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
  • 彭美贵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9198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大学生-人格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缘起1

(一)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1

(二)大学生人格危机呼唤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4

二、相关研究综述7

(一)国外研究现状7

(二)国内研究现状13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35

(一)研究思路及内容35

(二)研究方法37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38

(一)研究重点、难点38

(二)创新之处39

第一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概述41

一、人格与和谐人格41

(一)人格41

(二)和谐人格47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49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含义与特征49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构成的内在维度53

(三)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63

三、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当代价值73

(一)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7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价值80

(三)民族复兴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深远影响84

第二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88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人格思想88

(一)古代思想家百家争鸣理念中的“和谐人格”88

(二)近代思想家对自由独立“和谐人格”的执着追求92

二、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和谐人格思想98

(一)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对“和谐人格”的追问98

(二)中世纪“和谐人格”思想的神学异化及其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复苏103

(三)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多元化“和谐人格”思想的理论呈现106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思想理论11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自由和谐的人格思想110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和谐人格教育思想125

(三)中国领导人对经典作家和谐人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2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养成问题135

一、早期现代化的求索与传统依附性人格的突破135

(一)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求索136

(二)传统依附性人格的革命性突破137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与人格的独立性诉求140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求索140

(二)人格的独立性发展诉求140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养成问题凸显146

(一)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146

(二)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149

第四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及成因187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187

(一)对“和谐人格”概念的解读存在争议187

(二)中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所带来的和谐人格建构理念不确定状况191

(三)大学生人格发展各个维度不平衡193

(四)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固有惯性阻滞着和谐人格的顺利建构194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现实困境的成因196

(一)社会层面和谐人格理论研究及其大众化工作暂不成熟197

(二)现代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产生双重影响198

(三)高校和谐人格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尚不完善201

(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层面存在大量不和谐因素203

(五)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因素发生阻滞性制约213

第五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6

一、自觉坚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216

(一)现代创新原则216

(二)以人为本原则218

(三)分类指导原则221

(四)多维推进原则223

(五)和谐交往原则227

(六)整体协调原则231

二、努力探索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方法236

(一)努力提高人格认知237

(二)全面促进身心发展239

(三)切实加强道德教育242

(四)均衡协调艺术陶冶245

第六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248

一、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248

(一)积极构筑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249

(二)努力强化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252

(三)持续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254

(四)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关心贴心的帮扶网络及运行机制256

(五)全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57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若干机制259

(一)“三全”育人管理机制260

(二)大学生正当权益保障机制262

(三)激励约束教育引导机制263

(四)适当干预及适当救助机制271

三、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模式273

(一)个体—社会责任心的含义274

(二)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的重要意义276

(三)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模式279

四、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283

(一)“正视风险”——现代人格意识教育283

(二)“天人合一”——环保意识教育284

(三)“贵己重生”——珍爱生命意识教育286

(四)“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教育292

(五)“中庸和谐”——民族传统意识教育294

结语297

主要参考文献299

附录309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认知及其建构问题的调查问卷309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访谈问卷317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