训练之两要素93
九、通常对于训练之误解93
十、对于前举错误之救济方法94
第十三章 经验与思想96
一、经验之要素96
二、印象与表出97
三、预料与经验98
四、身体活动与经验98
五、限制身体活动之弊害100
六、压制身体活动及于经验上之影响101
七、事物关系之重要与经验102
八、思想之性质103
九、动作与思想104
十、预料与思想105
十一、思想历程之步阶106
第十四章 教育上之思想(一)108
一、思想之起因或条件108
二、思想之作用109
三、思想之状态与元素110
四、思想在教育上之重要113
第十五章 教育上之思想(二)116
一、本题之概略116
二、思想不循次第之弊117
三、系统建设之弊118
四、堆集零碎的观察与事实之弊119
五、不将观念加以试验之弊119
六、假设在思想上之重要121
七、教育上之缺点121
第十六章 方法之性质124
一、何谓方法124
二、方法与教材之关系125
三、分隔方法与教材之弊害126
四、如何研究方法127
五、一般的方法与特殊的规律128
六、个人的方法之特质129
第十七章 教材之性质133
一、教材之渊源与目的133
二、教材之两面观134
三、教师与教材136
四、教材与儿童137
五、教材之选择与编定138
六、因袭的教材上之错误139
七、教材排列之次第140
第十八章 游戏与工作143
一、总说143
二、作业之解释144
三、学校何故当着重游戏与工作145
四、作业之分类及其利用146
五、如何选择学校中之作业147
六、常见之错误及其纠正方法148
七、游戏与工作之社会的价值150
八、游戏、娱乐、工作、实业、苦役及艺术151
第十九章 地理与历史153
一、经验与传达的知识153
二、间接的知识之来源154
三、间接的知识之价值154
四、直接的知识与间接的知识之联络155
五、地理与历史之关系156
六、地理科之分支157
七、历史教授应注意之点158
八、历史科之分类159
第二十章 理科162
一、科学的知识与非科学的知识162
二、科学的知识之特点163
三、科学的知识之社会的价值164
四、理科教授方法之概略166
第二十一章 教育之价值168
一、总说168
二、通常教育价值论之欠当168
三、经验之纯一性与教育价值169
四、理论上之冲突171
五、教育理论与社会实况171
第二十二章 劳动与闲暇173
一、劳动与闲暇对峙之起源173
二、教育上遗忘闲暇之弊174
三、劳动与闲暇分离之结果175
四、现时情况及必要之改正176
第二十三章 智能的与实用的学科178
一、理性与经验178
二、知识与实际区别之起源179
三、经验的知识与理性的知识之区别180
四、理性的知识之特质181
五、教育上之影响182
六、演绎的方法与归纳的方法183
七、现今之趋势183
八、科学方法之重要185
第二十四章 物质的与社会的学科186
一、文字的学科与自然的学科186
二、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对峙之起源186
三、理科与文字的学科之倾轧史189
四、教授自然科学应注意之点190
五、科学的研究之重要192
六、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之调和192
第二十五章 个人与世界194
一、总说194
二、社会的个人主义194
三、智能的个人主义197
四、道德的个人主义198
五、现时学校之情况199
六、学校管理与自由199
七、创作力与自由200
第二十六章 职业教育202
一、职业之意义202
二、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204
三、现今职业教育之错误205
四、本章与前四章 之联络206
五、职业教育上之数个根本观念206
六、职业教育上之问题207
第二十七章 教育哲学210
一、全书之纲领210
二、哲学与教育之关系211
三、哲学与科学之关系213
四、哲学之特质214
第二十八章 知识论与道德论216
一、知识论216
二、道德论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