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民分界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民分界论
  • 于改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827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民分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缘起:刑民之分产生的疑惑1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7

三、本文的方法论13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21

第一章 刑民分界前思(Ⅰ):法认识论上的反思与借鉴23

第一节 反思与借鉴的缘由23

第二节 刑事不法与行政不法的区别25

一、概述25

二、区别理论25

三、理论检讨27

四、结论34

第三节 美国法中刑、民事藐视法庭行为的区别34

一、概述34

二、区别理论36

三、理论检讨40

四、结论48

第四节 小结48

第二章 刑民分界前思(Ⅱ):刑法与民法的规范实像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刑法的特性50

二、民法的特性52

三、本文的视角55

第二节 法益保护差异55

一、概述55

二、刑法的法益保护类型57

三、民法的法益保护类型60

四、结论60

第三节 违法性根据差异62

一、概述62

二、刑事违法的根据63

三、民事违法的根据70

四、结论72

第四节 法律责任差异74

一、概述74

二、刑事责任83

三、民事责任85

四、结论88

第五节 小结90

第三章 刑民分界的标准(Ⅰ):学说及其标准性评判94

第一节 分界标准概述94

一、违法性的本质94

二、犯罪的概念、本质97

三、违法相对论·质量的区别说99

第二节 法益侵害说100

一、法益概念的演进100

二、法益侵害说的标准性评判106

第三节 规范违反说114

一、规范违反说的演进115

二、规范违反说的基本主张120

三、规范违反说的标准性评判123

第四节 社会危害性理论128

一、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演进128

二、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基本主张131

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标准性评判136

第五节 社会相当性理论142

一、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演进143

二、社会相当性的判断基准150

三、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定位151

四、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标准性评判168

第六节 可罚的违法性理论172

一、可罚的违法性的理论演进173

二、可罚的违法性的理论基础178

三、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基准183

四、可罚的违法性理论的批判与效用188

五、可罚的违法性理论的标准性评判195

第七节 小结203

第四章 刑民分界的标准(Ⅱ):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之提倡205

第一节 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基本内涵205

一、社会相当性的内涵206

二、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内涵223

三、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判断基准227

第二节 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判断规则238

一、没有法益侵害就没有犯罪239

二、即使存在法益侵害也未必成立犯罪241

三、严重违反社会伦理的法益侵害成立犯罪244

四、为正当目的而采取的适当手段不成立犯罪246

五、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冲突时,犯罪的成立与否应视情形而定246

第三节 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机能248

一、立法论机能249

二、解释论机能254

三、违法性评价机能264

四、责任判断机能268

五、法定刑配置机能270

第四节 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之证成272

一、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与刑法谦抑273

二、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与公众认同278

三、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与人权保障280

四、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与构成要件的明确性282

五、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与我国的犯罪论体系284

第五章 刑民分界标准之贯彻(Ⅰ):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立法展开286

第一节 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286

一、合理原则286

二、谦抑原则288

三、科学原则290

第二节 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之考量291

一、概述291

二、刑法与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契合292

三、刑法与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冲突294

第三节 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300

一、概述300

二、犯罪化301

三、非犯罪化309

第六章 刑民分界标准之贯彻(Ⅱ):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司法适用314

第一节 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的一般分界314

一、概述314

二、司法上犯罪判断的基本原则317

三、司法上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的一般区分326

第二节 侵犯人身权利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的分界331

一、概述331

二、侵犯生命权的犯罪与侵犯生命权的行为的区分332

三、侵犯健康权的犯罪与侵犯健康权的行为的区分333

四、侵犯名誉权的犯罪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区分334

第三节 侵犯财产罪与侵犯财产权的行为的分界335

一、概述335

二、侵占罪与侵占财物的行为的区分336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损坏财物的行为的区分338

四、其他特殊情形下侵犯财产罪与侵犯财产权的行为的区分339

第四节 经济诈骗罪与经济欺诈行为的分界345

一、概述345

二、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区分345

三、贷款诈骗罪与贷款欺诈行为的区分347

四、骗取信用罪与骗取信用行为的区分348

第五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分界349

一、概述349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具体区分349

第六节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侵权行为的分界352

一、概述352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侵权行为的区分352

主要参考文献354

后记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