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
  • 江龙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548088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国有产权-监督-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1

0.导论11

0.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2

0.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评述18

0.2.1 产权理论:产权分割与两权分离19

0.2.2 信息非对称性与委托代理理论22

0.2.3 激励与约束理论27

0.2.4 政府监督理论35

0.3 研究范围、方法与关键概念43

0.3.1 研究范围与方法43

0.3.2 关键概念44

1.政府经济监督的理论溯源53

1.1 社会公共需要、公共产品与公共产权53

1.1.1 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特征53

1.1.2 公共产权及其效率损失56

1.2 国家、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61

1.2.1 国家起源61

1.2.2 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62

1.3 委托代理关系与政府组织的“激励不足”63

1.3.1 政府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63

1.3.2 政府组织中的“激励不足”与“有效监督”64

1.4 小结67

2.国有产权的代理问题分析69

2.1 代理问题的一般分析69

2.1.1 委托代理的特征:信息非对称性69

2.1.2 代理问题与激励机制分析框架72

2.1.3 “公共生产”中的道德风险与监督74

2.2 政府经济的行政代理特征与失效76

2.2.1 政府经济的代理特征77

2.2.2 公共产权的政府代理78

2.2.3 公共权力委托代理失效81

2.3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84

2.3.1 国有产权的内涵与特性84

2.3.2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问题85

3.国有产权监督机制分析90

3.1 产权监督的内在逻辑90

3.1.1 产权保护的一般性90

3.1.2 产权主体监督的内生性94

3.1.3 产权主体监督的制度安排96

3.2 国有产权监督机制分析99

3.2.1 企业监督模式99

3.2.2 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内部化机制106

4.国有产权监督的经济学分析113

4.1 政府监督的“公共利益论”113

4.1.1 政府经济的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113

4.1.2 监督成本与收益118

4.2 国有产权代理成本与收益分析121

4.2.1 国有产权的代理成本121

4.2.2 国有产权代理成本与收益123

4.2.3 国有产权监督的内生性分析126

4.3 代理关系非均衡与产权监督机制130

4.3.1 代理关系非均衡特征:会计信息失真130

4.3.2 产权监督机制优选:财务总监制132

4.3.3 产权监督博弈:企业涉税监督135

5.国有产权监督制度比较分析139

5.1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产权演化与评析139

5.1.1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历史考察139

5.1.2 制度差异:政府—企业关系比较143

5.2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145

5.2.1 国有企业实行分类式管理146

5.2.2 国有企业实行分工监督与评析148

5.3 启示152

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考察156

6.1 国有企业发展备受关注156

6.1.1 企业家精神:能力、创新与责任157

6.1.2 国有企业发展:控制力与影响力161

6.2 国有资产监管问题:国有企业监管边界模糊164

6.2.1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不清晰164

6.2.2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缺失167

6.2.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与隐忧169

6.3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问题:激励失衡与监督困惑175

6.3.1 晋升激励有限:经营者激励的一般方式175

6.3.2 剩余控制权激励充分:经营者剩余控制权的“松动”178

6.3.3 剩余索取权激励不足: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的“审慎”182

6.3.4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两权激励失衡”186

6.3.5 国有企业的监督困惑188

7.国有产权监督的制度安排192

7.1 梳理与评判:现行经济监督体制的缺失192

7.2 强化外部监督氛围:完善我国政府经济监督体系196

7.2.1 以国家权力机关为监督主体构建经济监督子系统196

7.2.2 以监督主体分工为基础,形成监督信息共享、协调共治的监督格局198

7.2.3 以政府经济监督为“龙头”,促进与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99

7.3 明确监督核心内容:构建国有资本监督基本框架200

7.4 重构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分类监管207

7.4.1 国有企业分类监管的可能性207

7.4.2 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基本模式209

7.4.3 国有企业分类监督的机制选择213

8.研究的基本结论、局限性与展望220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220

8.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229

主要参考文献231

后记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