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企业信用理论与评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企业信用理论与评价研究
  • 管晓永,孙伯灿著(杭州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503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信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企业信用理论与评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提出的挑战 1

1.1.2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基础研究的缺乏 2

1.1.3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4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1.2.1 研究路线 4

1.2.2 本书内容 6

1.2.3 本书结构 6

1.2.4 研究方法 7

1.3 本书的创新点 8

企业信用评价相关文献评述10

2.1 信用理论相关文献评述 10

2.1.1 西方信用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10

2.1.2 我国信用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15

2.1.3 中西信用思想比较 21

2.2 企业信用评价相关文献评述 22

2.2.1 西方企业信用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22

2.2.2 我国企业信用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35

2.2.3 中西企业信用评价相关研究的差异 40

2.3 简要结论 40

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征42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42

3.1.1 中小企业界定研究现状与问题 42

3.1.2 中小企业的定义 46

3.2 科技企业的界定 47

3.2.1 科技企业界定的理论问题 47

3.2.2 科技企业界定的实践问题 49

3.2.3 科技企业的内涵与外延 52

3.3 中小企业的一般特征 54

3.3.1 资源能力特征 54

3.3.2 股权结构特征 73

3.3.3 内部管理特征 75

3.3.4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特征 78

3.4 简要结论 81

信用的基本理论问题84

4.1 信用的本质: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84

4.1.1 基于信用功能的分析 84

4.1.2 基于信用发展历史的考察 85

4.1.3 基于信用作用范围的考察 87

4.1.4 信用的涵义 88

4.2 信用的实现:意识认同与实践遵从的统一 88

4.2.1 信用的意识认同——对主体内在品质的要求 89

4.2.2 信用的实践遵从——对主体外在行为的要求 90

4.2.3 信用实现水平与评价 91

4.2.4 信誉——信用的另一指称 93

4.3 信用的发展:整体与个体 93

4.3.1 信用起源、发展的内在动力 94

4.3.2 价值取向——中西方信用观念的差异根源 96

4.3.3 个体信用的演进逻辑 98

4.4 信用的形态:一般与特殊 100

4.4.1 信用的一般表现形态 100

4.4.2 行为主体的需要分析 100

4.4.3 信用的特殊表现形态 104

4.5 简要结论 106

企业信用的理论问题107

5.1 企业信用:基于社会交往之分析 107

5.1.1 企业的社会交往对象 107

5.1.2 企业的社会交往关系 109

5.1.3 企业的信用表现形态 112

5.1.4 企业的对外信用与对内信用 114

5.1.5 企业基于社会交往关系的信用结构 115

5.2 企业信用:基于信用实现之分析 115

5.2.1 企业信用实现的内在条件 115

5.2.2 企业信用实现的外在条件 116

5.2.3 企业信用实现的一般条件 119

5.2.4 企业信用:品质信用与能力信用的统一 120

5.2.5 信用风险:根源与度量 124

5.3 企业信用:基于价值观念之分析 126

5.3.1 价值的基本问题 126

5.3.2 企业的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和作为客体 131

5.3.3 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信用品质 135

5.4 企业信用:评价原理与原则 139

5.4.1 企业信用评价原理 140

5.4.2 企业信用评价原则 142

5.5 简要结论 142

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144

6.1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144

6.1.1 国外相关研究 144

6.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5

6.1.3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 146

6.2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理论遴选 148

6.2.1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148

6.2.2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体系构成分析 149

6.3 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0

6.3.1 预先调查筛选 150

6.3.2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150

6.3.3 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统计分析 152

6.3.4 影响因素认知差异比较分析 158

6.4 简要结论 169

中小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170

7.1 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170

7.1.1 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展 170

7.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71

7.1.3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 172

7.1.4 国内相关实务应用 174

7.2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的理论遴选 176

7.2.1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分析框架 176

7.2.2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构成分析 176

7.2.3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遴选集成 178

7.3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实证分析 179

7.3.1 实证分析的目的、方法及其步骤 179

7.3.2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实证筛选 180

7.3.3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权重统计分析 184

7.3.4 企业信用品质评价因素认知差异分析 187

7.4 简要结论 193

中小企业信用能力评价因素194

8.1 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 194

8.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94

8.1.2 国外相关实务应用 195

8.1.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96

8.1.4 国内相关实务应用 198

8.2 企业信用能力评价因素理论遴选 200

8.2.1 企业信用能力评价因素分析框架 200

8.2.2 理论和实务中主要评价因素研究 201

8.2.3 资产财务能力评价因素构成分析 203

8.2.4 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构成分析 204

8.3 企业信用能力评价因素实证分析 206

8.3.1 企业资产财务能力评价因素实证分析 206

8.3.2 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实证分析 212

8.4 简要结论 225

结论与展望226

9.1 主要结论 226

9.2 不足之处 229

9.3 未来展望 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