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教育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教育学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52702.jpg)
- 冯文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458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教育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1
一、教育的概念2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6
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9
一、教育的起源9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1
三、教育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知识社会的教育17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9
一、国外教育学的发展20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30
第二章 教育目的36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36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36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39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42
第二节 国外的教育目的45
一、国外教育目的历史演变45
二、国外教育目的的理论流派50
三、国外教育目的的启示56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57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57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60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及其关系64
第三章 教育功能67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67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67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68
三、教育功能的演变69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70
一、个体发展的基本状况70
二、促进个体发展是教育个体功能的基本内容72
三、帮助个体生存和享用是教育个体功能的重要表现74
四、异化的教育会阻碍个体的良性发展75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77
一、教育社会功能概述77
二、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78
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92
第四章 教育体系94
第一节 教育类型结构94
一、教育的系统结构94
二、教育的学历结构95
三、教育的类别结构96
四、教育的内容结构97
五、教育的形式结构99
六、教育的办学结构100
第二节 教育的学制结构101
一、学前教育101
二、初等教育102
三、中等教育103
四、高等教育103
第三节 教育行政结构105
一、宏观教育行政结构105
二、微观教育行政结构118
第五章 教师职业分析126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126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126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130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134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137
一、国外对教师职业角色的研究138
二、我国对教师职业角色的研究140
三、新时期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142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素质145
一、国外对教师职业素质的研究146
二、国内对教师职业素质的研究148
三、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151
第六章 教师的教育理念160
第一节 教育理念概述160
一、教育理念的内涵揭示160
二、教育理念的外延分析165
三、教育理念的功能173
四、教育理念与教师及教育的关系174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178
一、古代教师的教育理念178
二、近代教师的教育理念183
三、现代教师的教育理念185
四、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187
第三节 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194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194
二、现代教师教育理念的培养197
第七章 教师专业化趋势202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概述202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202
二、教师专业化的意义204
三、教师专业化的内容206
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209
第二节 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211
一、西方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211
二、西方各国教师专业化的未来趋势212
三、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化的启示214
第三节 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问题及策略分析219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政策依据219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20
三、我国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225
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分析227
第八章 教师继续教育233
第一节 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233
一、终身教育概念233
二、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背景234
三、终身教育的实施方式236
四、现代终身教育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影响237
第二节 国外教师继续教育240
一、美国的教师继续教育240
二、英国的教师继续教育244
三、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250
四、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253
第三节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254
一、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轨迹254
二、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256
第九章 教学基本理论262
第一节 教学概述262
一、教学的概念262
二、教学的地位264
三、教学的作用265
四、教学的任务266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基本规律267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267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69
第三节 教学原则276
一、教学原则概述276
二、教学原则的理论基础278
三、我国教学原则的体系280
第十章 课程287
第一节 课程概述287
一、什么是课程287
二、课程的类型289
第二节 课程的构成292
一、课程目标292
二、课程内容293
三、课程实施298
第三节 课程改革301
一、课程改革的内涵301
二、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303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07
第十一章 教学组织316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16
一、备课316
二、上课318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319
四、辅导、答疑320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21
第二节 教学方法323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323
二、教学方法的地位324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324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329
五、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331
第三节 课堂管理338
一、课堂管理概述338
二、课堂管理的内容340
三、课堂管理的功能345
四、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347
第十二章 德育与人的品德发展研究351
第一节 品德发展概述351
一、哲学层面的“发展”含义351
二、教育学层面的人的“发展”含义352
三、德育理论关于对人的品德发展的理解352
第二节 品德结构及其组成要素354
一、对几种主要的品德结构说的简要述评354
二、品德的基本结构359
第三节 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367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品德发展的生物前提368
二、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370
三、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73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75
第四节 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377
一、他律品德向自律品德的转化规律377
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从众性规律379
三、品德形成与发展要依赖内部品德心理的认知冲突的规律380
第十三章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383
第一节 中小学德育概述383
一、对中小学德育的理解383
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384
三、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385
四、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成因390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述395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395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396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397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398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401
一、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401
二、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有效整合403
第十四章 现代学校教育质量评价413
第一节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一般原理413
一、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413
二、教育评价概述418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及方法422
一、准备阶段422
二、评价的实施424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426
第三节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427
一、我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427
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坚持的原则429
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431
第四节 我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发展趋势435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将不断完善435
二、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手段将更加科学化436
三、学校教育质量评估队伍将更加专业化437
四、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更为频繁438
五、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理论研究将不断丰富与深化438
参考文献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