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21世纪的中国科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21世纪的中国科技](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1781684.jpg)
- 赵兴太,王国领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586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21世纪的中国科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界科学第一个活动中心——意大利1
一、意大利首先成为近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是多项优势的综合4
(一)13~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4
(二)优良的文化传统6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12
二、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表现和特点15
(一)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表现15
(二)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特点18
三、意大利经济的衰落和科学中心北移21
(一)经济发展不利条件日益突出21
(二)政治力量分散软弱22
(三)外族的长期侵扰22
第二章 世界科学第二个活动中心——英国26
一、17世纪英国的科技成就和影响26
(一)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兴起和伟大成就26
(二)科技进步带给近代英国的恩泽32
(三)英国成为近代世界科学第二个活动中心的条件分析34
二、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特点37
(一)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特点37
(二)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给我们的启示40
第三章 世界科学第三个活动中心——法国41
一、第三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条件41
(一)当时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41
(二)法国的政治革命之推动42
(三)启蒙主义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促进45
(四)牛顿自然观的影响49
(五)对国民教育的重视51
二、第三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就和特点53
(一)第三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就53
(二)第三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主要特点59
三、第三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东移62
(一)国内社会动荡不安62
(二)忽视实验技术装备62
(三)权威者僵化世界观的影响63
第四章 世界科学第四个活动中心——德国65
一、第四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条件65
(一)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65
(二)向法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学习67
(三)德国哲学革命的影响68
(四)德国教育的近代化73
二、第四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就和特点75
(一)这一时期德国科学的主要成就75
(二)第四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主要特点82
三、第四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衰落的原因87
(一)导师终身制的局限性——对科学人才的压抑87
(二)德国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使大批科学家外流88
第五章 世界科学第五个活动中心——美国91
一、美国作为第五个科学活动中心的特点91
二、第五个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条件95
(一)欧洲文明的继承者95
(二)科学的摇篮——教育98
(三)战争的受益者102
(四)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106
(五)多元化的科研体制与科学的组织管理112
三、美国的科学活动中心地位还能持续多久123
(一)美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3
(二)群雄角逐科技场126
第六章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规律性探究130
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131
(一)经济发展的需求刺激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132
(二)经济实力的支撑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136
二、社会的政治变革是引发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139
(一)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可能性139
(二)政策、法律和体制的规范与调整决定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145
三、社会文化教育和哲学思想是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重要条件147
(一)教育对科学活动中心形成及转移的影响147
(二)哲学对科学活动中心形成及转移的影响148
(三)文化传统对科学活动中心形成及转移的影响150
四、科学活动的内在矛盾是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直接动力153
(一)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153
(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155
(三)各门学科之间的矛盾157
五、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158
(一)渐进与飞跃158
(二)分化与综合159
(三)加速度发展161
(四)学科的不平衡和区域的不平衡163
第七章 21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预测与中国165
一、有过光辉灿烂的科技成果的古代中国165
(一)古代科学活动中心考察165
(二)古代中国科学活动中心的辉煌成就167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176
(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外部原因177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内在原因181
(三)从东西方的文明史相比较看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184
三、21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将转移至中国188
(一)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否定之否定188
(二)有聪明智慧和卓越才能的中华民族192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优秀文化的光辉195
(四)中国当代科技为腾飞奠定了基础197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和谐社会的感召206
后记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