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 Database 10g RMAN备份与恢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MatthewHart,RobertG.Freeman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08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10g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racle Database 10g RMAN备份与恢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 Oracle Database 10q RMAN基础知识3
第1章 Oracle Database 10g备份与恢复体系结构概述3
1.1 备份和恢复概要4
1.1.1 高可用性4
1.1.2 备份和恢复5
1.2 需要掌握的Oracle术语6
1.3 数据库软件的控制8
1.4 Oracle体系结构10
1.4.1 Oracle进程10
1.4.2 Oracle内存和RMAN11
1.4.3 Oracle数据库12
1.4.4 ARCHIVELOG模式与NOARCHIVELOG模式14
1.4.5 Oracle逻辑结构15
1.5 组合情况15
1.5.1 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15
1.5.2 使用数据库和内核17
1.6 Oracle备份与恢复入门19
1.6.1 逻辑备份与恢复19
1.6.2 Oracle物理备份与恢复19
1.6.3 备份其他Oracle组件23
1.7 小结24
第2章 RMAN体系结构概述25
2.1 服务器管理恢复25
2.2 RMAN实用程序26
2.3 RMAN备份的网络拓扑结构27
2.3.1 远程运行RMAN28
2.3.2 在目标数据库的ORACLE_HOME中本地运行RMAN29
2.4 数据库控制文件30
2.4.1 在控制文件中重用记录31
2.4.2 快照控制文件32
2.5 RMAN服务器进程33
2.5.1 RMAN通道进程33
2.5.2 RMAN和I/O从属34
2.6 RMAN使用的SYS数据包34
2.6.1 SYS.DBMS_RCVMAN数据包34
2.6.2 SYS.DBMS_BACKUP_RESTORE数据包34
2.7 备份数据块35
2.7.1 数据块备份概述35
2.7.2 块级备份的优点36
2.8 内存中的RMAN37
2.8.1 输入内存缓冲区37
2.8.2 用于还原的内存缓冲区38
2.8.3 RMAN内存利用:PGA与SGA38
2.9 恢复目录39
2.10 辅助数据库41
2.11 版本兼容性42
2.11.1 目标数据库与RMAN可执行文件42
2.11.2 恢复目录数据库与恢复目录模式43
2.11.3 辅助数据库43
2.12 RMAN进程43
2.13 闪回恢复区45
2.14 小结46
第Ⅱ部分 设置原则和实践49
第3章 RMAN设置和配置49
3.1 配置数据库以在ARCHIVELOG模式中运行49
3.1.1 ARCHIVELOG目标目录50
3.1.2 闪回恢复区51
3.1.3 是否应该使用FRA56
3.1.4 ARCHIVELOG模式之间的切换56
3.1.5 使用Oracle数据库配置助手创建数据库57
3.2 RMAN命令行59
3.2.1 通过RMAN命令行连接59
3.2.2 使用RMAN的connect命令61
3.2.3 退出RMAN客户端61
3.3 为RMAN操作配置数据库61
3.3.1 设置数据库用户61
3.3.2 设置数据库安全性62
3.3.3 设置CONTROL_FILE_RECORD KEEP TIME参数64
3.3.4 配置RMAN默认设置64
3.3.5 使用共享服务器的情况74
3.4 RMAN配置任务总结74
3.5 恢复目录75
3.5.1 恢复目录的定义75
3.5.2 创建恢复目录76
3.5.3 恢复目录的备份和恢复79
3.6 其他备份和恢复设置与配置问题79
3.7 小结80
第4章 介质管理问题81
4.1 使用磁带备份的原因82
4.2 RMAN和介质管理器概述83
4.2.1 介质管理器目录83
4.2.2 介质管理器的其他软件组件84
4.2.3 介质管理库(MML)84
4.2.4 连接MML的接口86
4.3 SBT API87
4.4 磁带备份的全过程87
4.5 从磁带还原的全过程88
4.6 使用sbttest和loadsbt.exe88
4.7 介质管理错误89
4.8 小结90
第5章 Oracle Secure Backup(OSB)91
5.1 OSB的特性91
5.1.1 OSB和恢复管理器92
5.1.2 OSB和OSB Express的区别92
5.1.3 备份加密93
5.2 Oracle Secure Backup的接口93
5.3 Oracle Secure Backup的组件94
5.3.1 主机访问模式95
5.3.2 管理数据95
5.3.3 Oracle Secure Backup用户和类96
5.3.4 操作系统账户96
5.3.5 NDMP主机97
5.3.6 Oracle Secure Backup权利和类97
5.4 安装Oracle Secure Backup98
5.5 企业管理器和Oracle Secure Backup103
5.6 从RMAN中提交Oracle Secure Backup作业109
5.7 使用企业管理器配置备份存储选择器110
5.8 配置Oracle Secure Backup管理服务器112
5.9 Oracle Secure Backup文件系统备份和还原112
5.10 小结113
第6章 使用Oracle的VERITAS NetBackup增强RMAN115
6.1 关键特性115
6.2 必要的组件116
6.3 存储/介质设备配置116
6.4 NetBackup的安装117
6.4.1 安装NetBackup for Oracle代理之前的任务117
6.4.2 NetBackup for Oracle代理安装步骤118
6.5 链接Oracle与NetBackup介质管理器的方法118
6.5.1 自动链接方法119
6.5.2 手工链接方法119
6.6 体系结构120
6.7 配置NetBackup策略121
6.8 添加新策略121
6.8.1 定义时间表123
6.8.2 定义备份选项125
6.8.3 定义策略客户端126
6.9 管理到期的备份映像127
6.9.1 使用NetBackup存储仓库删除到期的备份127
6.9.2 使用RMAN删除到期的备份127
6.10 RMAN样本脚本127
6.11 故障诊断128
6.11.1 使用NetBackup日志129
6.11.2 确定正在使用的库129
6.12 维护安全的最佳方法129
6.13 成本调整130
6.14 小结130
6.15 参考文献130
第7章 配置EMC Networker Module for Oracle131
7.1 Oracle与NetWorker备份和恢复系统体系结构132
7.2 安装NMO133
7.3 为客户端操作系统备份配置Networker135
7.4 运行和调度RMAN备份137
7.5 创建RMAN备份脚本138
7.6 还原命令140
7.7 NSR环境变量142
7.8 小结142
第8章 RMAN与Tivoli Storage Manager143
8.1 Tivoli Storage Manager概述144
8.1.1 TSM服务器系统对象145
8.1.2 TSM客户端146
8.1.3 TSM Administration Center和Web客户端146
8.2 TSM安装任务147
8.2.1 Linux服务器的存储管理器147
8.2.2 IBM集成解决方案控制台147
8.2.3 存储管理器管理148
8.2.4 用于数据库的TSM149
8.3 配置任务149
8.3.1 创建TSM管理员账户150
8.3.2 注册TSM客户端150
8.3.3 向ISC添加服务器150
8.3.4 添加存储设备151
8.3.5 配置TDPO154
8.4 使用TDPO执行RMAN备份158
8.5 小结161
第Ⅲ部分 更有效地使用RMAN165
第9章 RMAN备份165
9.1 RMAN备份优于脚本化备份165
9.2 RMAN兼容性问题166
9.3 监控RMAN备份状态167
9.4 脱机RMAN数据库备份168
9.4.1 使用默认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操作168
9.4.2 不使用默认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操作171
9.5 backup命令选项174
9.5.1 压缩174
9.5.2 标记175
9.5.3 限定备份的影响175
9.5.4 限定备份集的大小175
9.5.5 修改备份集的保存策略176
9.5.6 重写configure exclude命令176
9.5.7 使用backup命令检查数据库的错误177
9.5.8 跳过脱机的、不可存取的或只读的数据文件177
9.5.9 强制备份只读的数据文件177
9.5.10 基于上次备份时间来备份数据文件177
9.5.11 在备份操作期间检查逻辑讹误178
9.5.12 在RMAN复制设备上生成备份副本179
9.5.13 备份控制文件179
9.6 set命令介绍179
9.7 联机RMAN数据库备份180
9.7.1 联机数据库备份180
9.7.2 表空间备份183
9.7.3 数据文件备份183
9.7.4 归档的重做日志备份183
9.7.5 控制文件和服务器参数文件备份184
9.7.6 备份集备份185
9.7.7 闪回恢复区备份185
9.8 副本185
9.8.1 映像副本介绍186
9.8.2 数据库、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映像副本186
9.8.3 控制文件副本187
9.8.4 ARCHIVELOG映像副本187
9.9 增量RMAN备份187
9.9.1 块更改跟踪文件188
9.9.2 基本备份188
9.9.3 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189
9.10 备份操作练习191
9.11 小结194
第10章 RMAN还原与恢复195
10.1 RMAN还原与恢复基础196
10.2 还原数据库前的准备工作197
10.3 RMAN还原与恢复前的操作197
10.3.1 还原服务器参数文件198
10.3.2 还原控制文件201
10.4 restore和recover命令208
10.4.1 restore命令208
10.4.2 recover命令209
10.5 在NOARCHIVELOG模式中还原和恢复数据库209
10.5.1 还原的准备工作209
10.5.2 从旧备份中还原数据库211
10.5.3 在不同的位置上还原数据库212
10.6 在ARCHIVELOG模式中恢复数据库214
10.6.1 故障点数据库恢复214
10.6.2 表空间恢复218
10.6.3 数据文件恢复219
10.6.4 使用增量备份的恢复操作219
10.7 小结220
第11章 使用Oracle企业管理器实现备份和恢复操作221
11.1 Oracle企业管理器10g的新范例222
11.2 Grid Control224
11.3 安装和配置Grid Control226
11.3.1 资源考虑事项226
11.3.2 Oracle通用安装程序227
11.3.3 配置助手227
11.3.4 安装中心代理程序228
11.4 Database Control230
11.5 安装和配置Database Control232
11.5.1 使用数据库配置助手配置Database Control232
11.5.2 使用企业管理器配置助手配置Database Control233
11.6 在企业管理器中配置备份设置235
11.6.1 设备配置236
11.6.2 备份集配置236
11.6.3 策略配置237
11.6.4 在OEM备份配置中无法配置的内容238
11.7 配置恢复设置239
11.7.1 实例恢复239
11.7.2 介质恢复240
11.7.3 闪回恢复241
11.8 在OEM中配置恢复目录243
11.9 企业管理器中的数据库备份245
11.9.1 Oracle建议备份策略245
11.9.2 调度自定义的备份248
11.9.3 RMAN脚本作业与调度备份向导249
11.10 在企业管理器中执行恢复251
11.10.1 整体数据库恢复252
11.10.2 对象级恢复256
11.11 备份管理和报告256
11.11.1 管理当前备份256
11.11.2 管理还原点257
11.11.3 创建备份报告258
11.12 在企业管理器中复制数据库259
11.13 小结260
第12章 RMAN的高级恢复主题261
12.1 不完全恢复261
12.1.1 使用resetlogs命令262
12.1.2 建立恢复点263
12.1.3 基于时间的恢复263
12.1.4 基于SCN的恢复264
12.1.5 基于日志序列的恢复264
12.1.6 基于删除的恢复264
12.2 其他RMAN恢复主题265
12.2.1 只读表空间的恢复265
12.2.2 归档重做日志的还原265
12.2.3 数据文件副本的还原265
12.2.4 恢复讹误的数据块266
12.2.5 恢复前一个对应物267
12.3 表空间时间点恢复270
12.3.1 执行自动的TSPITR271
12.3.2 手工TSPITR273
12.3.3 TSPITR限制279
12.4 验证备份可恢复279
12.4.1 restore preview命令279
12.4.2 用verify和check logical参数的restore命令281
12.4.3 使用validate backupset命令283
12.5 跨平台的数据库移动和RMAN284
12.5.1 可跨平台传送的表空间284
12.5.2 字节排序和数据文件转换285
12.5.3 跨平台移动数据库286
12.6 小结287
第13章 从用户错误中恢复:闪回技术289
13.1 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做准备:闪回技术290
13.2 闪回查询290
13.2.1 闪回和撤消段简介290
13.2.2 执行闪回查询291
13.2.3 使用Oracle企业管理器执行闪回版本查询291
13.2.4 闪回事务查询296
13.3 闪回表297
13.3.1 从SQL中执行闪回表操作298
13.3.2 在Oracle企业管理器中使用闪回表298
13.4 闪回删除300
13.5 闪回数据库303
13.5.1 闪回日志304
13.5.2 闪回保存目标304
13.5.3 闪回数据库的调整305
13.6 小结307
第14章 RMAN维护309
14.1 RMAN的维护309
14.1.1 交叉校验RMAN备份310
14.1.2 RMAN备份的验证313
14.1.3 备份保存策略314
14.1.4 change命令317
14.1.5 delete命令321
14.1.6 在RMAN中为其他备份编写目录322
14.2 恢复目录的维护323
14.2.1 在RMAN中取消注册数据库324
14.2.2 数据库的迁移与升级问题324
14.2.3 手工重置数据库对应物(reset catalog)324
14.2.4 手工再同步恢复目录(resync catalog)324
14.2.5 恢复目录记录的删除325
14.2.6 恢复目录模式对象325
14.3 备份恢复目录325
14.4 RMAN存储的脚本325
14.4.1 创建存储的脚本326
14.4.2 修改存储的脚本326
14.4.3 删除存储的脚本326
14.4.4 使用存储的脚本326
14.4.5 打印存储的脚本326
14.5 删除数据库327
14.6 小结328
第15章 RMAN的监控和报告329
15.1 RMAN的list命令329
15.1.1 列出对应物330
15.1.2 列出备份330
15.1.3 列出映像副本340
15.2 RMAN的report命令343
15.2.1 报告最近没有被备份的数据文件343
15.2.2 报告备份冗余或恢复窗口343
15.2.3 报告数据文件的不可恢复操作344
15.2.4 报告数据库模式344
15.2.5 报告丢弃的备份345
15.3 小结346
第16章 调整RMAN备份与恢复操作的性能347
16.1 调整RMAN前的工作347
16.1.1 可以达到的RMAN性能348
16.1.2 使用合适的硬件348
16.1.3 调整数据库349
16.2 调整RMAN352
16.2.1 调整RMAN设置352
16.2.2 调整MML层354
16.3 能够使用的调整视图355
16.3.1 V$SESSION_LONGOPS和V$SESSION视图355
16.3.2 V$BACKUP_ASYNC_IO和V$BACKUP_SYNC_IO视图355
16.4 小结358
第Ⅳ部分 Oracle生态系统中的RMAN361
第17章 复制目标数据库361
17.1 RMAN复制的基础362
17.1.1 使用RMAN复制的原因362
17.1.2 复制的体系结构363
17.2 复制的位置367
17.2.1 复制到相同的服务器368
17.2.2 复制到相同服务器的不同ORACLE_HOME目录369
17.2.3 复制到远程服务器369
17.2.4 复制和网络372
17.3 在相同服务器上复制374
17.4 在远程服务器上复制377
17.4.1 在远程服务器上复制磁带备份380
17.4.2 使用DBNEWID实用程序的不完全复制380
17.5 小结381
第18章 RMAN与Data Guard383
18.1 RMAN与备用数据库384
18.1.1 使用RMAN创建备用数据库的必要条件384
18.1.2 duplicate…for standby命令385
18.2 从备用数据库生成备份389
18.2.1 从备用数据库生成的数据文件备份390
18.2.2 从备用数据库备份归档日志390
18.2.3 使用闪回数据库重新实例化备用数据库391
18.3 小结391
第19章 RMAN与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393
19.1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独特的备份问题394
19.1.1 数据文件备份395
19.1.2 归档日志备份396
19.2 RAC恢复问题398
19.2.1 还原操作399
19.2.2 还原操作期间的介质管理问题399
19.2.3 还原操作后的恢复问题400
19.3 高级的RMAN/RAC功能401
19.3.1 复制到单节点系统401
19.3.2 单节点上的备用数据库404
19.3.3 从单节点备用数据库备份多节点RAC数据库406
19.4 小结407
第20章 同步和拆分技术中的RMAN409
20.1 同步和拆分:不完整的镜像备份410
20.2 同步和拆分卷上的Oracle数据库412
20.2.1 数据文件413
20.2.2 控制文件413
20.2.3 重做日志文件414
20.2.4 归档日志414
20.3 拆分镜像备份的优点415
20.3.1 快速时间点恢复415
20.3.2 相对快速的备份415
20.3.3 在另一个服务器上加载拆分镜像415
20.3.4 从拆分镜像中获得备份415
20.4 RMAN与同步和拆分416
20.4.1 使用RMAN注册拆分镜像副本416
20.4.2 从拆分镜像中获得RMAN备份416
20.4.3 廉价获得同步和拆分功能418
20.4.4 将备用数据库、闪回数据库以及增量应用用于同步和拆分418
20.4.5 Oracle同步和拆分解决方案的优点419
20.5 小结420
第21章 RMAN案例研究421
21.1 恢复操作前的准备工作421
21.1.1 故障的本质422
21.1.2 可用的恢复选项422
21.1.3 可能需要的Oracle支持422
21.1.4 在恢复操作期间寻求帮助423
21.2 恢复案例研究423
21.3 小结443
第Ⅴ部分 附录447
附录A RMAN语法参考指南447
附录B 恢复目录研究493
附录C 建立RMAN测试环境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