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容灾抗毁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系统容灾抗毁原理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736302.jpg)
- 李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644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容灾抗毁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相关背景1
1.1.1 灾难对信息系统的破坏1
1.1.2 信息系统容灾的重要性2
1.2 相关术语3
1.3 容灾系统5
1.3.1 数据容灾5
1.3.2 网络容灾6
1.3.3 服务容灾6
1.3.4 容灾规划6
1.3.5 容灾相关产品7
1.4 容灾标准和规范9
1.4.1 国际标准和规范9
1.4.2 国家标准和规范11
1.4.3 我国相关容灾标准和规范13
1.5 容灾系统体系结构13
1.5.1 本地系统容灾14
1.5.2 异地系统容灾16
1.5.3 用户接入系统容灾17
第2章 信息系统容灾抗毁目标与等级18
2.1 灾难的分类和影响18
2.1.1 灾难的分类18
2.1.2 灾难的影响18
2.2 容灾抗毁的分类19
2.2.1 从距离分类19
2.2.2 从应用分类20
2.3 容灾抗毁的目标22
2.3.1 恢复时间目标22
2.3.2 恢复点目标23
2.3.3 降级运行目标23
2.4 容灾抗毁的等级23
第3章 数据容灾30
3.1 数据存储技术30
3.1.1 内嵌式存储系统30
3.1.2 直接连接存储31
3.1.3 网络连接存储31
3.1.4 存储区域网络33
3.1.5 IP存储网络35
3.1.6 虚拟存储43
3.2 数据容灾技术48
3.2.1 数据容灾技术要求49
3.2.2 数据容灾技术分类50
3.3 本地数据容灾技术实现54
3.3.1 磁盘RAID技术54
3.3.2 快照数据保护技术58
3.3.3 磁带备份62
3.3.4 磁盘备份69
3.3.5 分级存储70
3.4 远程数据容灾技术实现73
3.4.1 远程数据复制技术要求73
3.4.2 基于应用的数据复制技术74
3.4.3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复制技术75
3.4.4 基于文件系统的数据复制技术77
3.4.5 基于服务器逻辑卷的数据复制技术78
3.4.6 基于智能存储系统的数据复制技术79
3.4.7 基于远程磁带数据备份的数据复制技术80
3.5 数据容灾技术对比81
第4章 网络容灾83
4.1 网络可生存性概述83
4.1.1 网络可生存性定义83
4.1.2 影响网络可生存性的因素84
4.1.3 网络可生存性保护机制84
4.2 网络可生存性需求分析85
4.3 网络体系结构86
4.4 全光网络可生存性技术86
4.4.1 网络保护87
4.4.2 网络恢复88
4.4.3 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89
4.5 SDH网络可生存性技术90
4.5.1 自动保护切换90
4.5.2 自愈环91
4.6 ATM网络可生存性技术95
4.6.1 ATM网状自愈网96
4.6.2 具有优先级的VP恢复技术97
4.7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98
4.7.1 传统路由恢复方法98
4.7.2 改进IP路由恢复方法98
4.8 MPLS网络可生存性技术99
4.8.1 MPLS故障检测技术100
4.8.2 MPLS保护恢复技术101
4.9 多层网络中的可生存性技术104
4.9.1 多层网络恢复框架105
4.9.2 多层可生存性技术106
4.9.3 互联策略107
4.9.4 空闲资源管理108
第5章 服务容灾110
5.1 服务容灾的概念110
5.2 失效检测技术110
5.2.1 失效检测模型111
5.2.2 失效检测系统的级别111
5.2.3 失效检测方法112
5.3 基于DNS的服务迁移技术113
5.3.1 DNS原理114
5.3.2 基于动态DNS的服务迁移技术在容灾中的应用115
5.4 基于IP重定向的服务迁移技术116
5.5 基于集群的服务迁移技术117
5.5.1 集群的体系结构117
5.5.2 集群的分类119
5.5.3 集群在容灾抗毁中的应用122
5.6 服务切换与回切124
5.6.1 服务切换124
5.6.2 服务回切126
第6章 容灾规划128
6.1 容灾规划概述128
6.1.1 容灾规划的必要性128
6.1.2 容灾规划的阶段概述129
6.2 项目计划阶段130
6.2.1 项目计划阶段的目标和任务130
6.2.2 项目计划的规划小组131
6.2.3 项目计划阶段的活动132
6.3 风险分析阶段133
6.3.1 风险分析阶段的目标和任务133
6.3.2 风险的介绍134
6.3.3 风险分析小组136
6.3.4 风险分析阶段的活动136
6.4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142
6.4.1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的目标和任务142
6.4.2 恢复策略选择小组143
6.4.3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的活动144
6.5 项目实施阶段152
6.5.1 项目实施阶段的目标和任务152
6.5.2 项目实施小组152
6.5.3 项目实施阶段的活动153
6.6 项目测试和培训阶段154
6.6.1 项目测试的目标和任务154
6.6.2 计划测试的介绍155
6.6.3 项目测试小组和项目培训小组158
6.6.4 项目测试和培训中的主要活动159
6.7 项目维护阶段159
6.7.1 项目维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159
6.7.2 项目维护小组160
6.7.3 项目维护阶段的活动160
6.8 应急响应162
6.8.1 应急响应的目的和任务162
6.8.2 应急响应相关的小组163
6.8.3 应急响应的过程165
6.8.4 应急响应计划模版173
第7章 容灾应用180
7.1 电信运营系统容灾抗毁方案设计180
7.1.1 项目计划阶段181
7.1.2 风险分析阶段185
7.1.3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195
7.1.4 项目实施阶段198
7.1.5 项目测试和培训阶段200
7.1.6 项目维护阶段201
7.1.7 应急响应202
7.2 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容灾抗毁方案设计211
7.2.1 项目计划阶段211
7.2.2 风险分析阶段214
7.2.3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218
7.2.4 项目实施阶段220
7.2.5 项目测试和培训阶段221
7.2.6 项目维护阶段221
7.3 社保信息系统容灾抗毁方案设计221
7.3.1 项目计划阶段222
7.3.2 风险分析阶段222
7.3.3 恢复策略选择阶段222
7.3.4 应急响应224
参考文献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