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跟毛泽东学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宏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156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毛主席诗词研究;毛泽东(1893~1976)-书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跟毛泽东学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跟毛泽东学诗1
毛泽东与诗2
诗人政治家 政治家诗人2
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诗文化山带中崛起的又一座高峰6
诗歌构成毛泽东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也是斗争武器7
毛泽东的诗虽然忧患意味浓郁,却更有“争雄势”8
智慧的空间;毛泽东的诗记载着革命的历程10
毛泽东的诗词将汉语言运用得神工天造23
毛泽东读诗27
一份长长的诗词目录27
从封建帝王到民间女子的诗都爱读29
注重咏史诗32
大量阅读中国古代诗话34
听毛泽东讲评名诗36
《诗经》大部分是风诗,是老百姓的民歌36
《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38
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42
《天问》了不起49
《大风歌》写得很好,很有气魄49
《上邪》要多读51
《龟虽寿》讲了养生之道,读来可以增强信心52
《登池上楼》通篇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见矛盾所在54
《从军行》中有意志56
《将进酒》好诗58
《蜀道难》使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60
《北征》虽敷陈其事,然亦有比、兴6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气概62
《琵琶行》的作者与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65
《放言五首》(之三)讲了盖棺论定的道理67
《苏幕遮·碧云天》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既苍凉又优美69
《三垂冈》歌颂后唐的李克用父子71
《蝶恋花·出塞》看出兴亡74
跟毛泽东学诗76
毛泽东为秘书胡乔木的诗逐句修改77
毛泽东与陈毅谈为诗之道80
“写文章和写诗,不经过修改是很少的”84
毛泽东谈自己的诗88
毛泽东诗词赏析95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98
虞美人 枕上98
贺新郎 别友99
沁园春 长沙101
菩萨蛮 黄鹤楼102
西江月 秋收起义103
西江月 井冈山104
清平乐 蒋桂战争104
采桑子 重阳105
如梦令 元旦106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106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107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107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108
菩萨蛮 大柏地109
清平乐 会昌111
十六字令三首111
忆秦娥 娄山关112
念奴娇 昆仑113
七律 长征114
清平乐 六盘山115
六言 给彭德怀同志115
沁园春 雪116
四言 祭黄陵117
五律 张冠道中118
五律 喜闻捷报119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19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120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121
浪淘沙 北戴河124
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124
五律 看山125
七绝 莫干山126
七绝 五云山126
水调歌头 游泳127
蝶恋花 答李淑一128
七绝 观潮130
七律二首 送瘟神130
七绝 刘贲131
七律 到韶山132
七律 登庐山133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34
七律 答友人134
七绝 屈原135
七绝二首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135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136
卜算子 咏梅137
七律 冬云138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138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139
贺新郎 读史140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142
念奴娇 井冈山143
念奴娇 鸟儿问答144
七律 洪都145
七律 有所思145
七律 读《封建论》呈郭老146
跟毛泽东学文149
毛泽东与文章150
毛泽东的文章观154
几部集中体现毛泽东文章观的论作154
毛泽东讲文章写作要点156
写文章“要靠有用”156
“无产阶级一定要靠自己的‘秀才’”156
“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158
文章“三性”161
文章“三法”161
“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161
听毛泽东讲评著名文章163
《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163
《风赋》有阶级斗争的意义164
《治安策》切于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165
《登楼赋》拥护统一,也含有故土之思167
陆机的《文赋》是很有名的169
《昭明文选》好文宜读173
《与陈伯之书》可以一阅174
《月赋》赋月亮最著名176
马周的奏疏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179
《师说》是有真知灼见的181
《谏论》空话连篇183
《两般秋雨庵随笔》读来也还有味185
跟毛泽东学写文章188
要言之有物,振人民大众之志188
密切联系实际,射中国革命之的189
反对党八股190
生动的文学语言190
开民族特色先河,树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2
跟毛泽东学对联197
毛泽东与对联198
毛泽东一生的一些重要阶段,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一些重大事件都留下了对联198
毛泽东对对联的各种形式都运用自如,各具风姿199
毛泽东用对联言志、抒情、发令201
毛泽东的对联不但注重内容,也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204
毛泽东的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财富206
听毛泽东讲评古今名联208
昆明大观楼对联从古未有,别创一格208
康有为作于西湖的对联颇可喜210
解缙的“墙上芦苇”一联是替没有科学态度的人画像的212
武侯祠内楹联以赵藩题的最有名214
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一联是集杜句216
张伯驹挽陈毅联写得好217
毛泽东对联赏析220
对邹春培联220
对夏默安221
自勉221
挽母222
挽杨昌济223
挽易坤223
挽王尔琢224
挽黄公略224
题延安纪念大会225
挽郭朝沛226
挽蔡元培226
挽张冲227
挽彭雪枫227
挽李公朴、闻一多228
挽“四八”烈士229
挽刘胡兰229
挽续范亭230
跟毛泽东学书法233
毛泽东与书法234
文和字被誉为同学中的“两绝”234
延安时期,书法创作上了新台阶236
广泛读帖237
喜欢怀素的草书238
毛泽东的书法理论239
毛泽东书体的发展和演变240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243
行书243
行草245
草书245
听毛泽东讲评名家与名作248
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笔流畅,看了使人舒服248
郑板桥的字苍劲有力,有震地之威251
《兰亭集序》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更大253
毛泽东书法赏析256
还书便笺256
《明耻篇》题志258
致何香凝信259
“努力前进,打日本,救中国”260
《沁园春·雪》261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63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264
《沁园春·长沙》26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66
“艰苦朴素”267
致臧克家信268
《忆秦娥·娄山关》270
跟毛泽东学书法272
毛泽东书法的成功之道272
听毛泽东谈如何学书法274
跟毛泽东学读书279
读书与毛泽东的成长280
读了六年四书五经280
喜欢旧小说,发现这些书中没有种田的农民282
“《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恢复学业的愿望”284
大量阅读《天演论》等西学名著285
《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三本书,“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88
读书与毛泽东的革命290
《两个策略》要是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290
读了《“左派”幼稚病》才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292
《国家与革命》把国家说清楚了294
《孙子兵法》里有一些很好的原则296
《战争论》值得学习303
读书与毛泽东的治国30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可以澄清混乱思想307
庐山会议19个议题中的头一个题就是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309
读《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311
跟毛泽东学读书314
一个时期有所侧重,一个阶段抓一个问题,集中看相关的书314
不动笔墨不读书316
反复地读,务求甚解319
读书要善于独立思考,不盲从322
把读书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读书为我所用325
读书是毛泽东的特殊的领导风格327
跟毛泽东学幽默331
毛泽东与幽默332
跟毛泽东学幽默335
比拟成趣336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36
“我的规模比你大啊”337
“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339
“最后则是事实先生跑了出来,给这些空谈家一瓢冷水”341
新词旧事342
“登徒子是一个爱情专一的,遵守‘婚姻法’的模范丈夫”342
曹操下江南,东吴……找了个“青年团员”周瑜,29岁当了都督&344
大词小用345
“速胜论不行吧?也不要有失败主义,还是搞持久战的好”345
“银桥啊,你已经比较伟大了,发展下去就比我伟大了”347
亦庄亦谐348
“你是不是饿的?”348
“哎呀,老四同志,你的牙齿怎么这么黑哪?吃黑豆吃的吧?”350
毛泽东对斯大林说:“需要,非常需要,需要最好看的,最好吃的。”351
涉名成趣352
谐音成趣:“李德胜”——“离得胜”、“理得胜”353
析字成趣:毛泽东笑着逗张木奇说:“说话么,会说话的木头才叫木奇,对不对?”355
敷衍成趣:“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357
毛泽东对唐由之说:“你这个名字好,你的父亲一定是位读书人,他可能读过鲁迅先生的诗,为你取了这个‘由之’的名字。”358
“宋高宗的哥哥来了!”360
借题发挥360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么”361
“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