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要素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明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814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应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要素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二、相关研究述评6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要素的限定10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新意12
第一章 网络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6
第一节 网络的根本属性与网络传播的特点16
一、网络的根本属性16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19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24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24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历史必然性28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35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情况36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般问题38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的任务41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44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涵及限定44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涵44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限定52
第二节 网络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影响55
一、大学生网民上网类型55
二、网络对大学生网民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58
三、网络对大学生网民思想道德的影响61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乐于上网的原因分析65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乐于上网的内部原因65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乐于上网的外部原因70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相关教育接受的理论探讨73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74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征76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相关教育接受的几个主要因素79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施行主体82
第一节 科学认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施行主体82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的构成83
二、明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的意义86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的素质期待89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意识89
二、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下突出运用网络的能力92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行主体建设的措施101
一、通过加强学习提高施行主体的素质101
二、通过实践参与提高施行主体的素质104
三、通过制度建设提高施行主体的素质106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109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109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110
二、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与系统论117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120
一、思想主导与内容多样相结合的原则121
二、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123
三、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相结合的原则126
四、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28
第三节 树立相应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131
一、树立开放型教育观132
二、树立竞争型教育观133
三、树立平等型教育观134
四、树立发展型教育观135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36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规定性136
一、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规定性136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规定性139
第二节 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化运用142
一、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142
二、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化运用146
第三节 进行网上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的教育154
一、进行网上道德教育155
二、进行网上主体性教育159
三、进行网上心理教育162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66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与层次结构166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166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层次结构168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法169
一、主体虚拟与主体现实相结合169
二、传播信息与引导选择相结合170
三、静态抽象与动态情境相结合172
四、网上教育与网上服务相结合173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175
一、建设“主题网站”并充分发挥其效用175
二、发挥BBS的舆论引导功能180
三、进行网上调研和网络虚拟实践活动185
四、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网上专题教育190
五、建设全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6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200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作用200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201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2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202
第二节 国外有关网络管理的经验203
一、美国式管理侧重于强化政府职能203
二、法国式管理侧重于多方协调207
三、新加坡式管理侧重于法律和行业规则参与209
第三节 确立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管理211
一、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211
二、建设高效运作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217
三、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219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227
结束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发展趋势与本书研究范式231
一、实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取向231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235
三、对本书研究范式的一点说明241
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