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材 审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教材 审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761588.jpg)
- 吴良海,王锴主编;刘素珍,刘英,李凤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3103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审计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材 审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审计产生与发展1
1.1.1 国家(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2
1.1.2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4
1.1.3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6
1.2 审计概念结构9
1.2.1 审计本质9
1.2.2 审计目标12
1.2.3 审计假设14
1.2.4 审计规范16
1.2.5 审计信息质量要求16
1.3 风险导向审计18
1.3.1 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20
1.3.2 风险导向审计及其流程21
1.3.3 业务循环审计法22
1.4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24
本章小结25
复习思考题25
案例分析题26
补充阅读材料27
第2章 审计职业规范28
2.1 审计准则29
2.1.1 审计准则概述29
2.1.2 国家审计准则30
2.1.3 内部审计准则32
2.1.4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33
2.2 职业道德准则39
2.2.1 职业道德的含义39
2.2.2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39
2.2.3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40
2.2.4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41
2.3 质量控制准则48
2.3.1 美国质量控制准则48
2.3.2 国际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准则49
2.3.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50
2.4 继续教育制度56
2.4.1 美国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职业后续教育的规定56
2.4.2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继续教育制度57
本章小结59
复习思考题60
案例分析题60
补充阅读材料61
第3章 审计法律责任62
3.1 审计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63
3.1.1 审计法律责任的概念63
3.1.2 产生审计法律责任的原因64
3.2 美国审计法律责任概览72
3.2.1 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72
3.2.2 成文法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75
3.3 我国审计法律责任的规定78
3.3.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78
3.3.2 我国法律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80
3.4 审计法律责任的防范82
3.4.1 注册会计师行业应采取的防范措施82
3.4.2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个人应采取的防范措施83
本章小结85
复习思考题86
案例分析题86
补充阅读材料88
第4章 审计过程与方法89
4.1 审计过程91
4.1.1 计划审计工作91
4.1.2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92
4.1.3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92
4.1.4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92
4.2 审计方法92
4.2.1 审计方法的含义92
4.2.2 审计方法的意义93
4.2.3 审计方法的分类93
4.3 审计判断102
4.3.1 审计判断的概念102
4.3.2 审计判断的特征103
4.3.3 审计过程中的审计判断104
本章小结109
复习思考题109
案例分析题110
补充阅读材料111
第5章 审计抽样112
5.1 审计抽样概述112
5.1.1 审计抽样的含义112
5.1.2 审计抽样与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关系113
5.1.3 审计抽样的适用情形114
5.1.4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114
5.1.5 审计抽样与审计风险115
5.1.6 审计抽样的主要步骤117
5.2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124
5.2.1 抽样基本概念在控制测试中的具体表现124
5.2.2 控制测试中常用的抽样方法125
5.3 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130
5.3.1 抽样基本概念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具体表现130
5.3.2 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抽样方法131
本章小结135
复习思考题136
案例分析题136
补充阅读材料136
第6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37
6.1 审计证据139
6.1.1 审计证据的含义139
6.1.2 审计证据的分类140
6.1.3 审计证据的特征142
6.1.4 审计证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评价145
6.2 审计工作底稿149
6.2.1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149
6.2.2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149
6.2.3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150
6.2.4 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程序150
6.2.5 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150
6.2.6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152
6.2.7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整、所有权与管理154
本章小结158
复习思考题159
案例分析题159
补充阅读材料160
第7章 审计计划与审计重要性161
7.1 审计业务约定书162
7.1.1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162
7.1.2 签约前的准备工作162
7.1.3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与格式163
7.2 审计计划167
7.2.1 总体审计策略167
7.2.2 具体审计计划169
7.2.3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170
7.2.4 指导、监督与复核171
7.2.5 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171
7.2.6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172
7.2.7 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172
7.3 审计重要性173
7.3.1 重要性的含义173
7.3.2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175
7.3.3 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75
7.3.4 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178
7.3.5 评价错报的影响179
本章小结180
复习思考题181
案例分析题181
补充阅读材料184
第8章 审计风险评估及其应对185
8.1 审计风险186
8.1.1 审计风险的概念186
8.1.2 审计风险的种类187
8.2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89
8.2.1 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189
8.2.2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91
8.3 了解被审计单位191
8.3.1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192
8.3.2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93
8.3.3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94
8.3.4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195
8.3.5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96
8.3.6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97
8.4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97
8.4.1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97
8.4.2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200
8.4.3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201
8.4.4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201
8.4.5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202
8.4.6 审计工作记录202
8.5 风险应对202
8.5.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203
8.5.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204
8.5.3 审计记录205
本章小结205
复习思考题206
案例分析题206
补充阅读材料207
第9章 内部控制测试208
9.1 内部控制概述209
9.1.1 内部控制的内涵209
9.1.2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209
9.1.3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214
9.1.4 与审计相关的控制216
9.1.5 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217
9.2 内部控制测试217
9.2.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218
9.2.2 进行控制测试226
9.3 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232
9.3.1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232
9.3.2 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235
9.3.3 存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测试238
9.3.4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测试240
9.3.5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241
本章小结242
复习思考题243
案例分析题243
补充阅读材料244
第10章 交易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45
10.1 实质性程序概述246
10.1.1 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246
10.1.2 实质性程序的性质248
10.1.3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和范围249
10.1.4 实质性程序方案251
10.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52
10.2.1 针对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52
10.2.2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54
10.2.3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257
10.2.4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263
10.2.5 其他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267
10.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68
10.3.1 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68
10.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69
10.3.3 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270
10.3.4 预付款项的实质性程序275
10.3.5 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276
10.3.6 无形资产的实质性程序276
10.3.7 开发支出的实质性程序278
10.3.8 商誉的实质性程序278
10.3.9 长期待摊费用的实质性程序279
10.3.10 长期应付款的实质性程序279
10.4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80
10.4.1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282
10.4.2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286
10.4.3 营业成本的实质性程序287
10.5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88
10.5.1 借款相关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89
10.5.2 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92
10.5.3 投资相关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94
10.5.4 其他相关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97
本章小结299
复习思考题300
案例分析题300
补充阅读材料301
第11章 审计报告302
11.1 完成外勤审计工作302
11.1.1 获取管理层声明302
11.1.2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304
11.1.3 评价审计结果307
11.2 与治理层沟通307
11.2.1 沟通目的307
11.2.2 沟通内容307
11.3 审计报告的意义、种类与格式308
11.3.1 审计报告的含义308
11.3.2 审计报告的作用309
11.3.3 审计报告的类型310
11.3.4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310
11.4 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各种事项314
11.4.1 影响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情形314
11.4.2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16
11.4.3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317
11.4.4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317
11.4.5 审计报告的说明段318
11.4.6 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318
11.5 特殊目的审计报告320
本章小结322
复习思考题322
案例分析题323
补充阅读材料325
第12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326
12.1 电子商务环境对审计的影响328
1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328
12.1.2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面临的挑战328
12.1.3 电子商务环境给审计带来新的风险330
12.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技术与方法332
12.2.1 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方法介绍与评价332
12.2.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方法介绍与评价334
12.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应对340
12.3.1 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控制340
12.3.2 评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346
12.3.3 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349
本章小结350
复习思考题351
案例分析题352
补充阅读材料352
附录A 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部分)354
参考文献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