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782277.jpg)
- 陈晴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361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体育-研究-中国-清后期;体育-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旨趣3
二、背景概述8
三、研究状况14
四、研究方法18
五、研究框架20
第二章 教会学校对新式体育的导入23
第一节 教会初等教育的新式体育23
一、教会初等教育的办学旨趣24
二、教会幼稚园开设的游戏课26
三、教会小学开设的体育课33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新式体育37
一、教会中学的办学旨趣37
二、教会中学的体育39
第三节 教会大学的新式体育47
一、教会大学的办学旨趣48
二、教会大学的体育49
第四节 教会女子教育的新式体育56
一、教会女子学校的办学旨趣56
二、教会女子中小学的体育57
三、教会女子大学的体育59
第三章 基督教青年会对新式体育的传播62
第一节 青年会设会宗旨及其对体育的宣传63
一、青年会的设会宗旨63
二、青年会对体育的宣传65
第二节 青年会对新式体育项目的引入68
一、青年会直接引入的体育项目68
二、青年会间接引入或推广的体育项目70
第三节 青年会组织机构及其对新式体育的传播73
一、青年会组织机构设置概况73
二、天津青年会的体育活动74
三、上海青年会的体育活动75
四、北京青年会的体育活动77
五、长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79
六、南京青年会的体育活动80
七、青年会创办的体育学校81
第四节 青年会对体育的作用与贡献84
一、马约翰论青年会的作用84
二、宋如海论青年会的贡献86
第四章 实践层面:国人对新式体育的引进89
第一节 洋务教育对西式兵操的引进89
一、洋务学堂对西式兵操的引进89
二、留学运动对新式体育的引进95
第二节 军国民教育与新式体育的倡行97
一、效法日本体育之背景98
二、留学生群体中专攻体育者的出现99
三、教育考察对新式体育的引进101
第三节 民主革命教育对外国体育成果的译介104
一、章锡琛译《日本之军国主义》105
二、胡学愚译《论学校军事教育》106
三、许家庆译《军国主义之将来》108
四、《东方杂志》刊载的体育文论109
第五章 思想层面:国人体育意识的醒悟112
第一节 晚清时期体育思想的萌生112
一、批判传统文弱文化112
二、宣扬国外尚武范例120
三、倡导“尚武”精神126
四、推行学校体育147
第二节 民国初期国人体育思想之形成154
一、蔡元培的体育思想154
二、陈独秀的体育主张161
三、李大钊的体育观164
四、范源濂论尚武精神165
五、有关法规对体育思想之阐述171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体育思想之成熟179
一、毛泽东之《体育之研究》179
二、恽代英之体育思想190
三、杨贤江之体育主张199
四、陶行知改拳术课之建议218
五、张伯苓之体育教育思想219
六、余家菊之军事教育主张228
七、国人体育思想的冲突与反思231
第六章 制度层面:国人对新式体育的推广248
第一节 《壬寅·癸卯学制》:新式体育制度的奠基248
一、《壬寅学制》有关学校体育的设计249
二、《癸卯学制》有关学校体育的设计251
三、体育学校和体育专修科的出现256
四、社会体育的发展259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新式体育制度的改进262
一、《壬子·癸丑学制》有关学校体育的设计262
二、《特定教育纲要》有关学校体育的设计266
三、南京高师的体育教育状况269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校体育的变化270
第三节 《壬戌学制》:新式体育制度的融合274
一、美国教育家的来华讲学275
二、大批留学生归国服务277
三、相关社团的组建及活动287
四、《壬戌学制》有关体育的设计290
五、配套“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的规范291
第七章 研究结论:新式体育的定位与评析295
第一节 新式体育的历史定位295
一、新式体育的历史贡献295
二、新式体育对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301
第二节 新式体育嬗变的评析305
一、新式体育与新式教育的关系305
二、新式体育与宗教传入的关系306
三、新式体育与文化融通的关系309
四、新式体育嬗变与民族精神觉醒的关系311
主要参考文献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