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温病学大辞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温病学大辞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52413.jpg)
- 李顺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798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温病学说-词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温病学大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画1
[一]1
一甲煎1
一脚热1
一甲复脉汤1
一加减正气散1
一腑中气血合治法1
一类传染病的菌(毒)种1
[乛]1
乙脑1
乙类传染病1
二画2
[一]2
二金汤2
二黄汤2
二甲复脉汤2
二肠同治法2
二加减正气散2
二类传染病的菌(毒)种2
十全苦寒救补汤2
丁甘仁2
丁泽周2
《丁甘仁医案》3
七情泻3
七鲜育阴汤3
《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3
[丿]3
八法3
人参至宝丸3
人参败毒散3
人畜共患传染病4
九气4
九传4
九龙山人4
《九九医学丛书》4
三画5
三焦5
三日疟5
三仁汤5
三石汤5
三甲散6
三阴疟6
三香汤6
三神丸6
三消饮6
三焦咳6
三焦秘6
三焦实热6
三焦俱闭6
三焦虚寒6
三焦湿郁6
三焦辨证7
《三三医书》7
《三元普济方》7
三甲复脉汤7
三黄二香散7
三黄石膏汤7
三加减正气散7
《三家医案合刻》7
三类传染病的菌(毒)种7
干呕8
干咳8
干霍乱8
干呕气逆8
下血8
下格8
下陷9
下焦9
下痞9
下焦证9
下元不固9
下汲肾阴9
下泉不足9
下焦如渎9
下焦湿热9
下燥则结9
下燥治血9
大风10
大疫10
大头风10
大头瘟10
大汗出10
大肠实11
大肠热11
大风苛毒11
大头天行11
大头伤寒11
大汗淋漓11
大肠实热11
大肠热结11
大肠胶闭12
大肠虚冷12
大肠虚寒12
大肠液亏12
大肠湿热12
大定风珠12
大承气汤12
大复苏饮13
大便不通13
大便溏垢13
大清凉散13
大黄解毒饮13
大肠移热于胃13
万应锭13
万氏牛黄清心丸13
[丨]14
上气14
上视14
上消14
上盛14
上焦14
上焦证14
上气不足14
上实下虚14
上热下寒15
上热衄血15
上盛下虚15
上虚下实15
上喘为水15
上焦如雾15
上寒下热15
上燥则咳15
上燥治气15
口干15
口甘16
口苦16
口疡17
口咸17
口疮17
口疳17
口淡17
口渴18
口噤18
口糜19
口秽喷人19
山瘴疟19
山岚痹气19
山岚瘴气20
[丿]20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20
久疟20
久痢20
久泻肉瘦痧20
[丶]20
《广温热论》20
《广瘟疫论》20
亡血20
亡阳21
亡阴21
亡津21
亡津液21
[乛]21
卫21
卫分证21
卫气不固21
卫气同病22
卫气郁阻22
卫气营血22
卫生处理22
卫阳被遏22
卫营同病22
卫营合邪22
卫分宣湿饮22
女劳复23
飞尸卒厥23
小便难23
小便数23
小儿暑热23
小儿暑渴23
小定风珠23
小承气汤23
小复苏饮23
小复脉汤23
小便不禁24
小便失禁24
小便赤涩24
小便黄赤24
小柴胡片24
小清凉散24
小腹痛疹24
小腹痛痧24
小儿太极丸25
小儿化毒散25
小儿夜啼痧25
小儿夏季热25
小儿麻痹症25
小儿至宝丸(锭)25
小儿感冒颗粒25
小陷胸加枳实汤25
小便赤黑涓滴作痛25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26
四画27
[一]27
王履27
王士雄27
王子接28
王瓜翻28
王旭高28
王安道28
王奇叟28
王奇翁28
王孟英28
王泰林28
王晋三28
王梦隐28
王氏连朴饮28
《王氏医案正编》28
《王氏医案续编》28
《王旭高医书六种》28
《王旭高医书全集》29
《王孟英医书全集》29
《王旭高医学遗书六种》29
《王孟英温热医案类编》29
《王孟英温病证治精萃》29
开关散29
开窍法29
开窍三宝30
开达膜原法30
开噤通关法30
天行30
天花30
天受30
天痘30
天行痘30
天行嗽30
天行时疫30
天行发斑疮30
无名30
无汗31
无水行舟31
无水舟停31
无名肿毒31
元参升麻汤31
木舌32
木舌风32
木舌胀32
木郁化火32
五气32
五风32
五火32
五邪32
五泄33
五疫33
五汁饮33
五色痢33
五黄丹33
五鲜饮33
五心烦热33
五叶芦根汤33
五仁橘皮汤33
五福化毒丸34
五加减正气散34
不寐34
不规则热34
不染瘟方34
不换金正气散34
太极丸34
太无神术散35
牙疔35
牙关紧急35
[丨]35
少腹痛35
少腹拘急35
少腹硬满36
日晡发热36
中气36
中毒36
中恶36
中热36
中暑36
中焦37
中痞37
中湿37
中暍37
中瘴37
中焦证37
中气亏虚37
中气下陷37
中气不足38
中阳不振38
中恶心痛38
中暑眩晕38
中焦如沤38
中焦湿热38
中燥则渴38
中燥增液38
《中国医学大成》38
《中西温热串解》39
《中医温病概要》39
《中国时令病学》39
内风39
内闭39
内毒39
内热39
内陷39
内虚40
内湿40
内寒40
内燥40
内闭外脱40
[丿]40
牛黄丸40
牛黄承气汤40
牛黄清心丸40
牛黄清宫丸40
牛黄清脑片41
牛黄解毒丸(片)41
牛黄镇惊丸41
牛蒡连翘汤41
午时茶颗粒41
气41
气下41
气少42
气反42
气闭42
气泄42
气泻42
气逆42
气结42
气高42
气虚42
气脱43
气厥43
气短43
气滞43
气痹43
气痰43
气鳖43
气不足43
气分证44
气分热44
气化无权44
气化不利44
气血两燔44
气阴两伤44
气阴两虚44
气毒流注44
气营同病45
气营两清45
气营两燔45
气虚发热45
气随血脱45
气热不得卧45
手足心热45
手足汗出45
手足厥冷46
手足厥逆46
手足躁扰46
手足蠕动47
手指挛缩47
手臂痛痧47
升降散47
升阳散火汤47
升麻葛根汤47
长蛇挣47
《仁术志》47
化风48
化火48
化热48
化燥48
化毒丹48
化疹汤48
化斑汤48
化斑法48
化湿法48
化饮解表法49
化痰开窍法49
化痰润燥法49
化斑解毒汤方49
分消上下法49
分消走泄法49
《分类王孟英医案》49
公子热49
风气49
风邪49
风闭50
风郁50
风疟50
风泄50
风泻50
风热50
风疸50
风疹50
风消50
风淫51
风痢51
风痧51
风温51
风寒51
风搐51
风燥51
风火喉51
风毒咽51
风热喉51
风疹块52
风温痉52
风寒湿52
风?52
风气内动52
风火内旋52
风火相煽52
风动痰生52
风毒牙痛52
风毒脚气52
风毒喉肿52
风毒喉痹52
风胜则动53
风热失音53
风热犯肺53
风热乳蛾53
风热病邪53
风热喉丹53
风热喉闭53
风热喉痹53
风热喉癣53
风热感冒53
风热咳嗽53
风湿相搏53
风湿腹胀54
风寒束表54
风寒束肺54
风寒感冒54
风毒上壅阳络54
乌痧54
乌沙挣54
乌胀痧54
乌鸦挣54
[丶]54
六元54
六气54
六化54
六邪55
六淫55
六一散55
六和汤55
《六因条辨》55
六合定中丸55
《六气感症要义》55
火55
火邪56
火闭56
火郁56
火泻56
火毒56
火咳56
火疫56
火逆56
火眼57
火嗽57
火气不调57
火旺刑金57
火旺金囚57
火性炎上57
火热迫肺57
火盛刑金57
心疟57
心实57
心浊57
心热57
心虚57
心蒸57
心下痞57
心下痛58
心气实58
心气热59
心气盛59
心气虚59
心包络59
心阳盛59
心阳虚59
心阴虚59
心实热59
心烦痧59
心痛痧59
心中震震60
心中懊?60
心中懊恼60
心气不收60
心气不足60
心气不固60
心火上炎60
心火内炽60
心火内焚60
心火亢炽61
心火亢盛61
心阳不足61
心阴不足61
心肾不交61
心胃火燔61
心营耗损61
心与小肠俱实61
心与小肠俱虚61
心中澹澹大动61
心移热于小肠61
[乛]61
尺肤热61
双解丸61
双黄连口服液62
孔以立62
孔毓礼62
水花62
水毒62
水疮62
水疫62
水疱62
水痘62
水牛舌62
水伤寒62
水谷痢62
水浴法62
水亏火旺62
水亏火炎63
水不化气63
水不涵木63
水气不调63
水气凌心63
水火不济63
水液浑浊63
五画64
[一]64
玉枢丹64
玉露散64
玉钥匙散64
玉竹麦门冬汤64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64
正邪64
正疟64
正气散64
甘桔解毒汤64
甘寒生津法64
甘露消毒丹65
甘苦合化阴气法65
甘露清热口服液65
艾滋病65
可能是自然疫源地65
丙类传染病65
石寿棠65
石芾南65
石湛棠65
石林归隐65
石膏二母汤65
布鲁氏菌病66
龙火内燔66
平旦热66
平肝息风法66
打谷黄66
扑粉66
扑鹅痧66
东垣普济消毒饮66
[丨]66
《归砚录》66
目瞑67
目妄见67
目直视67
目中不了了67
甲类传染病67
叶桂67
叶霖68
叶大椿68
叶子雨68
叶子容68
叶天士68
叶香岩68
《叶案疏证》68
《叶氏温热论》68
《叶天士温热论》68
《叶氏医案存真》68
《叶天士医案大全》68
《叶香岩温证论治》69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69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浅释》69
《叶氏温热论的临床运用》69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阐释》69
田云槎69
田宗汉69
田瀛峤69
四损69
四不足69
四汁饮69
四肢热69
《四时病机》70
四肢抽搐70
四肢倦怠70
四肢疼痛71
四肢脱力71
四肢麻木71
四肢酸痛72
四肢懈惰72
四味香薷饮72
四加减正气散72
四时不正之气72
[丿]72
生脉散72
生斑舌72
丘疹72
丘疱疹72
白苔72
白砂73
白积73
白疹73
白喉73
白痢73
白?73
白虎汤74
白砂苔74
白眼翻74
白腻苔74
白霉苔74
白头翁汤74
白虎四禁74
白硬苔舌75
白滑腻苔75
白黏腻苔75
白苔双黄舌75
白苔双黑舌75
白苔黑斑舌75
白厚干苔舌75
白苔如积粉舌75
白虎加人参汤75
白虎加苍术汤76
白滑苔黑心舌76
瓜瓢温76
瓜瓤瘟76
瓜贝解毒汤76
瓜霜紫雪丹76
印岩76
外风76
外邪76
外因77
外热77
外脱77
外湿77
外寒77
外感六邪77
冬温77
冬月伏暑77
冬地三黄汤77
[丶]77
半身汗77
半表半里78
半痴山人78
半身不遂痧78
半夏藿香汤78
头汗78
头沉79
头胀79
头重79
头痛80
头摇80
头面红肿80
头痛如裂81
头目不清利81
头眩偏痛痧81
[乛]81
《加批时病论》81
加味活命饮81
加味凉膈散81
加味清宫汤81
加减生脉散82
加减达原饮82
加减复脉汤82
加减桑菊饮82
加减银翘散82
加味茵陈蒿汤82
加减白头翁汤82
加减羚羊角散82
加味六一顺气汤82
加味黄连解毒汤83
加减桃仁承气汤83
发热83
发斑84
发颐84
发热夜甚84
发热恶寒84
母猪挣85
六画86
[一]86
老黄苔86
老鼠挣86
地葡瘟痧86
地方性斑疹伤寒86
耳痛痧86
耳疖 耳疮86
耳鸣 耳聋86
芍药汤87
芍药汤加减87
西昌老人87
《西塘感症》87
在卫汗之可也87
百日咳87
百岁疮87
《存在书屋摘抄》88
夺血者无汗88
夺汗者无血88
灰苔88
灰干苔88
灰滑苔88
灰腻苔88
灰黑干刺舌88
灰黑根黄舌88
灰根黄尖中赤舌88
灰黑苔干裂纹舌88
达原饮88
死舌89
托里举斑汤89
《扫叶庄医案》89
《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89
至宝丹89
邪89
邪气89
邪风89
邪火89
邪热89
邪正消长89
邪留三焦90
邪恋心包90
邪气盛则实90
邪正合治法90
邪热不杀谷90
[丨]90
光剥舌90
光滑舌90
吁90
吐舌90
吐血90
吐蛔泻蛔痧91
虫疰91
虫碎舌91
吊脚痧91
《吊脚痧症》91
《吊脚痧方论》91
因人制宜91
因地制宜91
因时制宜91
吸入法91
回归热91
《回春录》92
回阳救逆法92
[丿]92
牝疟92
舌出92
舌光92
舌血92
舌红92
舌疔92
舌纵93
舌肿93
舌胀93
舌卷93
舌战94
舌疮94
舌绛94
舌破95
舌衄95
舌痈95
舌涩96
舌萎96
舌裂96
舌短96
舌痛96
舌强96
舌痿96
舌缩97
舌蹇97
舌颤97
舌上珠97
舌本强97
舌苔厚97
舌苔薄97
舌肿强97
舌卒肿97
舌上生菌98
舌上龟纹98
舌生芒刺98
舌卷囊缩98
竹叶玉女煎98
竹叶石膏汤98
迁延痢98
传尸98
传变99
传单99
传染99
传染病监测9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9
伏气99
伏阳99
伏连99
伏热99
伏暑100
休息痢100
《伏气解》100
《伏阴论》100
伏气温病100
伏邪温病101
《伏邪新书》101
伏热在里101
伏暑伤寒101
伏暑秋发101
伏暑兼寒101
伏暑晚发101
《伏瘟证治实验谈》101
伤风101
伤血101
伤阳102
伤阴102
伤食102
伤津102
伤暑102
伤湿102
伤寒103
《伤暑论》103
《伤燥论》103
《伤寒类辨》103
伤风咳嗽痧103
伤寒阴阳易103
伤寒下不嫌迟103
《伤寒温疫条辨》103
《伤寒温疫条辨眉批》104
华胥小影104
自汗104
自复105
自然疫源地105
血105
血分105
血热105
血痢105
血蒸105
血分证105
血分热105
血虚热105
血分热毒105
血分瘀热106
血虚生风106
血虚发热106
血脱气脱106
后血106
后重窘急106
行军散106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06
合邪106
肌衄106
夙根107
杂气107
《杂疫证治》107
《杂疫奇方》107
多卧107
多寐107
[丶]107
刘丙生107
刘吉人107
刘守真107
刘完素107
刘河间108
产后痧108
羊毛挣108
羊毛瘟108
《羊毛痧验方》108
《羊毛瘟症论》108
壮热108
汗法108
汗毒108
汗出濈濈然108
江米瘴108
江左下工108
汝琴舫108
汝锡畴109
安宫牛黄丸109
安脑牛黄片109
[乛]109
异气109
《异痧杂症经验良方》109
导赤泻心汤109
导赤承气汤109
导赤清心汤109
导滞通腑法109
弛张热109
阳盛109
阳虚110
阳斑110
阳厥110
阳暑110
阳痧111
阳不足111
阳气盛111
阳亢逼阴111
阳证发斑111
阳胜则热111
阳浮发热111
阳盛阴伤111
阳盛格阴111
阳虚水泛112
阳虚发热112
阳虚自汗112
阳虚阴盛112
阳虚恶寒113
阳盛则外热113
阳胜则阴病113
阳虚则外寒113
阳盛阴虚失血113
阳络伤则血外溢113
阴发113
阴汗114
阴吹114
阴疟114
阴结114
阴虚114
阴厥114
阴暑114
阴痧115
阴躁115
阴不足115
阴阳合115
阴阳易115
阴阳离115
阴有阳疾115
阴阳失调115
阴阳两虚116
阴阳乖戾116
阴阳离决116
阴阳消长116
阴阳偏胜116
阴证发斑116
阴胜则寒117
阴损及阳117
阴盛阳虚117
阴盛格阳117
阴虚内热117
阴虚火旺117
阴虚发热117
阴虚阳亢118
阴虚阳浮118
阴虚劳复118
阴常不足118
阴寒霍乱118
阴竭阳脱118
阴盛则内寒118
阴盛则阳病118
阴盛格阳汗118
阴下竭阳上厥118
阴络伤则血内溢119
《防疫刍言》119
防风通圣散119
红砂119
红积119
红疹119
红痧120
红灵散120
红星舌120
红艳舌120
红眼病120
红中干舌120
红丝绕目120
红尖干舌120
红中蚀烂舌120
红中黑斑苔121
红中焦黑舌121
红而舌心干121
红舌白糙苔121
红色紫疮舌121
红短白疱舌121
红中人裂纹舌121
红舌薄黄润苔121
红舌中剥黄腻苔121
七画122
[一]122
弄舌122
麦冬汤122
吞酸 吐酸122
走马牙疳123
《走马急疳真方》123
《走马急疳治疗奇方》123
攻补兼施法123
赤斑123
赤痢123
赤白痢123
声音烈烈123
苍术石膏汤123
芳香饮123
芳香化湿法123
劳疟124
劳复124
苏合香丸124
杏仁汤124
杏苏散124
杏仁石膏汤124
杏仁滑石汤124
杏仁薏苡汤124
杨璇125
杨玉衡125
杨百城125
杨如侯125
杨莓舌125
杨栗山125
杨梅温125
杨梅瘟125
李炳125
李璜125
李西垣125
李厚坤125
李振声125
李东垣清心凉膈散125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125
两手抽搦126
两少阴合治法126
《医中一得》126
《医医病书》126
《医学课儿策》126
《医经溯洄集》126
医院内感染126
《医寄伏阴论》126
医源性感染126
《医门棒喝初集》126
《医门普度温疫论》126
尫羸127
扯痧法127
连文仲127
连朴饮127
连梅汤127
连聪甫127
连翘败毒散127
抓痧法127
《折肱心悟痢疾明辨》127
护阳和阴汤127
护胃承气汤127
[丨]127
里实127
里结128
里虚128
里湿128
里寒128
里邪出表128
里证出表128
里急后重128
里寒格热128
里热不得卧129
吴达129
吴贞129
吴瑭129
吴又可129
吴士瑛129
吴子音129
吴本立130
吴东旸130
吴有性130
吴甫恬130
吴坤安130
吴佩珩130
吴金寿130
吴道源130
吴鞠通130
《吴医汇讲》130
《吴鞠通医案》130
《吴中医集·温病类》130
助阳解表法131
时气131
时方131
时行131
时毒131
时疫131
时病131
时令病132
时行嗽132
时疫痢132
《时疫辨》132
《时病论》132
时逸人132
时气发斑132
时行伤寒132
时行戾气132
时行顿咳132
时行寒疫132
时行感冒132
时行暴嗽133
时明时昧133
时毒发颐133
时疫发斑133
《时症录要》133
时气阴阳易133
《时疫病问答》133
时疫清瘟丸133
《时疫解惑论》133
《时病分证表》133
《时病指掌一览》133
《时疫急救十六方》133
呕血133
呕吐苦水134
呕吐清水134
呕吐渴利134
呕吐痰涎134
呕吐酸腐134
呃逆135
串腰龙135
吹药135
吹鼻法135
[丿]135
体重135
体厥135
体痛135
体惰135
何人饮135
何炳元135
何廉臣136
但热不寒136
但寒不热136
身重136
身疼136
身痛136
身体痛137
身重痧137
身热不扬137
身热肢厥137
身热肢寒137
余霖137
余师愚138
余伯陶138
余热不得卧138
余氏清心凉膈散138
谷胀138
谷疸138
谷道夯闷138
含嗽法138
肝火138
肝泄138
肝实138
肝热139
肝阴虚139
肝气郁结139
肝风内动139
肝火上炎139
肝阳上亢139
肝阳化火139
肝阴不足139
肝肾亏损139
肝肾阴虚140
肝经郁热140
肝经实火140
肝胆湿热140
肘热140
肠蛊痢140
狂汗140
狂证140
狂犬病140
角弓痧141
角弓反张141
《删补清太医院治瘟速效辨论》141
饮泻142
饮食痉142
[丶]142
辛凉三剂142
辛凉平剂142
辛凉轻剂142
辛凉重剂142
辛开苦降法142
辛热燥湿法142
辛凉芳香法142
辛凉淡渗法142
辛凉解肌法142
辛凉解表剂142
辛凉解表法143
辛温解肌法143
辛温解表剂143
辛温解表法143
辛寒清气法143
间日疟143
间歇热143
闷痧143
灼热143
冷秘143
冷痢143
冷瘴143
冷罨法143
沙证144
沙参麦冬汤144
泛酸144
沈芊绿144
沈汲门144
沈金鳌144
宋兆淇144
宋佑甫144
启上闸,开支河144
《评点叶案存真类编》144
补气解表法144
补阴益气煎144
《补注温疫论》144
[乛]145
局方至宝散145
尿血145
尿浊145
张元汉145
张凤逵145
张寿甫145
张锡纯145
张鹤腾146
《张氏温暑医旨》146
陆九芝146
陆勉旃146
陆晋笙146
陆锦燧146
陆儋辰146
陆懋修146
阿胶黄芩汤146
陈平伯146
陈任枚146
陈祖恭147
陈耕道147
陈继宣147
邵杏泉147
邵步青147
邵炳扬147
邵登瀛147
鸡咳147
纯纯发热147
驴嘴风147
八画148
[一]148
青蒿鳖甲汤148
表邪148
表实148
表热148
表虚148
表湿148
表寒148
表气不固148
表邪入里148
表邪内陷148
表里同病148
表里俱热149
表里俱寒149
表实里虚149
表热里寒149
表虚里实149
表寒里热149
表里双解法149
表解里未和149
苦辛淡法150
苦寒攻下法150
苦寒清热法150
直视圆睁150
茅仲盈150
茅雨人150
茅配京150
林笔邻150
林屋山人150
板蓝根颗粒150
松心居士150
《松峰说疫》150
刺蝥瘟痧151
郁火151
郁冒151
郁咳151
郁嗽151
郁热失血151
奔牛挣151
奇恒痢151
《奇锦琐言》151
《奇锦新论》152
抽搐152
拘急152
抱独山人152
转筋152
软脚温152
软脚瘟153
[丨]153
非时之气153
非典型性肺炎153
齿板153
齿衄153
齿啮153
齿痕舌153
齿焦无垢154
齿焦有垢154
齿龈结瓣154
齿光燥如石154
齿垢如灰糕154
齿燥如枯骨154
虏疮155
肾亏155
肾浊155
肾虚155
肾气实155
肾气热155
肾气盛155
肾气虚155
肾阳虚155
肾阴虚156
肾实热156
肾不纳气156
肾气不固156
肾火偏亢156
肾水不足156
肾阳不振156
肾阳虚衰156
肾虚水泛156
肾虚自汗157
《尚论篇》157
固脱法157
岭南毒雾157
[丿]157
乖戾之气157
刮痧法157
和解法157
往来寒热157
命门火旺157
乳蛾157
肺火157
肺郁157
肺燥157
肺气实158
肺气热158
肺气盛158
肺气虚158
肺阴虚158
肺实热158
肺热病158
肺气上逆158
肺气不足158
肺气不宣159
肺失清肃159
肺肾两虚159
肺津不布159
肺损咯血159
肺热久嗽159
肺热叶焦159
肺热身肿160
肺热痿软160
肺虚身肿160
肺脾气虚160
肺脾两虚160
肺与大肠俱实160
肺与大肠俱虚160
胁痛痧161
周魁161
周镇161
周小农161
周扬俊161
周杓元161
周伯华161
周禹载161
《周小农医案》161
昏迷161
昏瞀162
昏闷无声163
昏愦不语163
兔儿挣163
狐狸挣163
[丶]163
夜疟163
夜热163
夜热早凉163
疟母163
疟胀163
疟疾164
《疟疾论》164
疠164
疠气164
疙瘩温164
疙瘩瘟164
疙瘩翻164
放痧法165
放痧十则165
育阴法165
怢栗165
郑声165
单纯疱疹16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65
单纯疱疹病毒性虹膜睫状体炎165
炎熇165
泄泻166
《泄痢全生》166
《注穴痧症验方》166
注夏166
波状热166
《治疫全书》166
治痧三法166
《治痧全编》166
治温十五方166
《治温阐要》166
《治温提要》167
治下焦如权167
治上不犯中167
治上焦如羽167
治中不犯下167
治中焦如衡167
治内伤如相167
治外感如将167
《治疟痢累验奇方》167
《治瘟提要速效合编》167
《治疟痢百试百验三方》168
定时热168
实火168
实邪168
实热168
实中夹虚168
实验室感染168
戾气168
肩背热168
[乛]168
承气八禁168
承气三弊168
承气养荣汤169
细菌性痢疾169
孟河医派169
《孟河丁氏医案》169
《孟河费氏医案》169
孤阳上越169
经方169
《经验疟痢良方》169
九画170
[一]170
春温170
春瘟痧170
玳瑁瘟170
《珍本医书集成》170
毒170
毒气171
项强171
荆防葛根汤171
带状疱疹171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171
草莓舌171
茵陈蒿汤171
茵陈五苓散172
茯苓皮汤172
荨麻疹172
《南病别鉴》172
枯?172
相火妄动172
枳实导滞汤172
柳谷孙172
柳宝诒172
柳冠群172
咸寒甘润法172
咸寒增液法173
《研经言》173
厚朴草果汤173
面赤173
面垢173
面热174
面浮174
面黄174
面黑174
面色白174
面色苍175
面色黧黑175
面色缘缘正赤175
挟痧法175
《指南摘要》175
轻清宣气法175
鸦子挣175
[丨]175
背恶寒175
战舌175
战汗175
战寒176
《临证指南医案》176
哑瘴176
哑叭挣176
冒风176
冒暑176
冒湿176
冒寒177
胃火177
胃泄177
胃泻177
胃实177
胃热177
胃疸177
胃虚177
胃痞177
胃寒177
胃不和177
胃中热178
胃气虚178
胃阴虚178
胃家实178
冒暑眩晕178
胃气不足178
胃气不和178
胃气不降178
胃火上升178
胃火壅盛178
胃失和降179
胃阴不足179
胃经失血179
胃热杀谷179
胃热壅盛179
胃不和卧不安179
虾蟆挣179
虾蟆瘟179
咽痛179
咽干口燥180
哕180
咯血181
咬牙181
咳血181
咳嗽181
咳嗽呕哕痧182
炭疽182
骨蒸发热182
骨蒸劳热182
骨蒸潮热182
[丿]182
钩体病182
钩端螺旋体病182
香连丸1183
香连丸2183
香薷饮183
香苏正胃丸183
秋凉183
秋暑183
秋燥183
秋收黄183
秋瘟痧183
秋月伏暑183
《秋疟指南》183
《秋瘟证治要略》184
《重补广温热论》184
重大传染病疫情184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184
复发184
复发性口唇疱疹184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184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184
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184
便血184
便秘185
便肠垢185
顺传186
鬼疟186
鬼箭痧186
食伤186
食胀186
食疟186
食泻186
食复1186
食复2186
食滞187
食劳复187
食肉则复187
食肉则遗187
胆火187
胆胀187
胆实187
胆热187
胆虚187
胆气热187
胆气虚187
胆实热187
胆气不足188
胆气虚寒188
胆实多卧188
胆热多睡188
胆虚气怯188
胆火不得卧188
胆虚不得眠188
胞移热于膀胱188
脉厥188
胎疟189
胎前痧189
急黄189
急下存津法189
急性胃肠炎189
《急救奇痧方》189
《急救霍乱方》189
急性扁桃体炎189
《急性险疫证治》189
《急救异痧奇方》190
《急救痧症全集》190
急性流行性结膜炎190
《急救时症经验良方》190
急痨190
[丶]190
疮毒发热190
?190
疫191
疫区191
疫气191
疫邪191
疫疔191
疫疟191
疫疠191
疫毒191
疫咳191
疫病191
疫疹192
疫痉192
疫痢192
疫毒痢192
疫喉痧192
《疫痧草》192
《疫证治例》192
《疫证集说》192
疫疠之气192
《疫疠溯源》192
《疫疹一得》193
《疫痧二症合编》193
恽树珏193
恽铁樵193
差后劳复193
《养生镜》193
养阴法193
养血解表法193
养阴解表法193
类麻疯痧193
《类伤寒集补》193
首风193
逆传193
逆流水194
烂喉194
烂喉痧194
烂喉?痧194
将瘟舌194
浊气194
浊邪194
浊阴195
浊邪害清195
浊阴不降195
洞泄195
《活命新书》195
活人败毒散195
津脱195
宣白承气汤195
宣表化湿法195
宣清导浊汤196
客邪196
客热196
客忤痉196
客气上逆196
?妄196
?语196
语声重浊196
扁担翻197
祛劳汤197
神昏197
神犀丹197
神解散197
神不守舍197
神机不运197
《神授急救异痧奇方》197
《说疫全书》197
[乛]197
昼热197
除瘟化毒汤197
除瘟化疫汤198
《险症择尤》198
怒复198
怠惰198
结者散之198
绕脐痧198
绕脐翻198
绝汗198
绞肠痧198
绞肠瘟198
绞痛痧198
《绞肠痧症》198
十画199
[一]199
蚕蛾199
蚕矢汤199
起伏热199
恐水症199
壶芦山人19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9
恶气199
恶心199
恶热200
恶寒200
真头痛痧201
真阴不足201
真热假寒201
真寒假热201
桂花瘴201
桂苓甘露饮201
桃花斑201
桃仁承气汤201
索泽201
唇风201
唇裂202
唇焦202
唇瞤202
唇肿裂202
唇燥裂202
唇颤动202
夏疰202
夏痿202
破伤风202
《原瘄要论》202
原发性疱疹性外阴阴道炎202
原发性疱疹性齿龈口腔炎202
逐邪勿拘结粪202
振寒203
热203
热气203
热化203
热邪203
热闭203
热呕204
热郁204
热泻204
热毒204
热结204
热病204
热淫204
热遏204
热痢204
热痧205
热瘴205
热水肿205
热伤气205
热伤风205
热罨法205
热霍乱205
热入气分205
热气霍乱206
热在皮肤206
热在骨髓206
热邪传里206
热邪阻肺206
热邪壅肺206
热则气泄206
热伤肾阴206
热伤肺络206
热伤神明206
热伤筋脉206
热极生风206
热极生寒207
热灼肾阴207
热迫大肠207
热实结胸207
热毒下血207
热甚发痉207
热胜则肿207
热结下焦207
热结旁流207
热结腹痛207
热结膀胱207
热盛气分207
热盛风动208
热深厥深208
顿咳208
[丨]208
柴黄片208
柴胡注射液208
柴胡养荣汤208
鸬鹚瘟208
紧痧208
眠羊挣208
鸭溏208
晕厥208
贼风208
贼邪208
[丿]209
《秘本医学丛书》209
透斑法209
透表清暑法209
透热转气法209
透营转气法209
透风于热外法209
倚息不得卧209
倒经痧209
倪宗贤209
倪涵初209
《倪涵初疟痢三方》209
息高210
息粗210
息风法210
徐子默210
爱滋病210
胸痞210
胸痛211
胸满211
胸中热211
胸胁痛211
胸中烦热212
胸中痞鞕212
胸胁苦满212
脏腑合治法213
脐腹痛213
脑风213
脑胀213
脑痛213
脑怒泄213
脓疱213
脓疱疹213
狼掐翻213
[丶]214
高上池214
高鼎汾214
高韵?214
郭右陶214
郭志邃214
病后遗热214
病毒性肝炎214
病原携带者214
痄腮214
疹214
疹子215
疹为太阴风热215
疹属气分者不少215
疹宜透发,勿宜补气215
疰夏215
疲乏215
痉215
痉病215
痉厥216
唐大烈216
唐立三216
唐林嶝216
唐载庭216
唐笠三216
唐静研216
唐毓厚216
畜血216
粉身216
益元散216
益阴法216
益胃汤216
益气固脱法216
益气解表法216
烦217
烦乱217
烦热217
烦躁217
凌德218
凌蛰庵218
凌嘉六218
《凌临灵方》218
脊髓灰质炎218
凉痧218
凉燥218
凉开法218
凉血法218
凉膈散218
凉血化斑法218
凉血散血法219
凉肝息风法219
凉营清气汤219
凉膈泄热法219
消毒219
海青挣219
海昌野云氏219
流火219
流行219
流脑219
流感219
流火流痰痧219
流行性感冒220
流行性出血热220
流行性结膜炎220
流行性腮腺炎220
流行性乙型脑炎220
流行性斑疹伤寒220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22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21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221
浪子瘟221
调胃承气汤221
[乛]221
剥苔221
《陪赈散论说》221
通下法221
通关散222
通圣消毒散222
通瘀破结法222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222
桑杏汤222
桑菊饮222
十一画223
[一]223
黄汗223
黄序223
黄苔223
黄疸224
黄干苔224
黄六苍224
黄芩汤224
黄疸痧225
黄腻苔225
黄鹰挣225
黄干裂瓣舌225
黄尖白根舌225
黄尖灰根舌226
黄尖红根舌226
黄尖黑根舌226
黄芩滑石汤226
黄连阿胶汤226
黄连泻心汤226
黄连香薷散226
黄连黄芩汤226
黄连温胆汤226
黄连解毒汤226
黄苔黑刺舌227
黄苔黑斑舌227
黄苔黑滑舌227
黄微干苔舌227
黄薄干苔舌227
黄苔中黑通尖舌227
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227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228
菖蒲郁金汤228
菖蒲竹叶薄荷银翘汤方228
萎软舌228
营228
营分证228
营气不从228
营气同病228
营阴耗损228
萧霆228
萧健恒228
曹赤电228
曹炳章228
副伤寒229
副霍乱229
雪花舌229
雪梨浆方229
捻颈瘟229
捻衣摸床229
探头瘟229
救逆汤229
救燥汤229
救急解毒丸229
《救疫全生篇》229
《救疫速效良方》229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230
[丨]230
虚风230
虚火230
虚邪230
虚疟230
虚泻230
虚热230
虚斑231
《虚邪论》231
虚风内动231
虚火上炎231
虚邪贼风231
虚阳上浮231
虚阳不敛232
虚烦不得眠232
常疟232
常疫232
常山饮232
野雀挣232
眼目痧232
圊血232
晚发232
啮齿232
蚰蜒翻233
蛇串疮233
[丿]233
银黄片233
银翘汤233
银翘散233
银柴合剂233
银花竹叶汤233
银黄注射液233
银翘马勃散233
银翘败毒汤233
银翘解毒片234
银翘解毒液234
银翘解毒丸(片)234
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234
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234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234
秽浊1234
秽浊2234
盘肠痧235
脚气痧235
脱气235
脱血235
脱汗235
脱阳235
脱阴235
脱泻235
脱绝235
脱阳痧236
猪肾舌236
[丶]236
麻疹236
麻疯痧236
麻雀挣236
麻出红肿236
麻后有痰236
麻后喉风236
麻毒入营237
麻毒内攻237
麻毒攻目237
麻毒陷肺237
麻疹夹斑237
《麻疹合编》237
麻木酸痒痧237
麻杏石甘汤237
痎疟237
《痎疟论疏》237
章成之237
章次公238
惊丹238
惊痢238
惊风热238
惊风八候238
惊风烦渴238
惊风腹痛238
惊风痰热痧238
羚珠散238
羚翘解毒丸238
盗汗239
清气法239
清化汤239
清咽汤239
清宫丸240
清宫汤240
清络饮240
清营汤240
清营法240
清脾丸240
清解片240
清解汤240
清解灵240
清瘴汤241
清阳不升241
清气凉营法241
清心开窍法241
清心凉膈散241
清泄少阳法241
清胃降逆法241
清咽栀豉汤241
清咽养营汤241
清热开窍法242
清热保津法242
清热解毒法242
清热醒脑灵242
清营泄热法242
清暑化湿法242
清暑益气汤242
清暑益气法242
清喉咽合剂242
清瘟口服液242
清瘟败毒饮243
清瘟解毒丸243
清燥养荣汤243
清燥救肺汤243
清燥救肺法243
清开灵注射液243
清气凉营注射液243
清代温病四大家244
清热化痰开结法244
清热利湿消黄法244
清热退暑利窍法244
清热解毒化湿法244
清热辟秽解毒法244
清暑化湿益气法244
清代四大温病学家244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244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245
清代温病四大名医245
清络饮加杏仁苡仁滑石汤245
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245
淫热245
淡渗利湿法245
淡紫青滑舌245
渗湿于热下法245
寄瓢子245
宿根245
[乛]245
随霖245
随万宁246
随息居士246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246
《续选临证指南》246
绿雪246
十二画247
[一]247
斑247
斑片247
斑疹247
斑痧1247
斑痧2247
斑黄双解散247
斑为阳明热毒247
斑属血者恒多248
斑宜清化,勿宜提透248
喜唾248
募原248
葱豉桔梗汤248
蒌贝养荣汤248
落弓痧248
椅子翻248
鹁鸽挣248
厥248
厥逆249
搅肠痧249
翘荷汤249
[丨]249
紫舌249
紫雪249
紫斑250
紫云斑250
紫疱痧250
紫雪丹250
紫短舌250
紫中红斑舌250
紫老干熟舌250
紫而干晦舌250
紫而瘀暗舌251
紫尖蓓蕾舌251
紫上黄苔干燥舌251
紫中赤肿干焦舌251
暑251
暑气251
暑风251
暑邪252
暑疟252
暑疡252
暑泻252
暑咳252
暑疮252
暑热252
暑病252
暑痉252
暑秽253
暑厥253
暑喘253
暑痨253
暑痢253
暑痫253
暑痧253
暑湿253
暑温254
暑痿254
暑嗽254
暑瘵254
暑风疟254
暑伤气254
暑挟湿254
暑症片254
暑霍乱254
暑燥疫254
暑入阳明255
暑入营分255
暑入膜原255
暑入膻中255
暑气呕吐255
暑月水泻255
暑风成惊255
《暑证指南》255
暑易入心255
暑毒失血255
暑热病邪255
暑湿眩晕256
暑湿流注256
暑湿腹痛256
暑温八症256
暑病不忌辛温256
喷嚏256
嗒舌256
晶?256
遗毒256
遗热257
蛔结痧257
蛤蟆瘟257
喘证257
喘促258
喘逆258
喘息258
喘脱258
喘喝258
喘满258
喉痧258
喉蛾258
喻昌258
喻嘉言259
黑舌259
黑苔259
黑斑259
黑干短舌259
黑刺低红舌259
黑底生刺舌259
黑烂自啮舌260
黑晕微红舌260
黑干通尖白舌260
黑中无苔枯瘦260
黑苔瓣底红舌260
黑苔瓣底黑舌260
黑中无苔干燥舌260
黑燥厚苔边红舌260
[丿]261
筋挛261
筋惕肉瞤261
筋骨疼痛痧261
《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262
焦燥起刺苔262
循衣摸衣262
舒舌262
颌腮疮262
番痧262
脾火262
脾泄262
脾泻262
脾实262
脾虚262
脾寒262
脾气实263
脾气盛263
脾气虚263
脾阳虚263
脾阴虚263
脾热盛263
脾虚冷263
脾虚寒264
脾湿热264
脾气下陷264
脾气不升264
脾气不舒264
脾失健运264
脾肾阳虚264
脾胃不和264
脾胃阴虚265
脾胃俱实265
脾胃虚寒265
脾胃湿热265
脾热多涎265
脾热痿软265
脾虚生风265
脾虚自汗265
脾虚身肿265
脾虚湿困266
脾为生痰之源266
鲁疮266
猩红热266
猩红热面容266
猩红热黏膜内疹266
飧泄266
[丶]266
痘疮266
痘后痧胀266
痘前痧胀267
《痘疹四合全书》267
痞满267
《痢疾论》267
《痢疟纂要》267
《痢症大全》267
《痢症汇参》267
《痢症抉微》267
《痢疾明辨》267
《痢疾效方》267
《痢症特征论》268
《痢症秘诀要略》268
痧268
痧气268
《痧书》268
痧块268
痧证268
痧药269
痧斑269
痧筋269
痧痢269
《痧病辨》269
《痧疫论》1269
《痧疫论》2269
痧后禁忌269
痧胀凶症269
《痧胀玉衡》270
《痧胀名考》270
《痧胀要略》270
《痧胀源流》270
《痧胀撮要》270
《痧疫指迷》270
痧前禁忌270
《痧症汇要》270
《痧症发微》270
《痧症全书》270
《痧症全生》271
《痧症要法》271
《痧症指微》271
《痧症度针》271
《痧症辑要》271
《痧症摘要》271
《痧疹一得》271
《痧麻明辨》271
《痧痘集解》271
《痧胀玉衡书》271
《痧症传信方》271
《痧症燃犀照》271
普济消毒饮1272
普济消毒饮2272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272
尊生老人272
淬痧法272
滞下272
滞下红白272
湿272
湿中272
湿气272
湿火272
湿邪272
湿郁273
湿肿273
湿疟273
湿泻273
湿毒273
湿浊273
湿热273
湿病273
湿痉273
湿秽273
湿淫273
湿痢273
湿温274
湿痹274
湿霍274
《湿热论》274
湿热疫274
湿热痢274
湿霍乱274
湿气霍乱275
湿伤脾阳275
湿伤脾阴275
湿困脾阳275
《湿证发微》275
湿阻中焦275
湿阻气分275
湿阻阳气275
湿郁热伏275
湿毒下血275
湿毒发斑275
湿毒流注275
湿热下注276
湿热内蕴276
湿热头痛276
湿热发黄276
湿热呕吐276
《湿热条辨》276
《湿热举要》276
湿热眩晕276
湿热病邪276
湿热脚气276
湿热腰痛276
湿热腹胀276
湿热腹痛277
湿热霍乱277
湿盛阳微277
湿遏卫气277
湿遏热伏277
湿滞阳明277
湿温三禁277
《湿温大论》277
湿痰发热277
湿痰流注277
湿盛则濡泻277
《湿热条辨类解》277
《湿温时疫治疗法》278
《湿温病古今医案平议》278
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278
温气278
温邪278
温疟278
温毒278
温疫278
温热279
温病279
温粉279
温淫279
温燥279
《温疫论》279
《温热论》280
温热病281
温热痉281
《温病赋》1281
《温病赋》2281
《温氏医案》281
《温证指归》281
《温毒病论》281
温疫三复281
温疫四损282
温疫发斑282
《温疫发源》282
温疫自复282
温疫劳复282
《温疫析疑》282
温疫食复282
《温疫萃言》282
《温疫歌诀》282
《温热经纬》283
《温热类编》283
《温热逢源》283
《温热病论》283
《温热朗照》283
《温热温疫》284
《温热赘言》284
《温热辨惑》284
《温症论治》284
《温症朗照》284
《温病大旨》284
《温病方书》284
《温病方歌》284
《温病正宗》284
《温病全书》284
《温病合编》285
《温病论治》285
《温病论衡》285
《温病条辨》285
温病忌汗286
《温病述要》286
《温病明理》286
《温病浅说》286
《温病经解》286
《温病要义》286
《温病指南》1286
《温病指南》2286
《温病提要》286
《温病集腋》287
《温病集解》287
《温病辑要》287
《温病新解》287
《温病撮要》287
温燥三法287
温燥伤肺287
温阳利水法287
温疫十夹证287
温疫五兼证287
温疫四不足287
《温疫论评注》287
《温疫论补注》288
《温疫论歌括》288
《温疫论辨义》288
《温热论笺正》288
《温热论新编》288
《温热病问答》288
《温热燥论治》288
温病十五方288
《温病三字经》289
《温病之研究》289
《温病汤头歌》289
温病阴阳易289
《温病条辨赋》289
《温疫明辨歌诀》289
《温热经纬评注》289
《温热病指南集》289
《温热暑疫节要》289
《温热暑疫全书》290
《温热暑疫两种》290
《温症癍疹辨证》290
温病下不厌旱290
《温病杂证类方》290
《温病医方撮要》290
《温病条辨汤头》290
《温病条辨通解》291
《温病条辨歌括》1291
《温病条辨歌括》2291
《温病条辨歌括》3291
《温病条辨歌括》4291
《温病条辨歌括》5291
《温病证治述要》291
《温病诊治辨论》291
《温病提要序刻》291
《温病新编歌括》291
《温病韵语骈文》291
《温病条辨白话解》291
《温病条辨汤头歌》291
《温疫条辨医方撮要》292
《温病条辨方证歌括》292
《温病条辨汤头歌括》292
《温病条辨症方歌括》292
《温病条辨歌括选要》292
《温病疫疠源流辑要》292
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292
滑泄292
滑泻292
滑石藿香汤292
溲血292
滋阴法292
滋阴息风法293
滋阴清热法293
滋阴解表法293
滋补肝肾法293
滋补肾阴法293
寒293
寒邪293
寒疟293
寒泻294
寒战294
寒疫294
寒结294
寒栗294
寒热294
寒痉295
寒淫295
寒痢295
寒痧295
寒湿295
寒瘴295
寒伤形295
《寒疫论》295
寒湿痢295
寒霍乱295
寒入血室296
寒气霍乱296
寒从内生296
寒则气收296
寒则收引296
寒极生热296
寒甚热微296
寒胜则浮296
《寒疫合编》296
寒热似疟296
寒热如疟296
寒热往来296
寒热起伏297
寒滞肝脉297
寒湿困脾297
寒湿霍乱297
《寒温条辨》297
《寒温明辨》297
寒凝气滞297
《寒温条辨摘要》298
遍身肿胀痧298
[乛]298
犀地清络饮298
犀角大清汤298
犀角地黄汤298
犀角消毒汤298
犀角解毒汤298
犀珀至宝丹299
犀羚解毒丸299
强直299
疏风泄热法299
疏表润燥法299
疏表解毒法300
登革热300
十三画301
[一]301
填补真阴法301
蒿芩清胆汤301
蓄血301
蓄血发黄302
蓄血腹胀302
蓄热吐血302
颐发302
颐毒302
蒸病302
禁口痢302
感暑眩晕302
《感症集腋》302
《感证简易编》302
《感证分经举例》302
感冒退热颗粒303
感冒清热颗粒303
雷丰303
雷少逸303
雷存松303
雷氏却暑调元法303
雷氏芳香化浊法303
雷氏宣透膜原法303
雷氏清凉涤暑汤303
雷氏清宣金脏法303
摇头304
摇头风304
摇头鼓颔304
搐搦304
《辑补温热诸方》304
《辑温病条辨论》304
裘吉生304
裘庆元304
[丨]304
频?舌304
频吐如喷304
睡乡散人304
嗜卧304
嗜眠305
嗜睡305
嗜睡痧305
嗳气305
嗳腐305
?法305
[丿]306
鼠疫306
《鼠疫汇编》306
《鼠疫约编》306
《鼠疫抉微》306
《鼠疫良方汇编》306
微邪306
微疫306
微热306
微灰生刺舌307
腮肿307
腰痛痧307
腮颌发307
腹泻307
腹满307
腹内搅肠307
解?307
解肌法308
解表剂308
解表法308
解毒承气汤1308
解毒承气汤2308
[丶]308
痸疭308
痴呆308
?309
?疹309
瘀血309
瘀热309
瘀血黄309
瘀血痢309
瘀血发热309
瘀血发黄310
瘀血闭结310
瘀血短气310
瘀血腹痛310
瘀热在里310
瘅疟311
瘅热311
痰311
痰水311
痰闭311
痰疟311
痰泻311
痰浊311
痰结311
痰积312
痰嗽312
痰躁312
痰火扰心312
痰闭惊厥312
痰阻心窍312
痰阻肺络312
痰迷心窍312
痰热阻肺312
痰湿阻肺313
痰喘气急痧313
新雪丹313
新刮痧法313
新感温病313
新加香薷饮313
新加黄龙汤313
《新三字温热篇》313
新制橘皮竹茹汤314
《新增时病论证方便读》314
《慈航集》314
溻浴法314
溏泄314
溺血314
寝汗314
[乛]314
缠丝挣314
缠腰火丹314
十四画315
[一]315
静暑315
截疟七宝散315
暮热315
槟榔承气汤315
酸甘敛津法315
[丨]315
嗽血315
嘎齿315
蜘蛛疮315
[丿]315
熏法315
鼻疔316
鼻疳316
鼻窒316
鼻痛316
鼻塞316
鼻槁317
鼻鼽317
鼻齆317
鼻干燥317
鼻如烟煤317
鼻翼煽动317
膜原317
膀胱不利318
膀胱气闭318
膀胱实热318
膀胱虚寒318
膀胱湿热318
膀胱中暍证318
[丶]318
遮腮318
腐垢苔318
瘈?319
?疟319
瘟疫319
瘟黄319
瘟痧319
《瘟疫汇编》319
《瘟疫合璧》319
《瘟疫明辨》319
《瘟疫辨论》319
《瘟痧要编》319
《瘟疫小条辨》319
《瘟疫论类编》319
《瘟症羊毛论》319
《瘟疫传症汇编》320
《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