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法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合同法专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922504.jpg)
- 石峰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12279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法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专题 劳动合同的性质与适用范围1
一、劳动合同的性质与分类1
(一)劳动合同的性质1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7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9
二、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12
(一)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联系13
(二)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15
三、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分析16
(一)我国大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比较16
(二)事业单位中的劳动合同关系分析19
(三)特殊劳动合同适用分析20
(四)特殊人员劳动合同适用分析23
(五)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25
第二专题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29
一、劳动合同订立所应遵循的原则29
(一)合法原则29
(二)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31
(三)公平原则32
(四)诚实信用的原则32
二、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应履行的义务33
(一)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应履行的义务33
(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应履行的义务34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与期限35
(一)劳动合同的内容35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38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39
四、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制度43
(一)试用期概念43
(二)试用期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4
(三)对于我国试用期制度的认识及改革建议46
五、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协议49
(一)竞业禁止协议内容49
(二)商业秘密协议内容51
六、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法律分析54
(一)大学生就业协议的含义和内容54
(二)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56
(三)大学生就业协议中的权利与义务57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58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含义58
(二)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59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61
(四)劳动合同变更程序63
(五)用人单位变更后的权利义务64
第三专题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65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种类65
(一)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65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66
(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66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67
(一)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67
(二)雇员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69
(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附随义务69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70
(一)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70
(二)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71
(三)预告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73
(四)完善劳动者预告解除权的建议76
(五)即时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77
(六)完善劳动者及时解除权的法律建议78
四、用人单位单方解除79
(一)过失性解除80
(二)非过失性解除82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83
(四)用人单位过失性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85
(五)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87
五、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制度90
(一)经济性裁员的概念及条件90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性裁员制度的立法规定94
(三)对于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的认识及改革建议96
六、经济补偿金制度97
(一)经济补偿金的性质、特点及作用97
(二)劳动者依法可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形99
(三)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100
(四)经济补偿金的标准100
七、我国劳动合同终止制度101
(一)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区别101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事由102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限制103
(四)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04
第四专题 集体劳动合同制度105
一、集体合同概述105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及与劳动合同的关系105
(二)集体合同的性质107
(三)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108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与集体合同的分类113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113
(二)集体合同的分类114
三、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117
(一)集体合同的订立117
(二)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20
(三)集体合同的终止和续订120
四、集体合同的报备管理、效力与违反合同责任120
(一)集体合同的报备管理120
(二)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122
(三)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25
五、集体合同的争议及解决126
(一)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及解决127
(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及解决128
六、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129
(一)进一步推动工会的专业化和独立性130
(二)强化政府职能、完善三方协调机制131
(三)尽快制定单独统一的《集体合同法》133
(四)建立处理集体合同关系的程序规范体系134
(五)设立专门审理集体合同纠纷的劳动法院135
第五专题 劳务派遣合同制度137
一、劳务派遣概述137
(一)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137
(二)劳务派遣制度对传统用工模式的冲击与挑战139
(三)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与现状140
二、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辨析142
(一)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143
(二)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力契约派遣法律关系144
(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144
三、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配置147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雇主责任分配模式147
(二)我国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建议149
四、被派遣劳动者集体谈判权保障制度155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被派遣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保护措施及现状156
(二)目前我国被派遣劳动者集体谈判权保护现状157
(三)我国被派遣劳动者集体权利保护制度之完善158
五、被派遣劳动者解雇保护与退回制度160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被派遣劳动者解雇制度保护与员工退回制度160
(二)我国现行的被派遣劳动者解雇保障制度和员工退回制度161
第六专题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制度163
一、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概述163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163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164
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适用范围、订立形式及内容166
(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适用范围166
(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订立形式167
(三)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内容169
三、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计酬标准及加班工资计算171
(一)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核算171
(二)劳动报酬结算周期及其最长期限173
(三)加点工资及其计算174
四、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终止及经济补偿175
(一)合同的终止和经济补偿175
(二)立法实践中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补偿177
五、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178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在国内外的立法实践179
(二)非全日制用工社会保险缴纳模式181
六、非全日制用工的意义及展望182
(一)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意义183
(二)《劳动合同法》对于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和完善184
第七专题 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制度188
一、劳动争议与劳动争议诉讼188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188
(二)劳动争议的种类191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点193
二、劳动争议诉讼仲裁前置程序的缺陷和重构194
三、我国劳动争议诉讼的主管和管辖197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主管197
(二)劳动争议的管辖200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202
(一)劳动者及劳动者诉讼权利能力202
(二)用人单位204
(三)几种特殊类型案件中的当事人问题206
五、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明责任207
(一)我国劳动争议诉讼证明责任现状及问题208
(二)我国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之完善211
第八专题 劳动争议解决的非诉讼机制215
一、协商215
(一)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现状216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协商制度217
(三)我国协商制度失灵的症结218
(四)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重构220
二、调解221
(一)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调解形式222
(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劳动争议调解模式223
(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现状225
(四)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之完善226
三、仲裁228
(一)我国劳动仲裁的现状228
(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缺陷230
(三)其他国家或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比较231
(四)我国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