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牧区金融智能创新与服务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牧区金融智能创新与服务模式研究
  • 杨瑞成著(内蒙古财经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417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牧区金融智能创新与服务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小微金融机构是农村牧区金融的主要提供者2

1.1.2 外部环境制约了农村牧区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3

1.1.3 农村牧区小微金融机构自身原因影响了农村牧区金融业务的开展3

1.2 研究意义4

1.2.1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农村牧区金融市场5

1.2.2 有利于夯实农村牧区的发展基础5

1.2.3 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和“三牧”5

1.3 主要研究方法6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

1.3.2 对比分析的方法6

1.3.3 仿真实验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

1.4 本书结构安排6

第2章 金融智能创新概述11

2.1 金融智能11

2.1.1 金融智能的定义11

2.1.2 金融智能的特征11

2.2 金融智能与银行13

2.2.1 金融智能在银行中的应用13

2.2.2 金融智能在发达国家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14

2.3 金融智能创新18

2.3.1 定义18

2.3.2 金融智能创新的特点18

2.4 中国金融智能的发展思路20

2.4.1 数据大集中20

2.4.2 建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21

2.4.3 为金融业搭建多元化的综合业务平台21

2.4.4 银行卡、芯片等信息安全检测工作不断开展21

2.4.5 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防范22

2.4.6 找到各金融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点,尽快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22

第3章 农村牧区金融智能服务模式23

3.1 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现状23

3.1.1 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23

3.1.2 农村非(准)正规金融机构26

3.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金融的需求分析27

3.2.1 农牧民的金融需求27

3.2.2 农村牧区乡镇(苏木)企业的融资需求28

3.3 存在的问题29

3.3.1 农村牧区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29

3.3.2 农村牧区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商业化运作29

3.3.3 农村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尚不完善30

3.3.4 尚未建立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30

3.3.5 “地下金融”风险重重却依然活跃30

3.3.6 农业发展银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政策性功能31

3.3.7 农业保险严重滞后、缺失31

3.4 建议31

3.4.1 基本改造31

3.4.2 金融智能的创新32

第4章 农村与牧区合作组织服务模式与金融支持的实现39

4.1 农村与牧区合作组织服务模式的概述39

4.1.1 定义39

4.1.2 我国农村与牧区合作组织的历史回顾39

4.2 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40

4.2.1 以呼伦贝尔为例的牧民的家庭收支与金融服务情况40

4.2.2 农牧民的金融服务情况42

4.2.3 农村牧区合作组织的必要性44

4.2.4 农村牧区合作组织的可能性44

4.3 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组织的思路45

4.4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支持下发展比较成功的经济合作组织48

4.4.1 正镶白旗苏和牧业机械厂48

4.4.2 正镶白旗英图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49

4.4.3 苏尼特左旗萨如拉塔拉嘎查51

4.4.4 东乌旗额吉绰日镇哈日高毕嘎查的哈日高毕牧业协会53

4.4.5 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54

4.5 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55

4.5.1 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56

4.5.2 促进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56

4.5.3 成为农牧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56

4.5.4 促进农产品市场开拓56

4.5.5 促进农技推广和标准化生产56

4.5.6 促进农村管理体制创新56

4.5.7 促进农牧产品市场国际化57

4.5.8 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金融扩展的功能57

4.6 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金融支持的问题59

4.6.1 金融支持主体较少,金融资源配置不均60

4.6.2 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外流,金融支农功能弱化60

4.6.3 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信贷产品创新不足60

4.7 完善对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60

4.7.1 专业合作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力度,增强融资能力60

4.7.2 完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加强对合作组织的金融服务61

4.7.3 创新信贷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61

4.7.4 创新担保方式,拓宽融资渠道62

4.7.5 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优惠政策62

4.8 针对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的实现63

第5章 靶向扶贫与“造血”模式的金融服务模式65

5.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的收入状况和贫困情况65

5.1.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的收入状况65

5.1.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贫困现状69

5.2 内蒙古自治区以往扶贫工作的不足70

5.2.1 扶贫对象瞄准不够准确70

5.2.2 农牧民的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71

5.2.3 扶贫资金投资力度不够,管理不善71

5.3 靶向扶贫的概述72

5.3.1 定义72

5.3.2 靶向扶贫的政府资助模式72

5.3.3 靶向扶贫的金融扶贫工程73

5.4 靶向扶贫的成效74

5.4.1 靶向扶贫的政府资助项目的成效74

5.4.2 与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合作的金融扶贫的扶贫成效76

5.5 “造血”模式的概述78

5.5.1 定义78

5.5.2 “造血”模式的金融扶持措施79

5.6 “造血”扶贫模式的扶贫成效82

5.6.1 “造血”扶贫模式的金融扶持的扶贫成效82

5.6.2 “造血”扶贫模式与一般扶贫措施的扶贫成效83

5.7 靶向扶贫和“造血”模式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及建议85

5.7.1 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85

5.7.2 相关的建议86

5.8 关于靶向扶贫与“造血”模式的几点思考89

5.8.1 新的综合与尝试:“输血”和“造血”协同互动的扶贫模式89

5.8.2 “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扶贫模式的内涵89

5.8.3 “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扶贫模式的实现90

第6章 靶向式牛羊肉产销合作模式的“双惠通”金融产品及其电子交易模式设计——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95

6.1 产品设计的背景与意义95

6.1.1 解决“三牧”问题96

6.1.2 增加了牧民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96

6.1.3 提高了牧民的收入96

6.2 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分析96

6.3 “双惠通”产品介绍及运作98

6.3.1 产品定义98

6.3.2 运作流程介绍98

6.3.3 风险简析99

6.3.4 风险规避及收益99

6.3.5 对双惠通一号期货合约定价100

6.3.6 对双惠通二号期权合约定价103

6.3.7 产品优点126

6.4 产品源头分析127

6.4.1 可行性分析127

6.4.2 风险及其管理128

6.5 销售——市场风险管理及电子交易模式130

6.5.1 制度管理131

6.5.2 技术管理132

6.5.3 电子交易模式132

6.6 结论与展望133

第7章 基于内蒙古羊毛的金融产品设计——“羊毛宝”134

7.1 产品名称释义134

7.2 产品创新背景136

7.3 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分析137

7.3.1 从整个社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角度分析“羊毛宝”开发的必要性137

7.3.2 从合作社角度分析“羊毛宝”开发的必要性138

7.3.3 从牧民角度分析“羊毛宝”开发的必要性138

7.3.4 从购货商角度分析“羊毛宝”开发的必要性140

7.4 “羊毛宝”设计方案141

7.4.1 产品类型141

7.4.2 产品标的141

7.4.3 参与人员142

7.4.4 羊毛现货价格分析142

7.4.5 羊毛远期价格定价分析143

7.5 效益分析143

7.5.1 三方盈亏损益144

7.5.2 生产合作社、牧民及购货商的效益情况145

7.6 可行性分析146

7.6.1 生产合作社角度146

7.6.2 牧民角度147

7.6.3 购货商角度147

7.6.4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角度147

7.7 风险及其管理148

7.7.1 面临的风险148

7.7.2 风险管理148

7.8 总结149

第8章 基于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的金融组合产品设计——“薯可富”150

8.1 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150

8.1.1 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现状150

8.1.2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的生长条件和环境151

8.1.3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152

8.2 马铃薯期货产品开发的背景及必要性153

8.2.1 产品开发的背景153

8.2.2 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53

8.3 产品的设计方案154

8.3.1 参与人员154

8.3.2 产品解释155

8.3.3 产品的定价原理156

8.4 产品的效益分析157

8.4.1 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分析157

8.4.2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157

8.4.3 从农民的角度分析157

8.4.4 从需求者的角度分析158

8.5 案例分析158

8.5.1 马铃薯近两年价格的分析158

8.5.2 案例分析159

8.6 可行性分析168

8.6.1 对需求者来说168

8.6.2 对农民来说169

8.6.3 对保险公司来说169

第9章 基于土默特地区小麦的保本金融组合产品设计——“金麦聚宝”170

9.1 产品名称释义170

9.2 产品创新背景171

9.3 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分析172

9.3.1 调查项目172

9.3.2 分析产品开发对于农民的必要性172

9.3.3 分析产品开发对投资公司的必要性174

9.3.4 产品开发对社会和国家的必要性分析174

9.4 “金麦聚宝”设计方案175

9.4.1 参与人员175

9.4.2 交易规则175

9.4.3 与农民签订保本合约176

9.4.4 购买看跌期权176

9.4.5 保本型基金在产品中具体的运用177

9.4.6 到期时小麦的操作178

9.5 效益分析178

9.5.1 三种情形下期权费的计算178

9.5.2 三种情形的收益分析180

9.6 产品可行性分析184

9.6.1 对投资者来说184

9.6.2 对农民来说184

9.6.3 对基金托管人来说185

9.7 风险及其管理185

9.7.1 农民方面185

9.7.2 公司方面185

9.7.3 基金托管人方面186

9.7.4 风险管理186

参考文献187

后记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