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双重权力体系制约下的沈阳近代建筑制度研究 1861-194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双重权力体系制约下的沈阳近代建筑制度研究 1861-1945](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936440.jpg)
- 吕海平,王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995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双重权力体系制约下的沈阳近代建筑制度研究 1861-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1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3
1.2.1 以沈阳为突破口认识东北近代建筑发展史的完整面貌3
1.2.2 以建筑制度为切入点揭示东北近代建筑发展机制和历程5
1.2.3 基于历史城市本土特色的中国建筑现代化制度基础和国情特点研究5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7
1.3.1 近代建筑制度研究的提出7
1.3.2 以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近代建筑制度研究现状8
1.3.3 沈阳近代城市和建筑史研究9
1.3.4 中日近代建筑文化比较史研究10
1.3.5 东北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状况10
1.4 研究方法12
1.4.1 从“现代化”到“现代性”建筑史观的转变12
1.4.2 借鉴社会人类学的见微知著深入调查的方法论14
1.4.3 注重证据、论从史出的认识论17
1.5 主要创新点18
第2章 中东铁路建设前后沙俄在沈阳的近代建筑制度(1896—1907年)20
2.1 近代东北铁路经营计划的各国动向20
2.1.1 美国在东北铁路经营的计划20
2.1.2 俄国中东铁路修筑计划21
2.1.3 其他各国对东北铁路经营的计划23
2.2 沙俄在东北的近代城市规划制度24
2.2.1 中东铁路修筑前东北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24
2.2.2 中东铁路修建后东北近代城镇的重新分布29
2.2.3 沙俄铁路附属地的城市格局32
2.2.4 沙俄城市规划差异的原因37
2.3 沙俄在东北的建筑制度38
2.3.1 火车站站房建筑40
2.3.2 东正教教堂建筑48
2.3.3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51
2.3.4 工业建筑52
2.3.5 桥梁54
2.3.6 小结55
2.4 沙俄为沈阳带来的城市和建筑的改变(1896—1907年)55
2.4.1 沙俄在沈阳的新城市建设56
2.4.2 沙俄在沈阳的建筑设计59
2.4.3 沙俄在沈阳的近代建筑制度小结63
第3章 奉系军阀自治下的沈阳近代建筑制度(1906—1931年)65
3.1 中东铁路建设前沈阳土地制度重新建立和内部体制自主近代化66
3.1.1 东北近代化的肇始——清代东北土地制度的重建66
3.1.2 沈阳内部管理体制自主近代化过程70
3.2 新政和自开商埠对沈阳城市空间的影响71
3.2.1 清末新政和自开商埠71
3.2.2 新政对奉天省城传统建筑制度的影响74
3.2.3 奉系军阀张作霖父子对奉天近代建筑制度的影响75
3.3 奉天商埠地建筑制度76
3.3.1 奉天省城(沈阳)商埠地的性质76
3.3.2 奉天商埠地选址特点78
3.3.3 商埠地的发展时期划分和分区管理79
3.3.4 商埠地城市遗产价值的认识82
3.3.5 奉天商埠地建筑制度84
3.3.6 总结99
3.4 奉天老城和新城区建筑制度101
3.4.1 老城权力空间的重新平衡——新市区的形成和规划101
3.4.2 奉系政府执政下的沈阳近代市政机构105
3.4.3 奉天市政公所建设管理制度的确立112
3.5 东北大学建筑系对沈阳近代建筑制度的影响119
3.5.1 东北大学概况119
3.5.2 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教学概况122
3.5.3 张学良和东北大学建筑系之于中国近代建筑制度转型的价值和意义128
3.6 结论129
第4章 沈阳铁路附属地近代建筑制度(1906—1945年)131
4.1 日本经营东北40年概况131
4.1.1 日本立足东北的基础132
4.1.2 “九一八”事变对铁路附属地的影响133
4.1.3 日本经营东北的两个阶段134
4.1.4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概况135
4.2 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行政机构发展沿革137
4.2.1 沈阳铁路附属地的基本状况137
4.2.2 沈阳铁路附属地行政机构的设置138
4.2.3 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行政机构的设置沿革140
4.3 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机构运行机制146
4.3.1 满铁经营土地的流程147
4.3.2 从满铁投资额看土木课和建筑课(系)在地方部的设置148
4.3.3 满铁的住宅建设制度150
4.3.4 奉天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157
4.4 日本在东北的近代建筑设计机构159
4.4.1 官方建筑设计机构159
4.4.2 在东北成立的日本民间建筑设计机构162
4.4.3 日本国内民间建筑设计事务所167
4.4.4 伪满洲国成立后建筑设计机构(1932—1945年)167
4.5 专业社团、行业组织、建筑教育及研究机构172
4.5.1 专业社团和行业组织173
4.5.2 建筑教育机构181
4.5.3 建筑研究机构186
4.5.4 小结187
4.6 外来权力空间下沈阳近代建筑制度特征188
4.6.1 国家资本主义向军国资本主义转变下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风格188
4.6.2 建筑设计项目的运行过程190
4.6.3 专业设计人员的职业名称192
4.6.4 伪满洲国时期建设的基本特点193
4.6.5 结论195
第5章 沈阳近代建筑制度文化雏形的形成197
5.1 沈阳近代本土建筑师职业化、建筑术语和设计单位研究197
5.1.1 沈阳本土近代建筑师——建筑技术人200
5.1.2 建筑术语的近代化203
5.1.3 建筑尺寸单位的近代化207
5.2 建筑技术人图纸和建筑设计表达210
5.2.1 由传统工匠绘制的建筑示意图和设计表达211
5.2.2 建筑学徒和国内工科学校出身的建筑技术人蓝图和设计表达214
5.2.3 第一代海归建筑师在奉天的建筑设计表达218
5.3 沈阳近代域外建筑师的设计表达224
5.3.1 西方传教士和建筑师的设计表达225
5.3.2 日本在沈阳铁路附属地的建筑类型及风格234
5.3.3 从《满洲建筑杂志》看日本在我国东北的建筑设计表达236
5.3.4 域外建筑师对沈阳建筑制度的影响239
5.4 双重权力构建下的沈阳近代建筑制度文化239
5.4.1 沈阳近代多元拼贴式建筑制度240
5.4.2 沈阳近代建筑制度转型241
5.4.3 沈阳近代建筑制度文化的形成243
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