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安邦权,王凤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80662527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血液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学检验基本知识和技术1
第一节 血液学检验概述1
第二节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2
一、皮肤采血法2
二、静脉采血法3
三、真空采血法3
四、质量控制4
五、方法学评价5
第三节 抗凝剂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6
一、概述6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6
三、草酸盐6
四、肝素7
五、枸橼酸盐7
第四节 血液涂片的制作与染色8
一、概述8
二、玻片的清洁8
三、血涂片的制作8
四、血涂片的染色9
五、血涂片制备和细胞染色的质量控制13
六、血涂片和细胞染色方法学评价14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16
第一节 红细胞检查16
一、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6
二、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操作程序33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标准操作程序44
四、血细胞比容测定标准操作程序49
五、红细胞参数平均值测定标准操作程序54
六、红细胞直径测定标准操作程序56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操作程序56
八、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57
九、点彩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63
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64
一、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64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74
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83
四、白细胞形态检查标准操作程序86
第三节 血小板检验92
一、血小板计数标准操作程序92
二、血小板形态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00
三、平均血小板体积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01
第四节 血细胞自动化检测与分析102
一、概述102
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基本原理102
三、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107
四、血细胞直方图及其临床应用108
五、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全面质量控制程序113
六、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113
七、血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119
八、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基本知识126
第三章 其他血液检验132
第一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32
一、概述132
二、魏氏法132
三、血沉仪法134
四、方法学评价134
五、参考区间135
六、临床意义135
第二节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37
一、概述137
二、实验原理137
三、仪器及用具137
四、试剂137
五、标本137
六、操作138
七、LEC的形态特征138
八、结果报告138
九、质量控制139
十、参考区间139
十一、临床意义139
第三节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定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39
一、实验原理139
二、仪器及用具139
三、试剂140
四、标本140
五、操作140
六、质量控制140
七、参考区间140
八、临床意义140
第四章 溶血性贫血检验142
第一节 概述142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的有关检验142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42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44
三、红细胞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46
四、热溶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48
五、蔗糖水溶血实验标准操作程序149
六、酸溶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50
七、冷溶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52
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的有关检验154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54
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56
三、红细胞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稳定性检查157
四、丙酮酸激酶活力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59
第四节 血红蛋白异常的有关检验161
一、血红蛋白电泳标准操作程序161
二、血红蛋白F碱变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63
三、血红蛋白F酸洗脱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65
四、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66
五、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67
六、血红蛋白S溶解度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68
七、血红蛋白C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70
八、不稳定血红蛋白过筛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71
第五节 提示溶血的其他检验173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73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74
三、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77
第五章 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180
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180
一、概述180
二、正常止血机制180
三、正常凝血机制182
四、正常纤溶机制184
五、常用筛检试验186
第二节 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检测187
一、束臂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87
二、出血时间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88
三、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89
四、内皮细胞鉴定试验标准操作程序190
五、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91
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构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94
七、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95
八、6-酮-前列腺素F1α抗原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96
九、甲基-6-酮-前列腺素F1α抗原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99
十、血栓调节蛋白检测标准操作程序200
十一、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节蛋白分子数测定标准操作程序202
十二、血浆内皮素-1检测标准操作程序203
第三节 血小板的检测204
一、血小板量值检测204
二、血小板功能试验209
第四节 凝血系统检测228
一、凝血因子筛选试验228
二、凝血因子缺乏纠正试验236
三、凝血因子功能活性检测243
四、凝血因子抗原含量检测247
五、纤维蛋白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249
六、凝血因子分子标志物的检测252
第五节 抗凝系统的检测255
一、抗凝血酶检测255
二、蛋白C系统检测259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检测261
四、其他生理性抗凝蛋白的检测265
五、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266
六、游离肝素时间检测标准操作程序270
第六节 纤溶系统的检测270
一、纤溶有关组分的检测270
二、纤溶降解产物检测277
三、纤溶抑制剂检测283
第七节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程序287
一、目的287
二、仪器工作原理288
三、检测性能289
四、开机操作规程289
五、试剂装载程序289
六、校准291
七、质量控制291
八、常规标本测定程序292
九、急诊标本测定程序292
十、维护保养与关机操作程序292
第六章 骨髓细胞学检验295
第一节 骨髓细胞学检验概述295
一、骨髓穿刺检查的适应证295
二、骨髓穿刺检查的禁忌证296
第二节 骨髓采集、涂片与染色296
一、骨髓采集296
二、骨髓涂片制备与染色299
第三节 骨髓细胞计数301
一、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301
二、骨髓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302
三、骨髓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302
四、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302
五、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303
六、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判断标准309
第四节 骨髓象分析标准操作程序310
一、骨髓象(涂片)镜检步骤310
二、骨髓象报告的填写311
三、骨髓象检查的质量控制312
四、正常骨髓象312
五、骨髓标本的保存和资料存档313
六、骨髓图文分析系统标准操作程序313
第五节 细胞化学染色标准操作程序314
一、概述314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315
三、苏丹黑B染色318
四、酯酶染色318
五、过碘酸·雪夫反应321
六、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322
七、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325
八、骨髓铁染色326
第六节 血液病骨髓细胞学诊断标准328
一、常见贫血的骨髓细胞学诊断328
二、常见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诊断335
三、造血系统其他恶性疾病骨髓细胞学诊断342
四、紫癜345
五、其他346
第七节 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351
一、概述351
二、间接免疫荧光法351
第八节 白血病细胞遗传学355
一、概述355
二、短期培养法(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355
第七章 血液寄生虫检验364
第一节 血液寄生虫概述364
第二节 疟原虫检查标准操作程序364
一、概述364
二、血涂片色法365
三、溶血离心沉淀法368
四、参考区间369
五、临床意义369
第三节 微丝蚴检查标准操作程序369
一、概述369
二、鲜血片法370
三、厚血涂片染色法370
四、试管浓集法371
五、参考区间372
六、临床意义372
第四节 黑热病利杜体检查标准操作程序372
一、概述372
二、穿刺涂片染色法373
第五节 锥虫检查标准操作程序374
一、概述374
二、检查方法374
第六节 弓形虫检查标准操作程序375
一、概述375
二、涂片法375
三、动物接种法376
四、组织培养法377
五、方法学评价377
六、参考区间377
七、临床意义377
第八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379
第一节 概述379
第二节 血液粘度测定标准操作程序379
一、概述379
二、毛细管粘度计检测法380
三、旋转式粘度计检测法382
第三节 血浆粘度测定标准操作程序383
第四节 血液粘弹性检测标准操作程序384
一、概述384
二、血液粘弹性检测384
三、凝血过程粘弹性检测386
第五节 血细胞比容检测标准操作程序386
第六节 红细胞聚集性检测标准操作程序387
第七节 红细胞变形性检测标准操作程序388
一、概述388
二、粘性检测法388
三、微孔滤过法389
四、临床意义391
第八节 细胞表面电荷检测标准操作程序391
第九节 血液流变检测的应用393
一、心脑血管疾病393
二、血液系统疾病394
第九章 血型血清学检验396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概述396
一、ABO血型的分类396
二、ABO抗原与血型物质396
三、ABO血型抗体397
第二节 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的制备398
一、标准A、B、O血清的制备398
二、标准红细胞悬液的制备399
第三节 ABO血型检验399
一、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399
二、A1和A2亚型的鉴定标准操作程序402
第四节 Rh血型检验403
一、Rh血型定型标准操作程序403
二、Du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405
第五节 其他血型检验408
一、MN血型定型标准操作程序408
二、P血型定型标准操作程序409
第六节 交叉配血检验409
一、概述409
二、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410
第七节 血型血清学检验(常用检查方法)413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程序413
二、唾液中ABH血型物质测定标准操作程序416
三、吸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418
四、放散试验标准操作程序419
五、抗体筛选测定标准操作程序421
六、IgG抗A(抗B)测定标准操作程序422
第八节 临床实验室血型鉴定与输血的质量控制423
一、标准血清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424
二、标准红细胞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424
三、AB型人血清和蛋白酶的质量控制425
四、血型鉴定与配血的质量控制425
五、血液发放与输血的质量控制427
附录:中英文名词及缩略语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