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
  • (英)埃默·福德(Emer M. E. Forde),(英)格林·汉弗莱斯(Glyn W. Humphreys)编;张航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65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认知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领域特异性假说——从发展和比较的角度看范畴特异性缺失6

范畴特异性缺失:导言6

领域特异性研究取向的简述12

儿童对领域的区分14

婴儿的领域特异性区分16

灵长类动物的领域特异性知识17

从发展和比较的观点看语义知识21

对范畴特异性损伤的结论24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领域特异性语义缺失的个案研究31

引言31

米开朗基罗:个案史32

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知觉-功能”理论46

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拥挤”(crowding)理论47

脑的特定部位恰好与范畴特异性损伤有关吗?49

结论52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物体识别和命名时辨别目标和竞争刺激的原理(及其在常态和病理学的范畴效应中的作用)58

介绍58

物体识别和命名,辨别目标刺激和竞争刺激59

不同范畴的知觉知识和功能知识67

任务效应回顾68

该理论与其他解释的关系73

若干精细预测75

其他类型的范畴特异性缺失的小结和解释84

结论86

致谢86

参考文献86

第四章 视觉加工及其生物和人造范畴间的分离92

前言92

物体的视觉加工93

范畴特异性视觉失认症95

对CSVA的解释97

批评意见100

对ELM的研究102

形状加工103

形状和语义加工的交互108

从ELM上得到的推论的推广112

模拟共享形状特征和语义相关性的交互114

结论116

参考文献117

第五章 分布式语义系统中出现范畴特异性缺失121

导言121

研究新取向:概念结构和概念的结构123

概念结构:计算模拟126

概念结构:支持我们的表征假定的经验证据129

概念结构:神经心理学证据132

总讨论146

致谢148

参考文献148

附录152

第六章 语义痴呆:范畴特异性的悖论155

前言155

语义痴呆(SD)158

本研究中的SD病人群体164

SD的语义缺失是范畴特异性的吗?168

SD病人之间的认知差异173

SD病人在神经解剖上的差异177

结论179

参考文献181

附录185

第七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再认损伤187

前言187

阿尔茨海默病的语义记忆丧失188

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缺失191

解释多变结果的因素198

对阿尔茨海默病中范畴效应的总结207

物体与动作知识;抽象与实体知识208

阿尔茨海默病出现范畴效应的原因是什么?210

结论215

致谢215

参考文献216

第八章 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背后的因素220

前言220

特征常模223

损伤的范畴水平倾向224

特征相关225

特征类型231

独有特征241

总讨论243

结论247

致谢247

参考文献252

附录A255

附录B256

附录C265

第九章 范畴特异性缺失的联结主义观268

导言268

法拉-麦克莱伦模型271

范畴特异性缺失的替代理论282

综合: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取向295

结论301

致谢301

参考文献301

第十章 样例模型和范畴特异性缺失307

导言307

分类和识别的样例模型309

样例存储和范畴特异性缺失311

生物和非生物范畴之间的差异312

模拟范畴特异性缺失315

生物和非生物的识别318

生物和非生物的分类322

基于相似性的理论足以解释范畴特异性缺失吗?323

结论326

致谢327

参考文献327

第十一章 论语义系统的基础331

导言331

初始概念332

初始概念的意义344

对成人概念系统组织的推论347

参考文献354

第十二章 动物和其他独立运动的物体358

导言358

论选择性注意问题359

再论特异领域观念364

机器问题366

更深层理论问题368

研究370

研究探讨的问题374

论活物-非活物之分的组织386

行动“理论”388

致谢389

参考文献389

第十三章 范畴和信息层次393

导言393

异质世界和科学的多元性394

领域特异性的层次396

先天论、经验论和通道效应(channelling)401

低层知觉分流和“开明经验论”404

高而稀疏:重新思考拥有高层概念知识意味着什么409

遴选模型410

结论416

致谢417

参考文献417

第十四章 损伤所致的范畴特异性失常的解剖位点和认知位点的关系421

导言:主要的模型421

范畴特异性失常研究的理论难题和混淆因素423

聚焦于神经解剖的理论模型提出的预设426

范畴特异性失常相关的神经解剖研究引出的结果427

比较神经病理学资料和功能神经成像研究433

神经解剖资料为理论模型引出的推论434

参考文献436

第十五章 范畴特异性的功能成像研究441

导言441

揭示深层神经体系441

检验范畴特异性的认知模型445

评述范畴特异效应的功能神经成像资料447

范畴特异性的神经成像研究未来的方向460

致谢462

参考文献462

人名索引465

主题索引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