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的未来 流动儿童教育的上海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的未来 流动儿童教育的上海模式
  • 冯帅章,陈媛媛,金嘉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267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流动人口-儿童教育-研究-上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的未来 流动儿童教育的上海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我们的研究之旅1

1.2 我们的研究发现4

背 景篇11

第2章 大视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背景11

2.1 问题的演变:从户籍制度谈起12

2.2 现状观察:各地实情概览13

2.3 他山之石:学界的研究与观点19

第3章 八年调研路——项目实录26

3.1 预调研:提供经验和方向26

3.2 第一轮正式调研:大规模的深入调查29

3.3 第二轮回访调研:观察两年间的变化31

3.4 第三轮电话随访:追踪流动儿童升学33

3.5 第四轮电话调研:毕业之后的持续跟踪34

分 析篇39

第4章 上学去——流动儿童的入学机制39

4.1 政策分水岭:2008年前后的制度变化40

4.2 初探:流动儿童入学门槛42

4.3 发现:居住地决定入学46

4.4 深入:优质公办学校的分选机制50

4.5 后续:流动儿童升学机制55

第5章 入学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差异58

5.1 样本分组:按户口和学校分类59

5.2 个人特征:流动儿童转学经历多60

5.3 校园内外:公办儿童在校更积极63

5.4 家庭背景:公办内家庭收入相近67

5.5 价值观念:流动儿童政治信任度更高70

第6章 公办为上?——学校类型对成绩的影响75

6.1 简单的比较:标准化考试成绩对比76

6.2 控制家庭及个人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77

6.3 进一步控制不可观测因素:工具变量回归结果80

6.4 结论可信度验证:稳健性检验结果84

6.5 不同群体的受影响程度:分位数回归分析88

第7章 民办在进步——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变化分析91

7.1 “体制外”的生长:民办学校变迁史92

7.2 外部影响力:财政投入与学校质量94

7.3 两年间变化:民办学校质量改善96

7.4 进步的实证:民办学生成绩变化分析101

7.5 寻思变化背后:财政到位 制度缺位108

第8章 隔离与融入——公办学校内部的流动儿童116

8.1 从封闭到敞开:公办学校变迁史117

8.2 隔离效应:同一学校内的学生群体研究118

8.3 融入研究:公办学校内的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120

8.4 隔离研究:公办学校内流动儿童比例的影响126

第9章 父母心——家长的态度与期望差异133

9.1 背景差异:本地父母受教育水平更高134

9.2 态度特征比较:怎样的家长更重视教育?134

9.3 满意度比较:谁对当前学校更满意?140

9.4 家长接纳度:本地家长接受流动儿童吗?148

政 策篇153

第10章 体制外——民办学校的制度环境及变化153

10.1 财政政策:反思教育的投资收益比154

10.2 监管政策:有限的外部力量161

10.3 生源政策:“教育控人”的政策影响163

10.4 教师制度:一套编制定乾坤169

第11章 体制内——公办学校的制度环境与流动儿童融入175

11.1 入学政策:逐年规范 基本稳定175

11.2 学校条件:软硬件配套完善177

11.3 校方促融合:多方位融入政策179

11.4 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双重教育182

第12章 未来的希望——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建议184

12.1 综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特点185

12.2 建言一:深化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186

12.3 建言二:发挥民办学校的重要补充功能188

12.4 建言三:未雨绸缪 长远规划增加供给191

12.5 结语:路在何方——解决升学障碍下的体制性问题194

附录197

附录A学校质量的评价指标197

附录B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学校问卷200

附录C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班级问卷203

附录D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公办学校本地家长问卷206

附录E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公办学校外地家长问卷209

附录F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民办学校家长问卷213

附录G上海市2012年小学生教育问卷调查:学生问卷217

附录H上海市小学生教育调查:学生情况统计表220

参考文献221

致谢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