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789071.jpg)
- 倪继烈,刘新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65326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理论;微型计算机-接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1
1.1 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简介1
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2
1.2.1 数制2
1.2.2 计算机中的编码5
1.2.3 计算机中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8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19
1.3.1 微处理器的组成19
1.3.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22
1.3.3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24
习题29
第二章 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31
2.1 8086/8088微处理器31
2.1.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31
2.1.2 8086 CPU内部寄存器34
2.1.3 8086 CPU的外部引脚信号及功能42
2.2 8086系统总线结构45
2.2.1 8086的总线周期45
2.2.2 8086最小方式时引脚功能和总线结构46
2.2.3 8086最大方式时引脚功能和总线结构51
2.3 8086总线操作时序54
2.3.1 8086 CPU最小方式时总线时序54
2.3.2 8086 CPU最大方式时总线时序57
习题60
第三章 指令系统62
3.1 指令与指令格式62
3.1.1 指令62
3.1.2 机器指令格式62
3.2 8086/8088寻址方式与指令格式63
3.2.1 寻址方式63
3.2.2 8086/8088指令格式69
3.3 8086/8088指令系统73
3.3.1 数据传送指令74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81
3.3.3 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88
3.3.4 字符串处理类指令93
3.3.5 程序控制指令98
3.3.6 CPU控制指令107
习题109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12
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12
4.2 8086/8088汇编语言113
4.2.1 汇编语言的数据与表达式113
4.2.2 汇编语言的伪指令119
4.2.3 汇编语言的语句结构127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例129
4.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129
4.3.2 顺序程序设计130
4.3.3 分支程序设计133
4.3.4 循环结构程序139
4.3.5 子程序设计145
4.3.6 其他类程序150
习题157
第五章 内存储器与存储体系159
5.1 存储器概述159
5.1.1 存储器体系结构159
5.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160
5.1.3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161
5.2 读写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162
5.2.1 静态RAM(SRAM)162
5.2.2 动态RAM(DRAM)164
5.2.3 只读存储器ROM166
5.3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168
5.3.1 存储器地址分配及译码168
5.3.2 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169
5.4 并行存储器171
5.4.1 双端口存储器172
5.4.2 多模块交叉存储器172
5.4.3 80X86的存储器组织173
5.5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175
5.5.1 Cache工作原理175
5.5.2 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177
5.5.3 替换算法179
5.5.4 PentiumPC机的Cache180
5.6 虚拟存储器181
5.6.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181
5.6.2 页式虚拟存储器182
5.6.3 段式虚拟存储器183
5.6.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184
习题185
第六章 输入/输出和中断186
6.1 概述186
6.1.1 端口187
6.1.2 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信息187
6.1.3 I/O端口地址分配189
6.2 输入/输出传送方式191
6.2.1 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方式)191
6.2.2 查询传送方式(条件传送方式)192
6.2.3 中断传送方式194
6.2.4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传送方式195
6.3 中断的基本概念196
6.3.1 中断196
6.3.2 中断处理过程197
6.4 PC系列机的中断结构199
6.4.1 内部中断200
6.4.2 外部中断201
6.4.3 中断矢量和中断矢量表202
6.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203
6.5.1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特点203
6.5.2 8259A的框图和引脚204
6.5.3 中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207
6.5.4 8259A的编程控制207
6.5.5 8259A的工作方式216
6.5.6 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220
习题222
第七章 接口技术225
7.1 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225
7.1.1 接口的作用226
7.1.2 分析与设计接口电路的基本方法228
7.2 可编程并行接口230
7.2.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231
7.2.2 8255A的工作方式234
7.2.3 8255A应用举例240
7.3 定时与计数技术243
7.3.1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243
7.3.2 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应用举例252
7.4 串行通信254
7.4.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254
7.4.2 串行通信协议259
7.4.3 串行接口标准简述264
7.4.4 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266
7.4.5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267
7.4.6 应用举例275
7.5 可编程DMA控制器277
7.5.1 DMA传送过程及工作状态277
7.5.2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5279
7.5.3 PC机的DMA电路简介290
7.6 键盘与显示器接口294
7.6.1 键盘及其接口294
7.6.2 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接口299
7.6.3 CRT显示器及其接口305
7.7 A/D与D/A转换器及接口310
7.7.1 D/A转换器及接口310
7.7.2 A/D转换器314
7.7.3 微机系统的A/D、D/A通道321
习题323
第八章 总线技术326
8.1 概述326
8.2 微机系统常用总线标准介绍327
8.2.1 系统总线328
8.2.2 PCI局部总线333
8.2.3 通信总线337
习题339
第九章 Pentium的最新技术发展340
9.1 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技术340
9.1.1 并行处理技术概述340
9.1.2 流水微处理器341
9.2 80X86微处理器345
9.2.1 80X86的发展过程345
9.2.2 80X86的内部结构346
9.2.3 80X86的寄存器结构349
9.2.4 80X86的中断和异常354
9.3 80X86的工作模式359
9.3.1 80X86的实地址模式359
9.3.2 80X86的保护虚地址模式360
9.3.3 80X86的虚拟8086模式与系统管理模式367
9.4 80X86的特权级与保护功能368
9.4.1 特权级与保护原则368
9.4.2 80X86的保护功能370
9.5 程序转移与任务的切换370
9.5.1 任务内的控制转移371
9.5.2 任务间的控制转移374
习题377
附录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377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基本要求377
二、教学内容(略)378
三、实践教学环节(见附录二)378
四、学时分配378
五、说明378
附录二 实验指导书379
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379
一、实验目的379
二、实验设备37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79
实验二 程序设计及调试383
一、实验目的383
二、实验设备38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83
实验三 显示程序385
一、实验目的385
二、实验设备38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85
四、思考题386
实验四 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实验387
一、实验目的387
二、实验设备387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87
实验五 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393
一、实验目的393
二、实验设备39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93
实验六 8253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397
一、实验目的397
二、实验设备397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397
实验七 双机通信实验401
一、实验目的401
二、实验设备40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401
实验八 键盘与显示器接口实验405
一、实验目的405
二、实验设备406
三、实验内容406
实验九 A/D转换实验409
一、实验目的409
二、实验设备40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410
四、思考题412
实验十 D/A转换实验412
一、实验目的412
二、实验设备41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413
四、思考题415
参考文献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