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92年科研成果论文摘要汇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92年科研成果论文摘要汇编
  • 丁殿军,王靖荣,丁惠兰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水产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1992年科研成果论文摘要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科技成果1

养殖系1

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1

达理湖渔业资源调查和增殖1

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技术1

冰下生物增氧技术及其在鱼类越冬中的应用2

提高静水池塘养食用鱼经济效益分析3

黄河水系渔业自然资源调查3

魁蚶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4

黑龙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辽宁部分4

辽宁动物志——鱼类4

大连紫海胆的人工繁殖与增殖的研究5

池塘水质生物等级制定与水肥度控制5

罗非鱼单性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6

罗非鱼大规格苗种培育6

罗非鱼海水养殖技术的研究6

辽宁大型水库环境条件与鲢鳙生长和产量的关系7

预消化微颗粒饵料的研究7

池塘水质浮游生物量测定方法7

小三毛金藻的发现与病害防治8

水草型水体渔业生态学研究8

大连地区几种主要虾病的研究9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池塘生态系统、养殖生物学技术和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研究9

海渔系10

中国海区简易天文定位法10

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10

鲢鳙鱼变水层疏目拖网11

海洋气象导航11

MKJ—A 型微电脑客流统计仪12

微机图书管理系统12

渔机系12

小型钢质海洋渔船建造标准12

渔船动力装置综合报警系统13

大水面对虾养殖增氧装置14

DTEC—1型对虾养殖投饵装置14

轴?液位自动报警器14

FYJ—S型 高精度液位数字显示仪15

对虾养殖综合装置15

渔船总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15

港工系16

高温膨胀珍珠岩制品的研究16

干砌块石护面防波堤设计施工17

基础部17

福建永安市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规划17

教学管理成果18

养殖系18

池塘养鱼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实践18

海渔系18

教学管理系统化与计算机应用18

渔机系18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8

基础部19

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研究19

政教部19

关于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若干探索19

教科书、专著21

养殖系21

海渔系22

渔机系24

港工系24

管理干部分院24

基础部25

政教部25

机关26

自然科学论文摘要27

水产养殖基础理论27

1960:27

黄海和渤海经济海藻&李熙宜27

辽宁碧流河香鱼资源的初步调查&史为良等27

1973:27

白鲢对藻类消化性的研究&何志辉27

1974:28

对我国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方法的一些意见&何志辉28

1975:28

我国几个水域鲫鱼的主要形态性状和生长比较&刘焕亮28

我国北黄海和渤海沿岸的香鱼&史为良执笔28

论白鲢的食物问题&何志辉28

1978:29

关于鱼苗下塘时池水水质生物指标问题的探讨&李永函29

1979:29

浅谈几种淡水经济鱼类的活动规律&王明德29

达里湖的摇蚊科幼虫&谢祚浑29

达里湖的底栖动物&谢祚浑29

冰下浮游植物、溶氧状况和鱼池的越冬问题&李永函 雷衍之 郭明新30

淡水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改进浮游生物定量工作的当务之急&何志辉30

池塘浮游生物与鲢鳙种鱼生长的关系&李永函 何幽峰30

1980:30

延长池塘轮虫高峰期的试验&李永函30

从底栖动物的种群生态来评价青云河水库的水质状况&谢祚浑31

内陆水域渔业生产力问题&何志辉31

1981:31

用敌百虫控制鱼池大型浮游动物的试验&李永函31

鲢、鳙的滤食器官&刘焕亮32

水库渔业生物学研究的某些进展&何志辉32

用支鳍骨鉴定白鲢年龄的研究&秦克静32

我国某些鱼类对达里湖碳酸盐型半咸水的适应能力&史为良32

1982 :33

清河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鲢鳙鱼产力和鱼种放养量的估算&魏玉昌等33

清河水库的底栖动物&谢祚浑33

吉林辉南县金川大龙湾渔业基础调查&何志辉33

湖泊的营养分类&何志辉33

湖泊水库鱼产力的估算&何志辉34

1983:34

生石灰清塘后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李永函 雷衍之 沈成钢34

温度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spa Straus)的繁殖力和内禀增长能力(rm)的影响&何志辉34

金州鱼种场浮游生物和水肥度控制的研究&何志辉 李永函35

清河水库的浮游生物&何志辉等35

草炭土池塘养鱼规律的初步探讨&史为良 高明等35

无锡市河埒口高产鱼池水质的研究 Ⅰ.水化学和初级生产力&雷衍之 于淑敏 徐捷36

无锡市河埒口高产鱼池水质的研究 Ⅱ.浮游生物&何志辉等36

The seascnal distribution of Dalian marine algae&李熙宜36

鸭绿江口中国蛤蜊生物学初步研究&王子臣等37

1984:37

中国鰕虎鱼科二新纪录&秦克静 施友仁37

乌梁素海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初步调查&何志辉等37

发展三北地区盐碱性水体渔业某些生态因子的分析&何志辉38

乌梁素海摇蚊科幼虫&谢祚浑 殷守仁38

大连海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分析&李熙宜38

哈尔滨地区高产鱼池水质研究&金送笛 朴文豪 邢殿楼38

哈尔滨地区高产鱼池水质研究 二、浮游生物&秦建光39

大伙房水库青梢红鲌和红鳍鲌杂交后代的形态学与酯酶同工酶的电泳鉴定&刘清华 唐虹 姜淑梅39

乌梁素海水生植被&李永函 张志华40

辽东半岛发现陆封银鱼、陆封香鱼、陆封公鱼&史为良40

浅谈东北地区水库养鱼的自然条件&史为良40

达里湖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研究&何志辉等40

大连海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李熙宜41

1985:41

养鱼池轮虫休眠卵分布和萌发的研究&李永函 丁建华41

鱼类动物区系复合体学说及其评价&史为良41

越冬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研究&李永函 邱日彬等42

日本海马卵巢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左镇生 司兆青等42

越冬池冰下水体理化因子的研究&雷衍之 张桂兰42

铁甲水库陆封银鱼的初步研究&夏德昌等43

大洋河及其毗邻河流的鱼类区系特征&史为良43

清河水库渔业生物学调查&董双林 王立柱 史为良43

从看水经验——论养鱼水质的生物学指标&何志辉43

1986:44

辽东湾安氏短吻的生物学研究&秦克静 姜志强44

直额裸腹溞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能力&何志辉等44

越冬池冰下生物增氧的一个氧气平衡模式&雷衍之44

1987:45

斑尾复鰕虎鱼和矛尾复鰕虎鱼同物异名的探讨&秦克静 姜志强45

黄河水系渔业资源调查&何志辉45

中国湖泊和水库的营养分类&何志辉45

用电镜对两种轮虫休眠卵膜的初步观察&翟宝香 李永函等46

有水草和无水草的两个浅水水库生物生产量的比较&史为良 董双林等46

西太公鱼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形态观察&夏德昌等46

鱼类的原生殖细胞&王国恩46

我国池沼公鱼和西太公鱼的来源和比较&史为良47

生物化学振荡&张兰音47

长山列岛底栖海藻的分布与丰盛度&李熙宜47

论海产鱼虾幼体的优质饵料——海洋挠足类的繁殖发育种群产量和培养&魏玉昌48

海洋鱼虾幼体饵料动物的培养研究和使用概况&魏玉昌48

再论白鲢的食物问题&何志辉48

1988:49

盐度、碱度、PH值和硫铵对小三毛金藻生长的影响&郭明新 唐阳 宋清春49

铅、铜代替黄金镀膜效果的研究&王志余 姜静颖 李泽生49

青鱼咽齿和角质垫发生和发育组织学研究&翟宝香49

辽宁省13座水库的若干生态学效率&史为良 董双林等50

温度和盐度对蒙古裸腹溞生长及代谢强度的影响&桂远明等50

鱼池浮游细菌生物量消化情况的研究&南春华等50

硫铵和福尔马林对小三毛金藻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刘青51

鱼池水中钾钠的火焰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王家骧 于淑敏51

论网箱养鲢鳙的适宜水域&史为良51

盐度和温度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生殖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何志辉等51

蒙古裸腹溞在我国的发现及其分布&何志辉等52

大连市的摇蚊科幼虫及新记录&谢祚浑52

食物条件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生殖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何志辉等52

蒙古裸腹溞营养成份分析与评价&童圣英等53

中国小三毛金藻的显微、亚显微结构&郭明新等53

国外对鱼类耳石日轮生长的研究&董双林 王志余53

全国高等水产院校鱼类学教材(硬骨鱼纲)&秦克静53

浮游细菌计数方法的探讨&南春华 伊玉华等54

1989:54

晋南和银川地区盐水和超盐水的浮游动物&何志辉等54

辽宁省水库的浮游生物&董双林 史为良等54

鲤鱼仔、稚和幼鱼早期耳石上日轮的初步观察&董双林 王志余55

奥利亚罗非鱼生殖期中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张峰等55

紫外线对海带雌配子体诱变效应的研究&伊玉华等55

中国小三毛金藻研究述评&何志辉56

大连地区药用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李熙宜56

尼罗非鲫(Tilapia niloiea)仔鱼前期器官发育与分化的组织学观察&赵宝生 孙建富 毕宁阳56

药用海藻的开发利用与展望&李熙宜56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鳞枝形成和萌发的影响&李永函 金送笛57

几种鲤科鱼类鳃的研究 Ⅰ.呼吸面积的研究&董双林等57

对虾养殖与溶氧关系的研究&战凤茶57

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生物学&梁兆川 杨书葳 吴连秋58

黑龙江公鱼与大连公鱼酯酶同工酶的初步分析&李淑荷 姜淑梅等58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史为良 金文洪等58

1990 :59

大连地区方氏云鳚年令和生长&姜志强 秦克静59

大型海藻样品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的探讨&姜静颖 王志余 李泽生59

蒙古裸腹溞无机营养素组成分析与述评&王家骧59

大连地区方氏云鳚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孟庆金等59

用镉粉还原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于淑敏60

鲢鲫鳃丝的扫描电镜观察&王志余 董双林60

蒙古裸腹溞中微量碘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王家骧等60

不同温度下蒙古裸腹鳋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何志辉 蒋响生60

大连沿海的小褐条藻&李熙宜61

草鱼能量平衡研究的现状&王吉桥61

海洋浮游虾类生物学研究进展&魏玉昌61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酸活性的比较研究&倪寿文等62

大瓶螺对几种理化因子的耐性试验&魏若飞 吕豪等62

青鱼咀嚼器官胚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刘焕亮 李华 翟宝香等62

池塘中摇蚊科幼虫现存量和生产力的研究&谢祚浑 周一兵62

1991:63

池塘习见轮虫休眠卵的形态和鉴别&李永函 张东升63

内陆盐水水体枝角类研究述评&赵文63

摇蚊幼虫和水蚯蚓在池塘中的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谢祚浑 周一兵63

盐度对大型溞摄食的影响&王左 杨弘诣等64

蒙古裸腹溞摄食强度的初步研究&王岩 钱虹64

采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划分鱼类生活史类型的尝试&严朝晖 吴立新64

菹草型水体的水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李永函 金送笛64

美国鮰鱼的生物学特性与选育&王吉桥65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金送笛 李永函等65

水产养殖技术66

1981:66

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与试养的研究&王子臣等66

“三斑海马”人工养殖试验&左镇生66

1982 :66

鱼苗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研究&刘焕亮 王吉桥等66

利用生物增养技术 促使鱼类安全越冬的试验报告&李永函执笔67

1983:67

我国北部地区缩短池塘养鱼周期的有效途径&刘焕亮67

1984 :67

我国北方池塘短周期养食用鱼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王吉桥 赵兴文 刘焕亮67

利用盐田水域将当年尼罗罗非鱼养成商品鱼的试验报告&左镇生67

渤海辽东湾毛蚶幼虫的数量变动和海区采苗&王子臣68

池塘轮虫和鞭毛藻培养、利用技术操作规程&李永函68

国外对草鱼生长的研究概述&王吉桥68

1985:68

提高静水土池塘养食用鱼经济效益的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刘焕亮 王吉桥 赵兴文68

红鲍、绿鲍引种初步成功&王子臣69

中国渔农看水和管水的生物学分析&何志辉69

养鱼池中轮虫的增殖与利用&李永函70

1986 :70

鲤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王吉桥70

罗非鱼海水养殖实验&左镇生 张硕70

1987:70

温度和饵料对魁蚶性腺发育的影响&王子臣 张国范70

Zn2+、Cu2+对东方对虾卵和幼体各期发育影响的探讨&陈觉民 奚丹 韩日方71

罗非鱼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王吉桥71

1988~1989 :71

鲤和尼罗罗非鱼饲料配方的研究&刘焕亮 杨辉71

研制鱼类配合饲料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刘焕亮72

以鸡粪为蛋白源饲料养鲤和尼罗罗非鱼的研究&王吉桥等72

静水土池塘以草鱼为主体鱼的食用鱼饲养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王吉桥等72

辽宁1988年内陆水域集约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史为良73

尼罗罗非鱼配合饵料的研究&王立容 周玮73

鲢鱼苗至鱼种阶段的日摄食量和摄食节律&王吉桥等73

用几种饵料添加剂饲养鲤鱼营养价值的比较&桂远明等73

变温促进罗非鱼生长的研究&桂远明等74

在人工养殖和天然条件下对虾和鲍鱼中蛋白质及脂质组分的研究&王左 童圣英等74

1990:74

人工诱导皱纹盘鲍三倍体的研究&王子臣等74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上的应用&伊玉华 南春华75

某些海带目藻类自由配子体的保存培养与成熟的研究&张泽宇75

静水池塘养食用鱼放养模式的初步研究&刘焕亮 路永吉75

温度体克诱导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三倍体的初步研究&王子臣等76

鲤、鲢、鳙、草鱼最适下塘时间的研究&王吉桥76

1991:76

大连紫海胆人工苗种越冬的初步研究&王子臣等76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吕豪 魏若飞77

鲤饲料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的初步研究&路永吉 刘焕亮77

光合细菌在鱼苗鱼种饲养上的应用&南春华 伊玉华77

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要与投饲&王吉桥77

水产保护学78

1974 :78

一种半咸水害藻——小三毛金藻在我国的出现和防治&何志辉78

1976 :78

鳜鱼习性及其抑制和利用问题探讨&王明德78

1977:78

鳡鱼的习性及其抑制利用问题的探讨&王明德78

1978:79

冰下溶氧过高引起亲鱼气泡病一例&史为良79

1979:79

关于碳酸钠型湖泊达里诺尔鲫鱼大量死亡原因的探讨&史为良79

1980 :79

活鱼运输死亡原因及运输方法&史为良79

太子河“辽阳—鞍山”段污水生物学调查&养殖“辽化调查组”79

海带柄粗叶卷病的发病试验报告&郭宣鍨80

海水中某些化学因子对栉孔扇贝直线绞合幼体生存率的影响&陈觉民 王子臣80

1981:80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气泡病&史为良80

1983:80

宁夏水产试验场死鱼原因和小三毛金藻在宁夏的分布&勾维民等80

东北地区养殖水体中主要凶猛鱼类及其控制&王明德81

1984:81

清河水库鱼种场原蚌虫的生活史和防治途径&何志辉81

1985:81

碳酸盐碱度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雷衍之 董双林 沈成钢81

1988:81

小三毛金藻的防治&李永函 刘建萍81

碧流河水库鱼类寄生虫调查&何幽峰 康淑梅82

1989:82

鲤鱼竖鳞病的组织病理研究&何幽峰 刘淑范82

受碳铵厂废水污染的库水中无机氮化合物的转化及利用的研究&金送笛 雷衍之82

1991:82

亚硝酸盐对尼罗罗非鱼的毒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赵元凤 祝国芹 吕景才82

渔捞理论及技术84

1975:84

水库鲤鲫鱼捕捞的一种有效网具&王明德等84

大水面底拖网使用问题的探讨&王明德等84

冰下捕鱼的故障和处理&王明德等84

1979:84

平面形网片水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吴菊生84

1980:85

东北地区大拉网使用问题的初步研究&王明德 赵达康85

声、光、电捕鱼&王明德85

1981 :85

水库拖网设计方法及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王明德85

关于发展水库机动渔船问题&王明德85

1982:86

对辽宁省淡水渔具渔法今后发展的看法&王明德86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骨骼系统的形态观察&冯昭信86

我国内陆水域主要渔具渔法的分析比较和今后发展的意见&王明德86

定置张网防逃结构的改进&王明德87

1984 :87

关于底拖网曳纲投放长度的计算&王尔光87

水库小马力(40HP)拖网捕捞鲢鳙鱼的研究和试验&王明德87

疏目拖网在水库中的应用&王明德87

网片剪裁循环的理论计算&王明德88

世界海洋的水产生产力&何志辉88

关于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几点意见&贾复88

利用红外云图研究东海黑潮的初步结果&莫秦生 许政?89

1985:89

网片复杂缝合与剪裁的理论计算&王明德89

水库疏目拖网的设计和试验&王明德89

渤海与黄海北部鲈鱼的生长&冯昭信 战凤茶等90

1986 :90

渤海和黄海北部鲈鱼的年令及群体年令组成的初步分析&冯昭信 战凤茶等90

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装配与操作技术规程&王明德90

弗雷姆海峡——斯瓦巴德海域中由光散射观测到的悬浮物质以及水团分布&许政?90

变水层疏目拖网在水库中的试验和应用&王明德91

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王明德91

春季远东拟沙丁鱼的某些生物学观察&冯昭信91

鲢鳙鱼变水层疏目拖网作业中的问题及处理&王明德92

1987~1988 :92

关于减小拖网阻力的研究&李伦92

大网目变水层拖网海洋捕捞试验和研究&王明德 李伦92

渤海北部鲈鱼食性的观察&战凤茶93

鲈鱼消化器官的形态构造与机能相适应的讨论&冯昭信93

艾提夫峡湾埃尔滋湾中的沉积物与物理海洋学&许政?93

网片后流解析及其计算&王尔光94

关于椭圆锥网水阻力积分计算法的研究&王尔光94

水库12马力鲢鳙鱼双船拖网的设计&王明德94

1989:94

六角形网目围网特性分析&冯维山94

刺网浮沉子分布规律及减小目脚张力的研究&吴菊生 齐作成等95

与流平行平面网片水动力的流线型框架测试法&松田皎 王尔光95

利用流线型框架测定与流平行网片的水动力&王尔光 松田皎95

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的主要参数及其技术性能分析&王明德95

深虾虎鱼音响生态学研究&张国胜96

1990:96

对渔业水声测量中多普勒频移的分析&骆大为96

冰上探测鱼群的研究&齐作承 许传才 吴菊生96

国内外拖网设计方法的分析&王明德97

黄渤海鱼类资源之现状与管理意见&冯昭信 李久奇等97

机织架子网研究&李景芝97

拖网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研制&王尔光97

围网下纲沉降特性试验研究&冯维山98

水库捕捞现状与发展方向&王明德98

1991:98

中层拖网的水层控制&王尔光98

航海学99

1980:99

中国及其附近海区简易天文定位法&文干99

位置线系数及其应用&袁启书99

1981:99

关于保障海上安全的几点建议&杜春政99

关于保障海上安全几个问题的探讨&杜春政99

1982:100

对我国渔船执行《72规则》的几点意见&杜春政 潘佑业100

校正磁罗经象限自差口诀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杜春政100

1983:100

黄海北部及渤海分道通航的研究&袁启书 王成伯 文干100

“PC—1211气象导航程序”在往复白令海渔场中的应用&崔树勋100

谈谈船舶的天文定位问题&文干101

关于“渔船号灯”的探讨(改革意见)&杜春政101

程序法天文定位——太阳定位程序&袁启书101

空间直角坐标系大园曲线方程的建立与应用&姚汝桃101

对《199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渔船号灯规定的修改意见&杜春政102

1984:102

Programmed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Noise Figure and Insertion Gain&蒋志凯102

1987:102

捕捞航海模拟器&杜春政102

计算船舶积载强度的非线性方法&戚长勇103

1988:103

航行模拟与最佳航线决策&崔树勋 赵其堂 冯亦武103

1989:103

PC—1500A 袖珍计算机的汉字显示处理&袁启书103

袖珍电子计算机在渔船避险中的应用&崔树勋 安业本103

论远洋渔船上无线电导航仪器的装备&蒋志凯104

1990:104

船舶环照灯六度角的研讨&杜春政104

电工技术、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电算机105

1980:105

浅论无线电网位仪&骆大为105

渔船电子化、自动化的讨论&尚镭105

1982:105

小型计数器在计数方面的应用&王世京105

1983:105

Z—80单板机在原子束炉炉温控制中的应用&陈玲玲 赵珊正105

1985:106

电算机在助渔导航仪器中的应用&骆大为106

1988:106

无超调保温软件&陈玲玲106

Fx—20/30机上cdBASE Ⅲ的运行及该机与IBM—PC机的兼容&顾邦德 韩胜菊107

1990:107

绘图语言与高级语言的连接&陈玲玲107

一种水下电动式发射换能器的设计&刘振才107

智能化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刘桂卿 何守伦108

电除尘器中低压设备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刘贵斌 赵天文108

共享域Shared Region&陈玲玲 陈建108

1991:108

一种快速分类递归算法&赵天文108

多点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刘春明109

GRAL——一种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郭明109

渔业机械仪器及基础理论110

1986:110

新型海带切丝机构想&姜礼厚 吕莲春110

测量设备能力的分析和计算&李玉梅110

1987:110

射流式增氧装置的研究&郑德和110

1988:111

对光栅式齿轮单啮仪测量设备能力的探讨&李玉梅111

对国家普通螺纹滚丝模标准修磨量的探讨&夏筠 韩树鹏111

机械油泵定子磨削裂纹的分析&王颖111

1989 :111

大水面对虾养殖增氧技术与装置的论证&郑德和111

用金属陶瓷刀具加工冷硬铸铁轧辊时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夏筠112

提高GCr15钢油泵定子耐磨的热处理新工艺&王颖112

食品工程113

1979:113

海上渔获物保鲜若干问题的探讨&郑德和113

1980:113

渔获物保鲜及其方法&郑德和113

1981:113

让水产品鲜味常在&郑德和113

1982:114

棕色固氮菌变种UW45缺辅基钼铁蛋白的分离及性质研究(Ⅰ)&崔铁军114

无盐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崔铁军114

1989:114

吹风式冻结有关问题的探讨&郑德和114

1990:115

鱼蛋白水解物的类蛋白水解物的类蛋白反应&崔铁军115

1991:115

食品流变学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叶于明115

鲤的化学组成及其油脂脂肪酸的营养成份分析&汪秋宽等115

渔船工程116

1964:116

渔船尺度分析及其设计特点&贾复116

1980:116

船舶轴系传动装置的改进&周尚忠116

重质油掺水燃烧与乳化装置有关问题的分析&毛志良 郑德和116

1982:116

渔船舭龙骨设计研究&贾复116

渔船液压传动装置噪音初析&郑德和117

1983:117

渔船节能途径&贾复117

渔船受风面积及其中心高度的近似计算式&许肇洲117

1984 :118

拖网渔船多速比减速箱的确定与其螺旋浆设计&贾复 朱瑞源118

80马力渔政船设计介绍&贾复118

中小型钢质渔船排水体积的附体系数&赵东升 孙文志118

1985:118

世界渔船发展动态&贾复118

1986:119

关于渔船技术经济论证中的几个问题&贾复119

内河拖船主尺度分析&贾复 钱鸿119

折线型木质渔船构件计算法&贾复 许肇洲119

论多工况船舶多速比减速箱速比的确定&贾复 钱鸿119

1987:120

渔船的有效性&贾复120

介绍《小型钢质海洋渔船建造标准》&朱瑞源120

多用途养殖渔船&贾复 孙文志120

大、中型拖网渔船尺度分析及其设计特点&贾复 钱鸿120

围网渔船设计特点&贾复 钱鸿120

《小型钢质海洋渔船建造标准》的特点&朱瑞源121

关于目前水产船厂节约船体钢料的途径&曲广善121

1988:121

关于渔船稳性核算的基本装载情况的探讨&贾复 钱鸿121

渔船横摇周期的计算&朱瑞源121

小型渔船主尺度分析及其特点&朱瑞源 刘启民122

钢质渔船的腐蚀研究&曲广善 潘祖文 祝国芹122

玻璃钢渔船的设计特点分析&钱鸿122

拖网渔船的伴流分析&钱鸿122

1989:123

Technicel and Economicol Estimaation for Fishing Vessls&贾复 钱鸿123

金枪鱼延绳钓渔船设计特点&许肇洲123

渔船阻力回归方程式&顾邦德 朱瑞源 刘启民123

拖网渔船总体布置特征&孙文志123

玻璃钢船的结构特点&钱鸿 贾复124

1990~1991:124

中国海洋渔船发展简史&贾复 钱鸿124

总结经验,加速渔船建造业的发展&贾复 钱鸿124

拖网渔船经济性特征&钱鸿124

玻璃钢船生产的有关技术问题&曲广善125

论拖网渔船技术设计任务书的制定&贾复 钱鸿125

世界海洋渔船的发展趋势&贾复125

渔业土木工程126

1981:126

四边固定嵌入矩形薄板一般解&王立洪126

1982:126

墩柱式码头结构自振频率分析&竺翊明126

1983:126

浮式消波堤的应用&竺翊明126

1984:126

摇摆式结构动力分析&竺翊明 孙绍述等126

混凝土重力坝断面的抗震优化设计&刘廉纯127

1985:127

“四·二六”大风对辽南和鲁西北地区渔港的破坏及其分析&辛洪富 张怀慧127

介绍几种浮式消波堤&竺翊明127

1986:127

漫话日本材料力学教材&王素琴127

1987:128

柔性桩台横向排架计算方法的探讨&马淑贤128

介柴五座小型渔港防波堤&竺翊明128

枇杷栏及浪通门防波堤工程调查分析&竺翊明128

谈高等院校教材中术语、符号标准化问题&王淑琴129

人工渔礁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要点&王淑琴129

1988:129

高温耐火膨胀珍珠岩制品的研究&高瑞永 赵虹129

渔港水下地形测量方法的改进及其精度&宋文越129

考虑地震荷载作用时框架梁跨中最大弯矩位置的座标图解法&蒋希儒130

水玻璃生产技术及建筑方面的应用&林学贵130

竖向荷载作用下柜架梁内最大弯矩及反弯点位置的图解法&蒋希儒130

珍珠岩的新用途——铁水保温集渣覆盖剂&赵虹 王建群130

基础砖石隔离结构的减震研究&辛洪富131

1989 :131

复杂刚架塑性分析&王凤翔131

B2C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其二等水准测量的测试&宋文越131

利用Mc图绘制MCD图&蒋希儒132

高桩码头空间受力分析&王凤翔135

尾矿库排洪系统中泄流能力和溢流流态的分析探讨&宋毅13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实用设计&蒋希儒132

对一个工程的基础设计谈几点看法&蒋希儒132

1990 :133

双跨不等高排架的实用解法&蒋希儒133

有抛石棱体时土压力计算的探讨&付志先133

大连湾北海码头工程修复方案的研究&张怀慧133

1991:133

单跨及双跨不等高排架的实用通解法&蒋希儒133

柱下单基础底板配筋实用计算法&蒋希儒134

我国人工鱼礁工程及其若干影响因素讨论&张怀慧 辛洪富134

筋板形状设计新方法&王淑琴134

从设计角度分析大重厂“2.16”事故原因&于延仁134

棱形轻型钢屋架腹杆稳定性计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王全增 于延仁135

数学·物理·制图136

1974:136

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转子实际型线方程及其数值计算&刘吉善136

1981:136

圆锥曲线命名的求证及其定位分析&张良汉136

1982:146

Fuzzy矩阵的Scheim秩&查健禄146

1983:146

Fuzzy向量组的相关性与Fuzzy矩阵的秩&查健禄146

1984 :146

Fuzzy向量组的相关性与Fuzzy矩阵的秩&查健禄146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刘吉善136

Dependence of a system of fuzzy vectors and the remk of a fuzzy matrin&查健禄147

七元格的偏序图&吴中春136

用“克莱蒙——戴索莫法测定气体r值”实验中的热力学过程&李惠彧139

1985:137

设备检修的间隔时间及经济使用时间的数学分析&王礼发137

内插空间中的一个估值问题&刘吉善等147

1986:145

关于J——方法的基本引理&刘吉善145

关于内插空间的等价性定理&刘吉善145

Narier—Stokes方程定常问题的解的唯一性定理的讨论&吴浩生137

多维奇异积分和双曲型奇异积分的近似计算&吴浩生137

格上的对称运算&吴中春137

1987:138

迭加积分的直接积分运算法&唐兴吉138

模糊因果关系&查健禄148

一种简化的单纯形方法&王秀芝144

计算一类多级奇异积分的精确方法&吴浩生145

Systemtic structure andIysis on fuzzy Restricting relation&查健禄等147

物理量的标定方向&姜纯140

演示阻尼振荡的改进电路的设计原理与测试&李惠彧 阎善勋142

再谈黑龙江省捕捞生产量的预测&王结昌147

回归分析在鱼苗饲养中的应用&王立容138

辽宁省水库鱼产性能的定量研究&王绪昌 史为良148

1988:138

谈新国家标准《制械制图》中一些概念的科学性&张良汉138

关于格林公式的讨论&朱挺安138

A morkor model of the forest reserve system&查健禄148

格上的网敛关系&吴中春142

1989:142

拟一赋范Abel群的实内插方法的几个问题&刘吉善142

迁入——多死亡的生态数学模型及其在渔业的应用&王绪昌148

浅论标准的准确性和简明性&张良汉143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术语、符号标准化问题的探讨&张良汉143

1990:141

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分析&田钦谟141

某些内插空间的构造及其性质&刘吉善145

用线性规划理论证矩阵对策的两个性质&王秀芝143

一类模糊数的若干性质&李盛德143

Sramek公式修正式计算每搏量与导纳法的比较&张淑芳141

End(VK)为正则环的一般性证明&张立石143

平均值的一些结论&吴浩生140

科里奥利加速度的矢量图分析&姜纯140

表面张力的变分原理&张凌141

生成Bi—Pb—Sb—Sr—Ca—Cu—O系超导体高Tc单相材料的温度条件研究&胡玉才144

等价代换在极限计算中的应用&张立石140

1991:149

渔业生态的一种捕食摸型&沈伯骞 王绪昌149

线性规划问题的直接解法&王秀芝141

电位差计实验教学研究&阎善勋139

心功脸谱图&张淑芳139

1992:149

线性规划初始可行基的研究&王秀芝149

社会科学论文摘要150

哲学150

层次论初探&丛大川150

关于微观认识论研究的设想&丛大川150

谈谈“一刀切”工作方法的认识论根源&袁国青 丛大川 张方高150

改革与试点&袁国青 丛大川 张方高151

物质结构层次与质量互变&丛大川151

试论科学论证&袁国青 丛大川 张方高151

两种治学方法的辩证得失观&丛大川152

医学认识研究的主要内容&丛大川152

辩证否定是对外开放的哲学观&袁国青 丛大川152

“层次”和“层次论”&丛大川153

关于建立自然辩证法范畴体系的设想&丛大川153

从层次系列看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丛大川153

孙子兵法的信息科学价值观&丛大川153

再论自然辩证法范畴体系&丛大川154

自然辩证法的两难问题&丛大川154

试论辩证信息观&丛大川154

论信息的本质&丛大川154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丛大川155

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内在关系&丛大川155

辩证唯物主义信息论初探&丛大川155

也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与高清海商榷&丛大川155

泛对称与自然观&丛大川155

何谓“自然信息”&丛大川156

元哲学刍议&丛大川156

辩证层次观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要点&丛大川156

层次论纲&丛大川156

哲学教学应该突出哲学基本问题&邹德龙157

意会思维遐谈&丛大川157

真善美的统一——当代自然哲学发展的趋势&丛大川157

对基本原理局限性的哲学思考&张方高158

信息科学为本体论的现代化提供了什么&丛大川158

关于建立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设想&丛大川15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丛大川158

在哲学原理教学中应该突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原理&邹德龙159

灰色系统理论的认识论意义&丛大川159

评《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丛大川159

泛系方法论与辩证法&丛大川160

泛系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丛大川160

泛系方法论为哲学现代化提供了什么&丛大川160

试论列宁物质定义传统解释的局限性&张方高160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应是认识评价审美方式的统一和升华&丛大川161

真善美在美律上的交缘统一——当代哲学的走向&丛大川161

共产主义的哲学理想与当代的全球意识&丛大川161

建立信息哲学的大胆尝试&丛大川161

实践辩证法——马克思哲学的品格&丛大川162

层次论浅谈&丛大川162

谈谈《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体系的内在联系&邹德龙162

论“超越”和“超越哲学”&丛大川163

实践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丛大川163

作为马克思哲学本质特征的实践性&丛大川163

唯物史观是理解近代中国的钥匙&张庆山 宋承荣163

实践掌握论纲——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理解&丛大川164

关于科学认模摸式的新设想&丛大川164

论思维类型的结构&丛大川164

论对称性破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丛大川164

物质论和实践论的关系&丛大川165

物质与实践&丛大川165

列宁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丛大川165

泛系方法论与应用哲学&丛大川165

全球生态意识的价值观&丛大川166

发展哲学论纲&丛大川166

实事求是是实践的认识过程&丛大川16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哲学思考&丛大川166

通过实践的方式解决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与李征同志商榷&丛大川166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丛大川167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种理解&丛大川167

实践标准讨论的继续和深化——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丛大川167

社会主义建设168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张方高 丛大川168

试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张方高 丛大川168

关于经济建设中的科学论证&张方高 丛大川168

探索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徐光169

在开放中前进&宋承荣 张庆山169

生产力发展动力新探&张方高169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康秀华 张方高17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新突破&徐光170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康秀华 张方高170

关于对外开放的几个认识问题&袁国青 丛大川171

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袁国青171

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致性&袁国青171

建立纵横结合的会计监督网络&刘淑霞172

自然科学本身是生产力吗&张方高172

科学技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张方高172

农业的生产率与剩余劳动力&刘军 王询172

重新构思生产劳动突破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局限&刘沈中 鹿丽173

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产品&谷春信 徐光173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若干问题&袁国青174

调整产品结构、缓解市场疲软&谷春信 徐光174

Middle Class应译为中等收入阶层&袁国青174

“一国两制”理论依据的探讨&王敬南175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张方高 康秀华175

谈毛泽东同志的物质利益观&徐光175

渔业史与渔业经济177

浅谈建立与健全渔业技术经济指标&孙宝田177

试论渔业劳动生产率&孙宝田177

论海洋渔业与人才教育&孙宝田177

关于捕捞业性质的商榷&张方高178

盛产对虾毛虾的渤海渔场&王敬南178

关于池塘养鱼的几个技术经济问题&车玉春178

试论提高海洋捕捞生产能力&孙宝田178

运用系统观发展海洋渔业第三产业&孙宝田179

我国水产业历史的回顾与探讨&王敬南179

简论加强海洋渔业宏观控制&孙宝田179

浅谈海洋渔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孙宝田180

集体渔业生产责任制今昔&徐光180

论养捕并举发展渔业外向型经济&孙宝田181

浅谈远洋渔业的经营问题&程在前 孙宝田181

论提高远洋渔船利用率&孙宝田181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其渔业经济管理&孙宝田182

养鱼业比较利益下降的原因与对策&车玉春182

远洋渔业产品的国际市场调查&孙宝田182

论提高商品鱼国际市场占有率&孙宝田182

关于开发印尼海域渔业资源的方案&孙宝田183

母船式远洋渔船队的组织与管理&孙宝田183

渔业经济核算简述&孙宝田183

《范蠡养鱼经》作者的探讨&王敬南184

中国革命史与党史研究185

试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王敬南185

周恩来同志与西安事变&王敬南185

农民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敬南185

怎样确定中国革命史的上限&宋承荣186

五四先进青年的文化品格&张庆山 宋承荣186

抗日战争中的矛盾结构分析&张庆山 宋承荣186

论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刘海挺187

正义篇章,警世千古&张庆山 宋承荣187

从“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看发扬“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张淑香187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内阁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根本行不通&张淑香188

共产主义在中国植根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社会现实根据&曲爱华188

论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对外开发政策&刘海挺188

议会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张淑香189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0

喷薄欲出的红日已经冉冉升起——《大连水产学院报》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吴进才190

进一步动员起来,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吴进才190

党校教育要注意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丛大川等190

不正之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必然联系么?&邹德龙191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吴进才191

理论联系实际 教书必须育人&张庆山19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党在高等学校中的领导作用&徐继直191

以改革的精神教书育人&宋承荣192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层次性&杨娟192

谈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梁维慕193

关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设想&丛大川193

在当前高校改革中,如何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吴进才193

强音谱写的旋律&张洪恕193

对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刘俊生194

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刘吉善194

动乱后的反思&王印华194

从不断探索管理体制和方法及其有效性中强化学生管理&梁维慕195

大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初探&孙丰荣195

关于当前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几个途径的研究与探索&苗益坦195

关于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思考&孙丰荣196

从我院政工队伍现状谈农业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的培养&付玉萍196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王印华197

对如何加强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的一点看法&朱瑞秋197

关于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的思考&刘俊生197

关于高校纪委强化监督职能的探讨&周素坤198

针对大学生特点进行价值观教育&赵连维198

关于在高校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刘秀锦198

高等教育研究199

发挥高校优势,努力办好干训班&张国芳199

谈工程图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张良汉199

从毕业设计图样看制图教学改革&张良汉199

制图辅导课教学方法的探讨&孙淑荣200

英语阅读教学&赵弼汉200

浅谈英语弱读音&赵弼汉200

制图课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开拓&吕莲春200

写作自然辩证法论文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形式&丛大川20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提高学生能力&杜唐钰 郭宣鍨 张国芳201

英语语音同化试析&赵弼汉201

在港工专业讲授测量学的粗浅体会&宋文越202

《中国革命史》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宋承荣202

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吴浩生202

英语加强语气的表达方式&赵弼汉203

英语语调功能浅述&赵弼汉203

关于校长负责制和党在高校中的领导作用&徐继直203

提高认识,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积极为教学科研和开展渔业生产服务&周素坤203

英语朗读与朗读教学&赵弼汉204

应该强调大学物理课程在提高人材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李惠彧204

充分发挥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张淑香204

结合生产进行测量实习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形式&宋文越205

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之计——试论高校有偿社会服务&蒋志凯205

试谈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问题&蒋志凯205

浅论高校校办的地位和职能&张国芳206

专业课授课方法的讨论&付志先206

试论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校风建设问题&徐继直206

高校应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徐继直207

浅谈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周素坤 刘绍芬207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毕业分配的改革浅谈&孙丰荣207

关于鱼类学课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冯昭信207

对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索&杜祖缔 查健禄208

向量观念的培养与训练&吴中春208

我院CET—4成绩分析与英语教学&王毅208

高校馆藏量化初探&张耀林209

试论改革开放形势下成人教育的学风建设&徐继直209

对高校教学结构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冯昭信209

教学实习改革的尝试&刘秀锦210

试论智育教学的重点&丛大川210

抓好学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丁殿军210

教学管理系统化之探讨&毕家庆210

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阅读辅导工作&张耀林210

编写具有水产院校特色的新教材&张良汉211

职大数学教学方法举&王秀芝211

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张耀林211

发挥馆藏优势 开展期刊情报服务&张耀林212

将在于谋——与崔、陶二同志商榷&张耀林212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王毅212

研究高校特点 加强高校保卫&曲国贤212

从高校基建程序谈投资经济效益&林春太213

加强基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梁万福213

数学教学中难点处理举例&王秀芝213

谈课堂教学三因素的二重性及其特点&于斌214

从《测量技术基础》电视教学片所想到的&李玉梅214

坚持讲“活”的原则重在能力的培养&杜春政 申新平215

系办职能与作用发挥&毕家庆215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阎善勋 王雪铃215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于斌215

加强水产成人教育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孙宝田216

试谈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几点措施&高雅斌216

高校财权适当集中好&高雅斌216

试论高校内审的作用&高雅斌216

开发利用文献深化情报服务&张惠玉217

体育研究218

对高校体育教学本质的探讨&梁宏民 宋永家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田径全能调研报告&鲁志强218

谈我院女生体质与体育教学&毛光婷219

浅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的系统目标&梁宏民 宋永家219

如何提高足珠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候丕宇219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宋永家 刘岩220

试论高校体育公开课——实践课&刘岩220

论备课&毛光婷221

高校体育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孙维国221

浅析大学生心理特点,实施体育课心理保健教育&孙霞222

谈加强速度是提高国内800米运动成绩的关键&鲁志强222

编辑学及其他223

大连水产学院概况&周素坤223

大连水产学院简介&周素坤223

大连水产学院教育改革综述&周素坤223

文稿的可用性原则&丁殿军223

关于科技论文的题名&丁殿军224

课堂就在战场上——回忆盐阜一联中(苏北工专)生活片断&徐继直224

关于编辑学的思考&丁殿军220

浅谈高校报编辑的的素质&王翠娥225

关于撰写英文摘要的几点建议和要求&王家骧225

勘误表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