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遨游人文星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遨游人文星空](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76726.jpg)
- 朱宁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ISBN:97878015062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遨游人文星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华夏浩瀚的语言文字一、汉字是怎么来的1
仓颉造字的故事3
结绳说5
河图洛书说6
契刻记事8
图画文字8
文字出自八卦说10
汉字的六种构造11
二、字体演变五千年14
甲骨文14
金文16
篆书17
大篆17
小篆17
隶书19
楷书20
草书22
行书23
三、细数中国古代字书24
《说文解字》25
《急就篇》26
《字林》26
《玉篇》27
《字样》27
《康熙字典》28
四、寓意丰富的字与言28
“代庖”和“捉刀”28
“矛盾”的由来30
“掣肘”寓意深30
“通假”字现象32
诸葛亮巧妙的曲解“二桥”33
“钱”字的代称35
罗嗦先生36
“诛”“弑”春秋笔法37
妻父为什么叫“泰山”38
“不忿”是“忿”39
“糟糠”与妻子41
公子宋的“染指”42
刘吕之争“偏袒”43
该来的和该走的44
避讳的故事44
“名讳”的笑谈46
皇帝一字之师47
“万岁”的由来49
“放火”与“点灯”51
“要”与“不要”52
为何一切物件称“东西”53
逐客令的由来55
破天荒的故事55
五、言简意赅成语典故56
风马牛不相及56
爱屋及乌57
未雨绸缪58
东施效颦60
风声鹤唳61
南柯一梦62
画蛇添足63
弄巧成拙63
狐假虎威64
塞翁失马65
三人成虎67
刮目相看68
信口雌黄69
守株待兔70
一鸣惊人70
一叶障目72
杯弓蛇影73
画饼充饥74
饮鸩止渴74
过河拆桥76
含沙射影77
第二章 华夏缤纷的文学类别一、诗歌:第一文体赋、比、兴78
诗歌初萌原始歌谣78
文人创作汉代古诗79
诗歌颠峰唐代近体诗80
词和曲各盛一代81
元以后的诗歌82
二、散文:骈俪古文传千秋82
先秦历史和诸子散文83
秦汉政论历史哲理散文84
唐代的文和古文84
佳作纷呈的宋代散文85
明清的散文理论86
三、小说演义:传奇话本重言情87
古代小说的演化历史87
魏晋以前小说孕育89
魏晋志怪小说90
唐代的传奇90
宋代话本93
明代拟话本95
元明清章回小说96
四、戏曲文学:南戏杂剧响绝唱97
古代戏曲的演变97
古代戏曲经典剧目101
元杂剧剧目102
明清传奇剧目103
五、楹联:平仄对仗声色佳106
“巧俪骈词”话楹联106
楹联始于桃符108
经典楹联111
解构古典文学的文本114
美哉楹联遍华夏117
六、古代特殊文体拾零118
赋118
原120
辩120
说121
论121
奏议121
序、践121
赠序122
铭122
祭文122
七、华夏文学和典籍故事122
击壤而歌,呼号为诗122
千里姻缘一“诗”牵124
天子龙沉景阳井125
不读书唱《垓下歌》126
郭璞卜筮127
扬雄七十撰《方言》128
一尺布,尚可缝130
许慎和《说文解字》130
“推敲”的故事132
王安石的《字说》133
孔子“寓褒贬于一字”135
“清香味永”回文体136
小桥流水人家137
陆法言和《切韵》138
姜女庙的楹联140
对联姓氏斗智141
句句无“沙”却有“沙”144
“首施”、“首鼠”和《辞通》145
第三章 华夏文豪演绎的历史一、上古歌谣启诗篇147
古谣《击壤歌》148
第一部诗歌总集149
世人皆醉我独醒149
宋玉巫山梦神女150
散文大家庄周“梦蝶”153
二、放歌大风吟辞赋154
刘邦高唱《大风歌》155
辞赋大家司马相如157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158
倾国倾城李夫人159
李陵沙漠舞剑歌160
魏晋建安启哲思16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62
文姬血泪写《悲愤诗》163
王粲过目不忘164
曹植七步成诗斗曹丕166
不为五斗米折腰167
山水诗人谢灵运168
谢道韫“咏絮才”169
孙皓苦吟《尔汝歌》170
有趣的“回文诗”171
斛律金唱《敕勒歌》171
盛世诗文照千秋172
唐玄宗“御手调羹”诏李白174
醉题牡丹倾倒贵妃17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176
一览众山小177
国破山河在178
安得广厦千万间179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180
半匹红纱一丈绫181
白居易与《琵琶行》182
公主爱读王维诗183
为贫贱女子立言184
少小离家老大回186
孟洁然诗罪唐玄宗187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188
王勃诗美滕王阁190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192
一骑红尘妃子笑193
十年一觉扬州梦194
陈子昂勤奋读书的传说19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96
李贺呕心觅锦句197
《八岁偷照镜》到“只是近黄昏”198
千古难解“无题诗”199
“骑驴冲大尹”识韩愈201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202
谏迎佛骨203
韩愈应试204
《永州八记》205
前度刘郎今又来207
李煜无言上西楼208
花落深宫莺亦悲209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09
贫贱夫妻百事哀210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211
乱世文词臻顶巅212
诗送轻舟过重关213
无可奈何花落去214
秀才造访欧阳修216
王安石输棋罚诗217
一声肠断绣帘中218
奉旨填词柳三变218
黄山谷的“敝帚”与“帚尾”220
是处青山可埋骨220
苏轼吃官司221
东坡答谢223
四海五湖归一望224
“明月当空叫”224
残菊飘零满地金226
曲终不见人悲吟《临江仙》228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29
千古风流《钗头凤》230
家祭无忘告乃翁231
映日荷花别样红23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33
春风不染白髭须233
时穷节乃见歌颂正气234
姜夔妙制得佳人235
宋子京访张先238
张玉娘写《双燕雏》239
宋祁一词得佳偶240
一曲新词动君王242
元好问兄妹不媚官246
散曲杂剧伴金戈248
惊天动地《窦娥冤》249
不敢“倒了葡萄架”250
元曲大家原是“花间美人”251
《西厢记》故事252
好学少年253
一身正气写奇书254
西风刮梦秋无际255
吟泉之绝唱256
通俗小说盛写实257
东西两巨星蜚声文坛257
《牡丹亭》的爱情梦幻故事258
神魔小说《西游记》260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61
为杀严嵩著《金瓶梅》262
题词救画显奇才262
两袖清风来送礼264
祸福皆由诗265
陆楠题诗巧过关267
吟虎咏伞刺贪官269
落日余晖泣红楼271
康熙赏识圣人裔272
乱世情缘的悲哀273
不可“一日无攻”的勤奋274
幽冥之录孤愤之书275
郑板桥题画言志277
急就诗章多妙语279
古北口的题壁诗281
亘古男儿一放翁283
《儒林外史》著千秋284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285
佩刀质酒,狂放不羁285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286
古今第一长联287
“七焚”、“七录”成大家288
惺惺相惜成至交288
梦中犹自念国史290
黄遵宪少年显诗才292
第四章 华夏春秋的圣贤百家一、儒家:“内圣”“外王”仁天下295
万世之师话孔子296
周游列国297
后生可畏298
招摇过市298
“亚圣”孟子300
孟母三迁之教301
缘木求鱼302
人定胜天话荀子302
鼯鼠技穷304
欺世盗名之人304
独尊儒术的董仲舒305
生前不遇306
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307
朱熹307
程颐310
“知行合一”王阳明311
龙场悟道312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312
致良知及知行合一313
最高的治国“道”314
修内政纳襄王315
晏婴让贤316
鲁侯孝顺317
文公治学317
“民不可料!”318
晏子占梦319
五经的“中庸”境界320
《春秋》之中庸321
射箭的故事322
老母教子322
箕郑对问324
休息和死亡324
忠信不设防325
孔子和周易——韦编三绝326
感受内在美327
无为而治话道家328
道家鼻祖老子329
紫气东来骑青牛330
活着的意义331
强和弱332
逍遥之庄子333
庄子传奇生平333
乐于逍遥335
断鹤续凫336
自然天道《列子》338
列子学道339
偏听之危340
万物转换341
神巫算命341
太极真人刘安343
张三丰其人344
《长春真人西游记》与丘处机345
玄学与新道家346
清谈”盛行346
酣歌纵酒竹林七贤347
对道家的诠释和引申348
义利统一墨家思想349
兼爱非攻的墨子350
兼爱天下人352
墨子论“义”353
“欲利之心”治以法354
独步天下的韩非子357
韩非出使秦国358
百家荟萃《管子》359
管仲和《管子》35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60
管仲讲霸术361
二、印度佛教的融入历程363
佛教的最初传入363
东汉明帝“梦天神”363
神僧高人安世高365
三、佛教与中原文化之争366
老子化胡的传说366
白马寺焚经367
北魏太武帝灭佛368
佛和儒尖锐对立369
四、佛教的初步融入371
变了模样的佛经371
“多少楼台烟雨中”372
“皇帝菩萨”梁武帝373
五、中国化了的佛教374
天台“不迁之宗”智额374
玄奘“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375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377
中国化的佛教:禅意佛心378
六度378
佛的般若境界379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381
放逐天堂382
有情无情383
虱子是什么做的384
寻找什么385
没有时间老386
会的故事388
不被接受的礼物389
咸有咸味389
心在不在390
买摔碎的兰花390
心有主宰391
布施和化缘391
地狱什么样392
菩提本无树393
虚空眨眼394
在普通生活中找禅心394
哪里没有佛396
净与秽396
骑牛觅牛397
服与不服398
荣与枯399
我在哪里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