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 吴珊,张雪芳,陶国操编著;毛谦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71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宽带接入网-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宽带接入发展概述1

1.1 各国宽带发展战略1

1.1.1 美国宽带战略目标4

1.1.2 欧洲宽带战略目标6

1.1.3 新加坡宽带战略目标8

1.1.4 日本宽带战略目标9

1.1.5 韩国宽带战略目标10

1.2 宽带普遍接入和服务10

1.2.1 电信普遍服务的来源11

1.2.2 国际电信普遍服务的共性特征11

1.2.3 各国电信普遍服务的个性特点13

1.2.4 中国宽带普遍服务的考虑14

1.3 中国宽带接入发展的历程16

1.4 中国宽带用户发展现状18

1.4.1 宽带用户基础数据18

1.4.2 个人宽带用户现状19

1.4.3 企业宽带用户现状20

1.5 中国宽带接入发展的趋势20

第2章 接入网的概念与种类25

2.1 接入网的概念25

2.1.1 接入网的定义25

2.1.2 接入网的接口27

2.1.3 接入网的结构28

2.1.4 IP接入网的定义29

2.1.5 IP接入方式30

2.1.6 IP接入网与传统接入网的比较32

2.2 接入网的接口33

2.2.1 Z接口33

2.2.2 U接口33

2.2.3 RS-232接口34

2.2.4 V.3 5接口35

2.2.5 V5接口36

2.2.6 NGFI接口37

2.2.7 电信管理网接口38

2.3 点对点协议39

2.3.1 PPP概述39

2.3.2 PPP的功能39

2.3.3 PPP封装40

2.3.4 PPP链路操作41

2.4 认证,授权,计费协议44

2.4.1 RADIUS协议45

2.4.2 Diameter协议47

2.4.3 Diameter和RADIUS的比较50

2.5 宽带业务与用户需求51

2.5.1 宽带业务的种类51

2.5.2 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57

2.6 宽带接入技术的种类58

2.6.1 铜线接入技术59

2.6.2 以太网接入技术60

2.6.3 无线接入技术61

2.6.4 HFC接入技术61

2.6.5 光接入技术62

2.6.6 WiMAX接入技术63

第3章 铜线接入技术65

3.1 铜线接入技术概述66

3.1.1 模拟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66

3.1.2 ISDN接入技术66

3.1.3 HDSL接入技术68

3.2 ADSL接入技术72

3.2.1 ADSL的网络结构73

3.2.2 ADSL的发展75

3.2.3 ADSL的性能损伤76

3.2.4 ADSL2与ADSL2+协议76

3.3 VDSL接入技术78

3.3.1 VDSL系统构成79

3.3.2 VDSL的关键技术80

3.3.3 VDSL的应用82

3.3.4 VDSL2协议83

3.4 以太网接入技术84

3.4.1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85

3.4.2 以太网的帧格式87

3.4.3 IEEE 802.3 帧格式89

3.5 以太网VLAN技术90

3.5.1 VLAN概述90

3.5.2 IEEE 802.1 Q协议91

3.6 宽带接入对以太网的要求94

3.6.1 以太网接入需要解决的问题94

3.6.2 现有以太网接入技术方案95

第4章 无线接入技术98

4.1 无线接入技术概述99

4.1.1 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99

4.1.2 无线接入网络接口与信令101

4.2 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104

4.2.1 IEEE 802.1 1协议结构107

4.2.2 IEEE 802.1 1物理层108

4.2.3 IEEE 802.1 1 MAC层110

4.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116

4.4 无线局域网的系统结构122

4.4.1 WLAN拓扑结构123

4.4.2 WLAN系统的组成124

4.5 无线局域网接入的产品与应用125

4.5.1 典型应用产品126

4.5.2 WLAN在机场接入方案中的应用127

第5章 HFC接入技术129

5.1 光纤CATV系统131

5.1.1 光纤CATV的调制传输方式131

5.1.2 光纤CATV的性能指标132

5.2 HFC的关键技术134

5.2.1 HFC的发展134

5.2.2 HFC的结构135

5.2.3 频谱分配方案137

5.2.4 调制与多点接入方式138

5.2.5 HFC的特点138

5.3 Cable Modem系统139

5.3.1 Cable Modem系统结构139

5.3.2 Cable Modem系统的工作原理142

5.4 DOCSIS协议144

5.5 EoC技术的种类148

5.5.1 无源基带传输EoC技术149

5.5.2 采用WLAN的EoC150

5.5.3 采用MoCA的EoC151

5.5.4 采用HPNA的EoC151

5.5.5 采用HomePlug技术的EoC152

5.5.6 各种EoC技术的比较153

5.6 HFC网络改造154

5.6.1 EPON+LAN组网方案154

5.6.2 EPON+EoC组网方案156

5.6.3 基于EPON的双向改造方案157

第6章 光纤接入技术基础160

6.1 光纤接入技术概述161

6.1.1 光接入网的概念161

6.1.2 光接入网的应用161

6.2 光接入技术的分类165

6.2.1 有源光网络接入技术166

6.2.2 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168

6.2.3 SDN/NFV在接入网的应用前景174

6.3 光纤的特性和种类174

6.3.1 光纤的传输特性174

6.3.2 光纤的类型176

6.3.3 FTTH建设中光纤选型183

6.4 光缆的种类与结构183

6.4.1 光缆的分类183

6.4.2 光缆的结构183

6.4.3 FTTH建设中常用的光缆类型189

6.5 FTTH技术发展的阶段与趋势191

第7章 ODN关键技术195

7.1 ODN技术概述195

7.1.1 ODN的概念195

7.1.2 ODN网络架构196

7.1.3 ODN建设模式198

7.2 ODN核心器件199

7.2.1 光纤和光缆199

7.2.2 光分路器199

7.2.3 光配线产品202

7.3 ODN规划与组网203

7.3.1 光节点规划203

7.3.2 ODN组网方式205

7.3.3 ODN保护206

7.4 ODN的发展趋势207

7.4.1 传统ODN面临的难题208

7.4.2 智能ODN209

7.4.3 智能ODN技术展望213

7.5 光链路检测技术215

7.5.1 OTDR的基本原理215

7.5.2 OTDR的主要技术参数215

7.5.3 集成的OTDR链路检测技术216

7.5.4 光链路检测技术的优势216

第8章 EPON技术218

8.1 EPON的协议模型218

8.2 EPON的系统架构220

8.2.1 EPON的复用技术221

8.2.2 EPON光路波长分配222

8.3 EPCN的关键技术222

8.3.1 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222

8.3.2 EPON的QoS问题226

8.3.3 EPON突发接收技术227

8.4 多点控制协议229

8.4.1 MPCP的帧结构229

8.4.2 EPON测距过程231

8.4.3 ONU自动发现过程235

8.4.4 EPON通信过程238

8.5 EPON带宽分配机制239

第9章 GPON技术241

9.1 GPON技术概述241

9.1.1 GPON技术的主要特点241

9.1.2 GPON技术标准分析243

9.1.3 GPON技术体系结构245

9.1.4 协议参考模型247

9.2 GPON的PMD层248

9.2.1 GPON物理层链路预算248

9.2.2 PMD层要求249

9.3 GPON的GTC层251

9.3.1 GTC协议栈251

9.3.2 控制、管理平面和用户平面252

9.3.3 GTC关键功能256

9.4 GPON技术的工作原理258

9.4.1 GPON突发传输技术258

9.4.2 GPON的帧结构和封装技术258

9.4.3 ONU注册过程261

9.5 GPON对多业务QoS的支持262

第10章 下一代PON接入技术266

10.1 NGPON技术概述266

10.2 10G EPON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67

10.2.1 10G EPON的发展267

10.2.2 10G EPON的协议268

10.2.3 10G EPON的双速率共存模式271

10.3 10G EPON的网络升级方案273

10.3.1 FTTH网络升级10G EPON的方案274

10.3.2 FTTB网络向FTTH网络升级的演进275

10.3.3 FTTB网络升级10G EPON的方案276

10.4 XG-PON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77

10.4.1 XG-PON的协议278

10.4.2 XG-PON的物理层279

10.4.3 XG-PON与10G EPON的比较280

10.4.4 NG-PON2技术进展281

10.5 WDM-PON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85

10.5.1 WDM-PON的工作原理286

10.5.2 WDM-PON无色ONU技术287

10.5.3 WDM-PON的系统设备291

第11章 光纤接入系统的工程案例293

11.1 光纤接入系统的产业链293

11.2 典型的PON设备294

11.2.1 E/GPON设备295

11.2.2 NGPON设备303

11.3 FTTx的网络规划与设计309

11.3.1 PON的带宽预算309

11.3.2 PON的组网模式309

11.4 FTTx的工程案例310

11.4.1 紫菘小区EPON工程案例310

11.4.2 青海油田EPON工程案例312

11.4.3 山东济南GPON工程案例313

11.4.4 浙江台州FTTx运维系统工程案例314

11.4.5 杭州广电NGB工程案例315

缩略语317

参考文献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