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TE移动通信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TE移动通信系统
  • 李晓辉,付卫红,黑永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4191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移动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TE移动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LTE的发展1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1

1.2 LTE概述4

1.3 3GPP演进系统架构5

1.3.1 分组核心网5

1.3.2 共享无线接口6

1.3.3 基站的组成7

1.3.4 其他接入技术9

1.4 LTE关键技术9

1.5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10

1.5.1 LTE-Advanced10

1.5.2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3

本章小结15

思考题115

第二章 OFDM技术16

2.1 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16

2.2 OFDM的优缺点17

2.3 OFDM基本原理19

2.4 OFDM的IFFT实现20

2.5 OFDM系统的抗多径原理21

2.6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22

2.6.1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22

2.6.2 信道盲估计方法26

2.7 OFDM中的同步技术30

2.7.1 同步误差对OFDM的影响30

2.7.2 同步的一般过程31

2.8 MC-CMDA(OFDM-CDMA)技术32

本章小结34

思考题234

第三章 MIMO多天线技术35

3.1 MIMO的引入35

3.2 空间分集技术36

3.2.1 分集技术概述36

3.2.2 多天线分集技术39

3.2.3 分集接收合并方法39

3.3 MIMO空时编码技术41

3.3.1 空时网格码42

3.3.2 空时分组码42

3.3.3 酉空时码46

3.3.4 差分空时码47

3.4 MIMO空间复用技术47

3.4.1 D-BLAST48

3.4.2 V-BLAST49

3.4.3 T-BLAST52

3.5 MIMO预编码技术53

3.5.1 单用户MIMO预编码算法53

3.5.2 多用户MIMO预编码算法56

3.6 MIMO与OFDM技术的结合58

3.7 MIMO其他相关技术59

3.7.1 虚拟MIMO60

3.7.2 认知MIMO技术61

本章小结61

知识拓展 MIMO信道模型62

思考题363

第四章 链路自适应及无线资源调度64

4.1 信道状态信息64

4.2 自适应编码调制66

4.3 HARQ链路自适应技术68

4.4 OFDM链路自适应技术70

4.4.1 注水算法及功率分配70

4.4.2 OFDM自适应调制72

4.5 MIMO自适应调制技术75

4.6 多用户资源调度77

4.6.1 常用多用户资源调度算法77

4.6.2 MIMO-OFDM资源调度78

本章小结79

思考题480

第五章 LTE物理层概述81

5.1 工作频带及带宽81

5.1.1 LTE频带划分81

5.1.2 LTE带宽分配83

5.2 物理信道、传输信道、逻辑信道及其映射关系84

5.2.1 物理信道85

5.2.2 传输信道86

5.2.3 逻辑信道87

5.2.4 信道映射关系88

5.3 帧结构89

5.3.1 第1类帧结构89

5.3.2 第2类帧结构89

5.4 资源块及其映射92

5.4.1 下行链路的时隙结构92

5.4.2 物理资源块和虚拟资源块93

5.4.3 下行物理信道资源块映射94

5.4.4 上行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块映射95

5.5 双工方式96

5.5.1 时分双工方式96

5.5.2 频分双工方式97

5.5.3 双工技术特点对比98

5.5.4 帧结构和链路的差异99

本章小结99

知识拓展 LTE信道模型99

思考题5104

第六章 LTE小区搜索105

6.1 小区搜索流程105

6.1.1 小区搜索基本流程106

6.1.2 小区选择过程107

6.2 同步信号时频结构109

6.3 同步序列设计112

6.3.1 主同步信号序列112

6.3.2 辅同步信号序列113

6.3.3 系统信息114

6.4 SCH/BCH发送分集118

本章小结120

思考题6120

第七章 物理层上行传输过程121

7.1 上行传输概述121

7.2 上行信道编码121

7.3 SC-FDMA125

7.4 PUSCH传输过程127

7.5 PUCCH传输过程131

7.6 上行参考信号139

7.7 时间提前量与上行链路定时141

7.8 上行调度与链路自适应142

本章小结144

思考题7144

第八章 物理层下行传输过程145

8.1 物理层下行传输一般过程145

8.2 PDSCH传输过程146

8.2.1 调制146

8.2.2 层映射146

8.2.3 预编码148

8.3 PDCCH传输过程152

8.3.1 下行控制信息(DCI)153

8.3.2 PDCCH的有效载荷160

8.3.3 PDCCH物理层过程160

8.4 PCFICH及PHICH传输过程161

8.4.1 PCFICH161

8.4.2 PHICH163

8.5 PBCH传输过程163

8.6 下行参考信号164

8.7 OFDM信号的产生166

8.8 下行资源调度及链路自适应167

8.9 限制小区间扰的方法169

8.10 eMBMS171

本章小结173

思考题8173

第九章 LTE随机接入过程174

9.1 随机接入概况174

9.1.1 应用场景174

9.1.2 随机接入过程分类174

9.2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175

9.2.1 随机接入前导176

9.2.2 随机接入响应179

9.2.3 调度请求179

9.2.4 竞争决策180

9.2.5 物理层与上层间的交互模型181

9.3 随机接入时频结构181

9.3.1 随机接入前导码结构181

9.3.2 非同步随机接入的时频结构183

9.3.3 同步随机接入的时频结构186

9.4 随机接入基带信号的生成187

9.4.1 前导序列生成187

9.4.2 基带信号生成190

本章小结190

思考题9191

第十章 LTE-A技术增强192

10.1 LTE-A中的载波聚合技术192

10.1.1 载波聚合技术的引入192

10.1.2 载波聚合的分类193

10.1.3 载波聚合实现方式195

10.1.4 控制信道设计196

10.1.5 载波聚合方式197

10.1.6 载波聚合中的随机接入过程197

10.1.7 载波聚合中的资源管理200

10.2 LTE-A中的中继技术203

10.2.1 中继的原理及特点203

10.2.2 中继分类205

10.2.3 3GPP中继系统框架205

10.2.4 中继双工方式208

10.3 LTE-A中的多点协作技术211

10.3.1 多点协作基本概念211

10.3.2 多点协作分类211

10.3.3 多点协作传输方案213

本章小结215

思考题10216

第十一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新技术217

11.1 第五代移动通信概述217

11.2 网络体系架构218

11.3 空中接口技术219

11.4 大规模MIMO技术221

11.4.1 大规模MIMO概述221

11.4.2 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222

11.4.3 大规模MIMO的预编码技术223

11.5 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225

11.5.1 毫米波通信概述225

11.5.2 单用户混合波束成形226

11.5.3 多用户混合波束成形227

11.6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232

11.6.1 灵活双工概述232

11.6.2 全双工系统干扰分析233

11.6.3 全双工系统中的目十扰消除技术234

本章小结236

知识拓展 毫米波信道模型236

思考题11237

附表 缩略词表238

参考文献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