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 第4版
  • 樊崇义主编;樊崇义,左卫民,谢佑平,顾永平,万毅撰稿人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79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1

第一节 刑事诉讼1

一、诉讼1

二、刑事诉讼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4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4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5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效力5

一、刑事诉讼法效力的概念5

二、刑事诉讼法对人的效力范围6

三、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6

四、刑事诉讼法的空间效力7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8

一、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8

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9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关系10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0

一、刑事诉讼法律规范11

二、刑事诉讼理论11

三、刑事诉讼实务11

四、刑事诉讼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13

第一节 西方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13

一、西方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述13

二、西方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演进16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21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1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演进与变革2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修改24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27

第一节 刑事诉讼的目的27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27

二、关于惩罚犯罪及其实现28

三、关于保障人权及其实现29

四、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辩证关系31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价值33

一、目的价值观33

二、过程价值观34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认识36

一、刑事诉讼认识主体36

二、刑事诉讼认识对象36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刑事诉讼36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结构38

一、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39

二、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40

三、日本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41

第五节 刑事诉讼的职能42

一、关于刑事诉讼职能的不同学说42

二、刑事诉讼职能的历史演变43

三、基本诉讼职能44

第六节 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45

一、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45

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46

三、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意义49

第七节 刑事诉讼的阶段50

一、刑事诉讼阶段的历史演变51

二、刑事诉讼阶段与刑事诉讼目的的关系51

三、审判中心说与诉讼阶段论52

第四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54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54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公理性原则58

一、程序法定原则59

二、司法审查原则60

三、控审分离原则61

四、审判中立原则63

五、控辩平等原则65

六、无罪推定原则66

七、辩护原则68

八、参与原则70

九、及时性原则71

十、比例原则74

十一、一事不再理原则76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78

一、人权保障原则78

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79

三、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81

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82

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83

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87

七、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89

八、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91

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91

十、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92

十一、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93

十二、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94

十三、刑事司法协助原则94

第五章 刑事诉讼主体96

第一节 概述96

第二节 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98

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98

二、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99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99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组织体系99

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100

第四节 人民法院101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组织体系101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审判组织102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104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概念及诉讼地位104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105

第六节 被害人106

一、被害人的概念及诉讼地位106

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108

第七节 单位当事人108

一、单位犯罪嫌疑人、单位被告人108

二、单位被害人110

第八节 其他诉讼参与人111

一、法定代理人112

二、诉讼代理人112

三、辩护人112

四、证人112

五、鉴定人113

六、翻译人员114

七、专家证人114

第六章 刑事诉讼行为116

第一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116

一、诉讼行为理论的产生116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117

三、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118

第二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要素119

一、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119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121

三、刑事诉讼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及其救济122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123

第三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程式123

一、诉讼行为之语言文字123

二、诉讼行为之时间124

三、诉讼行为之文书126

第七章 刑事强制措施129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概述129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与特征129

二、刑事强制措施与其他相关法律措施的区别135

三、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137

第二节 拘传138

一、拘传的概念和特点138

二、拘传的适用程序139

三、特殊的拘传——通缉140

第三节 取保候审140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40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141

三、被取保人的义务142

四、取保候审的程序142

第四节 监视居住143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43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144

三、监视居住的程序144

第五节 刑事拘留145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和特征145

二、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146

三、刑事拘留的程序146

第六节 逮捕148

一、逮捕的概念和特征148

二、逮捕的适用条件148

三、逮捕的权限151

四、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程序152

五、人民检察院的羁押复查权153

六、逮捕的变更、撤销或解除154

第八章 刑事辩护与代理155

第一节 刑事辩护155

一、刑事辩护概述155

二、我国刑事辩护制度158

第二节 刑事代理168

一、刑事代理概述168

二、公诉案件中的代理169

三、自诉案件中的代理170

四、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170

第九章 证据172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72

一、证据的概念172

二、证据的特征173

三、证据的意义176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178

一、物证178

二、书证183

三、证人证言188

四、被害人的陈述201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205

六、鉴定意见213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218

八、视听资料221

九、电子证据225

十、行政执法证据229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231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32

二、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233

三、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234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35

第十章 证明237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237

一、证明的概念237

二、证明的真理性和正当性原理240

三、证明的种类241

第二节 证明责任242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42

二、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243

三、自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245

第三节 证明对象245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245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246

三、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246

四、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248

第四节 证明要求250

一、证明要求的概念与意义250

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251

三、疑难案件的处理252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253

一、收集证据253

二、证据的审查判断260

第六节 证据规则263

一、外国证据规则简介263

二、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发展264

三、相关性规则267

四、司法令状规则271

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73

六、传闻证据规则281

七、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287

第十一章 立案与侦查程序291

第一节 立案程序概述291

一、立案的概念与特征291

二、立案程序的意义292

三、立案程序之检讨293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296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296

二、立案的条件297

第三节 立案程序298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298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及处理299

三、立案监督303

第四节 侦查程序概述305

一、侦查的概念和特征305

二、侦查的目的与意义309

三、侦查工作的法治原则314

第五节 侦查行为316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316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319

三、勘验、检查320

四、搜查323

五、扣押325

六、鉴定331

七、辨认332

八、特别侦查程序333

第六节 侦查终结程序343

一、侦查终结的法定条件343

二、侦查终结的法定方式344

三、侦查羁押期限346

第七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348

第八节 补充侦查348

一、补充侦查的类型349

二、关于补充侦查的检讨350

第九节 侦查监督351

一、侦查监督的对象351

二、侦查监督的方式和程序351

第十二章 起诉353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与意义353

一、起诉概述353

二、起诉的意义354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355

一、提起公诉概述355

二、审查起诉356

三、提起公诉359

四、不起诉361

第三节 公诉变更363

一、比较法考察:公诉变更的程序机制364

二、我国的刑事公诉变更制度366

第四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366

一、提起自诉的条件366

二、提起自诉的程序367

第十三章 刑事一审程序369

第一节 刑事一审程序概述369

一、刑事审判概述369

二、刑事一审程序概述375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376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76

二、对公诉案件的审查377

三、开庭审判前的准备378

四、法庭审判程序379

五、法庭审判笔录384

六、法庭秩序385

七、审判障碍及其处理385

八、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386

九、判决、裁定、决定386

第三节 简易程序388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88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389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390

第四节 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391

一、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391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和程序392

三、自诉案件的受理392

四、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393

第五节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判程序394

一、附带民事诉讼概述394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396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397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397

第十四章 刑事救济程序400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400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400

二、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401

三、提起二审程序的理由和方式402

四、提起二审程序的期限402

五、二审程序的审判403

六、上诉不加刑405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406

一、死刑复核程序概述406

二、判处死刑(死缓)案件的复核程序409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411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11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和决定411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413

第十五章 刑事执行程序415

第一节 刑事执行程序概述415

一、刑事执行程序的概念和特征415

二、对我国刑事执行体制之检讨417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420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420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422

三、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423

四、财产刑(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424

第三节 刑罚变更执行程序424

一、暂予监外执行424

二、减刑427

三、假释429

第四节 新罪、漏罪的处理430

一、新罪、漏罪的侦查与起诉430

二、新罪、漏罪的管辖与审判430

三、发现错判和对申诉的处理430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432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432

一、特别程序的概念432

二、特别程序的特点432

三、特别程序的意义433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433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433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和要求434

第三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439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439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与要求442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444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与特征444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内容与要求445

第五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449

一、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与特征449

二、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内容与要求4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