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企业产品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企业产品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927561.jpg)
- 明新国,余锋,李淼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469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工业企业-产品设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企业产品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变革与启示1
1.1 世界变革发展趋势2
1.1.1 工业4.02
1.1.2 相关要素的变迁3
1.1.3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4
1.1.4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5
1.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现状6
1.2.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6
1.2.2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模式现状8
1.3 中国工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12
1.3.1 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3
1.3.2 先进的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14
1.4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的中国梦14
1.4.1 工业企业价值链产业转型方向14
1.4.2 创新需要方法论体系17
1.4.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手段18
参考文献19
2 创新内涵22
2.1 创新的定义与内涵23
2.2 创新模式23
2.2.1 封闭式创新23
2.2.2 开放式创新24
2.3 创新的层次26
2.3.1 渐进式创新26
2.3.2 本质性创新27
2.3.3 破坏性创新27
2.4 创新的类型28
2.4.1 商业模式创新29
2.4.2 业务流程创新31
2.4.3 技术创新31
2.4.4 产品创新32
2.4.5 服务创新33
2.4.6 品牌创新34
2.5 创新分类的价值35
参考文献35
3 常用创新方法37
3.1 常用创新方法概述38
3.2 逻辑推理型技法39
3.2.1 移植法39
3.2.2 类比法41
3.2.3 KJ法43
3.2.4 自然现象和科学效应探索法44
3.3 联想型创新技法45
3.3.1 智力激励法45
3.3.2 联想法46
3.3.3 逆向构思法47
3.4 列举型创新技法48
3.4.1 缺点列举法48
3.4.2 希望点列举法49
3.4.3 特征点列举法51
3.5 形象思维型技法52
3.5.1 形象思维法52
3.5.2 灵感启示法53
3.5.3 大胆设想法54
3.6 组合型技法56
3.6.1 组合法56
3.6.2 分解法57
3.6.3 形态分析法58
3.6.4 横向思考法60
3.7 有序思维型创造技法61
3.7.1 奥斯本检核表法61
3.7.2 5W1H法63
3.7.3 和田十二法64
参考文献65
4 流程化创新方法66
4.1 流程化创新过程67
4.2 创新战略68
4.2.1 战略三要素69
4.2.2 创新战略分析方法69
4.3 市场细分73
4.3.1 市场细分的意义74
4.3.2 市场细分的步骤74
4.4 了解客户75
4.4.1 客户需求调研流程75
4.4.2 关键的客户调研工具(方法)76
4.5 确定机会79
4.5.1 联合分析法79
4.5.2 优选法80
4.6 生成创意80
4.6.1 创意生成方法82
4.6.2 创意的管理82
4.7 评估创意83
4.7.1 机会计分卡与组合评估83
4.7.2 优先化创新组合83
4.8 实施创新85
4.9 杠杆作用——建设创新文化86
参考文献88
5 产品创新机会90
5.1 驱动创新机会的模式91
5.1.1 技术驱动创新91
5.1.2 需求引导创新91
5.1.3 组合驱动创新92
5.1.4 引领性创新92
5.2 技术驱动识别产品创新机会93
5.2.1 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内涵及特点93
5.2.2 技术趋势机会识别方法94
5.3 需求识别产品创新机会99
5.3.1 需求引导产品创新的内涵及意义99
5.3.2 用户需求的分类及界定100
5.3.3 隐性需求的识别及挖掘102
5.3.4 隐性需求挖掘案例105
5.4 技术与需求组合识别创新机会108
5.4.1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108
5.4.2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108
5.4.3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109
5.4.4 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109
5.4.5 三星公司的技术与需求组合创新111
5.5 引领性创新识别创新机会113
5.5.1 引领性创新的内涵及特点113
5.5.2 苹果公司的引领性创新115
参考文献116
6 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技术体系118
6.1 产品创新总体架构119
6.2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流程121
6.3 产品研发设计理论123
6.3.1 产品研发设计的公理化理论123
6.3.2 全球化产品开发理论124
6.3.3 产品服务设计理论126
6.4 产品研发设计的管理127
6.4.1 产品创新管理127
6.4.2 产品型谱管理129
6.4.3 产品研发设计项目管理130
6.4.4 产品生命周期知识管理132
6.5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134
6.6 产品开发层次结构136
6.6.1 规范化137
6.6.2 模块化138
6.6.3 协同化140
6.6.4 精益化142
6.6.5 最优化143
参考文献145
7 产品创新及其信息化融合148
7.1 产品研发信息化的业务需求149
7.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支持创新的系统平台150
7.2.1 PLM发展概述150
7.2.2 PLM的功能模块155
7.2.3 PLM的逻辑层次159
7.2.4 PLM的实施路径160
7.3 PLM助力产品创新163
7.4 PLM的发展趋势165
7.4.1 社区化的PLM平台166
7.4.2 由以面向文档为中心转移到以模型为中心167
参考文献168
8 服务创新体系170
8.1 服务型制造兴起171
8.2 服务创新的意义175
8.2.1 服务创新延伸产品生命周期175
8.2.2 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价值176
8.2.3 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177
8.3 服务创新的类型177
8.3.1 技术的推广177
8.3.2 服务导向方法178
8.3.3 产品与服务的整合178
8.4 服务创新的过程179
8.4.1 功能服务到价值链服务179
8.4.2 基本服务到个性化服务182
8.5 从创新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85
8.5.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成创新185
8.5.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企业创新187
8.6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联系188
8.6.1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不同点188
8.6.2 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统一性190
参考文献191
9 TRIZ创新方法193
9.1 TRIZ的基本内容194
9.1.1 TRIZ的起源194
9.1.2 TRIZ的基本观点194
9.1.3 TRIZ的解决问题流程195
9.2 TRIZ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195
9.2.1 TRIZ的发展历史195
9.2.2 TRIZ的发展趋势196
9.2.3 TRIZ在中国的发展198
9.3 经典TRIZ的工具198
9.3.1 经典TRIZ的工具体系198
9.3.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99
9.3.3 技术矛盾和40个创新原理199
9.3.4 物理矛盾200
9.3.5 物场分析和76个标准解201
9.4 现代TRIZ创新路线图203
9.4.1 TRIZ创新路线图203
9.4.2 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204
9.4.3 问题求解与概念开发212
9.4.4 建立概念情境212
参考文献214
10 六西格玛设计215
10.1 六西格玛设计的背景216
10.1.1 六西格玛设计的起源216
10.1.2 DFSS的目标217
10.2 六西格玛设计的内涵217
10.2.1 六西格玛设计的概念217
10.2.2 六西格玛设计与六西格玛的区别218
10.3 DFSS的模式219
10.4 DFSS的阶段220
10.4.1 DMADV路线图220
10.4.2 定义阶段221
10.4.3 测量阶段223
10.4.4 分析阶段224
10.4.5 设计阶段226
10.4.6 验证阶段227
10.5 三星DFSS案例228
10.5.1 三星推广应用六西格玛和TRIZ创新方法的主要历程229
10.5.2 三星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主要经验231
参考文献234
11 产业链创新设计236
11.1 产业链的典型结构和分类237
11.2 产业链演化的原因与过程240
11.2.1 产业链演化的影响因素240
11.2.2 产业的进入和退出241
11.2.3 产业链的演化过程242
11.3 产业链的整合方式243
11.3.1 产业链的水平整合243
11.3.2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244
11.3.3 产业链的跨界混合整合246
参考文献248
12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249
12.1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创新250
12.1.1 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250
12.1.2 苹果公司的创新分析252
12.2 IBM的创新转型258
12.2.1 IBM的转型历程258
12.2.2 IBM转型分析261
12.3 海尔的创新267
12.4 英格索兰创新案例——创新引领科技,远见开启未来272
12.4.1 英格索兰的创新史272
12.4.2 创意生成方法的演进272
12.4.3 成果导向型创新方法275
12.4.4 英格索兰在创意生成领域的实践276
12.4.5 创新助力英格索兰创造新的辉煌280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