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 裴福兴,邱贵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034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概论第一章 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概念2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2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3

一、病因学分类3

二、病理学分类5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6

第二章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9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9

一、激素水平10

二、细胞因子12

三、营养因素13

四、遗传因素14

五、生活习惯15

六、运动和制动15

七、药物和疾病16

八、峰值骨量16

九、其他17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17

一、骨构建17

二、骨重建17

三、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19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20

第三章 骨质疏松症与生物力学25

第一节 骨生物力学基础25

一、载荷-变形曲线与骨结构力学特征25

二、应力-应变曲线与骨材料力学特性26

三、骨生物力学试验方法28

第二节 骨量、骨质量与骨强度29

一、影响骨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骨量因素和骨质量因素30

二、骨构建、骨重建与骨强度的关系31

第三节 骨质疏松与应力的关系31

一、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下降32

二、适度的应力负荷刺激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33

三、骨质疏松症的力学调控机制34

第四节 研究展望36

第四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38

第一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38

第二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38

第三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39

一、髋部骨折40

二、脊椎骨折42

三、前臂远端骨折42

第四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43

一、与骨强度相关的危险因素43

二、与受伤机制相关的危险因素47

第五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49

一、正常骨愈合特征49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特征52

三、生长因子及骨移植替代物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研究展望56

第二篇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第五章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检查62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相关影像学检查62

一、X线平片检查法62

二、DXA骨密度测量方法及评价65

三、QCT检查以及评价86

四、骨的定量超声测量94

第二节 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生化检查97

一、人体骨代谢及其特点97

二、骨转换的生化标志物99

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104

第六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108

第一节 临床表现108

一、疼痛108

二、身高变矮和驼背108

三、骨折108

四、其他表现109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109

一、常规X线诊断109

二、双能X线吸收测定110

三、定量CT及定量超声测量111

第三节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112

第七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115

第一节 临床表现115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116

一、X线片检查116

二、CT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117

三、磁共振成像117

第三节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119

第八章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决策121

第一节 合理选择需要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的人群121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综合评估122

第三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策略第九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循证医学评价128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128

一、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发展128

二、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129

三、循证医学的应用情况129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方法和基本原则130

一、系统评价的方法130

二、系统评价的原则132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133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133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选择133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选择135

第十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决策139

第一节 评价骨质疏松程度139

第二节 确定是否手术治疗的原则140

第三节 治疗骨折与抗骨质疏松治疗要兼顾140

第四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141

一、止痛141

二、康复治疗143

三、抗骨质疏松治疗144

第五节 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内固定选择145

一、桡骨远端骨折145

二、肱骨近端骨折146

三、髋部骨折146

第十一章 药物治疗153

第一节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选择方法及原则153

一、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及防治原则153

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154

三、骨质疏松症的内科治疗药物简介154

四、抗骨质疏松药物内科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157

第二节 钙剂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58

一、补钙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基本需要158

二、补钙对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160

三、骨质疏松症的补钙原则与方法162

四、补钙的骨骼外作用164

五、钙剂与过量补钙的不良反应165

第三节 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65

一、维生素D的来源与生理作用165

二、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166

三、维生素D的使用与注意事项169

第四节 二膦酸盐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70

一、二膦酸盐的发展历史170

二、二膦酸盐的种类171

三、二膦酸盐的作用机制173

四、二膦酸盐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循证医学评价174

第五节 降钙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75

一、降钙素的生理作用176

二、降钙素的临床应用177

第六节 氟制剂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80

一、氟制剂的药学研究180

二、氟制剂对骨密度与骨折的影响181

三、氟制剂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82

第七节 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83

一、甲状旁腺激素概述183

二、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的作用184

第八节 性激素疗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88

第九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192

一、SERM的基本概念192

二、SERM的组织特异性机制193

三、SERM影响骨代谢机制194

四、SERM临床应用与研究194

第十节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197

一、雄激素作用的整体效应197

二、雄激素对骨细胞的作用198

三、雄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临床研究200

四、雄激素补充治疗的给药方式及剂型201

五、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201

第十一节 其他细胞因子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202

一、生长激素202

二、骨钙素205

第十二章 康复治疗208

第一节 运动疗法208

一、概述209

二、急性期运动治疗216

三、慢性期的运动治疗方法218

第二节 物理疗法222

一、作用222

二、分类223

三、方法223

第四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类型及骨科处理第十三章 髋部骨折230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230

一、解剖概要230

二、发病率23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31

四、骨折分型232

五、治疗233

第二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237

一、解剖概要237

二、发病率237

三、诊断238

四、骨折分型238

五、治疗239

第三节 股骨转子下骨折242

一、解剖概要242

二、发病率242

三、诊断242

四、骨折分型243

五、治疗244

第十四章 脊柱骨折248

第一节 胸椎骨折248

一、解剖概要248

二、发病率24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48

四、治疗251

五、自然史与预后253

第二节 腰椎骨折255

一、解剖概要255

二、发病率25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56

四、治疗259

五、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治疗方法的评价262

第三节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脊柱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263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历史和现状263

二、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治疗原理265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适应证266

四、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介绍268

五、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275

第十五章 腕部骨折279

一、解剖概要279

二、发病率280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280

四、骨折分型280

五、治疗281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283

第十六章 肱骨骨折285

第一节 肱骨近端骨折285

一、解剖概要285

二、发病率285

三、诊断286

四、肱骨近端骨折的分类286

五、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287

第二节 肱骨远端骨折292

一、解剖概要292

二、发病率293

三、诊断293

四、肱骨远端骨折的分类294

五、治疗294

第十七章 膝部骨折301

第一节 股骨髁上、髁间骨折301

一、解剖概要301

二、发病率301

三、诊断302

四、病因及分类302

五、治疗304

第二节 胫骨平台骨折309

一、解剖概要310

二、发病率和发病机制310

三、诊断311

四、骨折分型312

五、治疗314

第十八章 踝部骨折321

一、解剖概要321

二、发病率322

三、诊断322

四、骨折分型322

五、治疗325

第十九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330

第一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330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骨折330

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柄周围骨折331

第二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335

一、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336

二、胫骨假体周围骨折339

三、髌骨假体周围骨折340

四、小结340

第五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344

第二十章 骨健康与营养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二节 钙344

第三节 维生素D345

第四节 蛋白质347

第五节 磷347

第六节 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348

一、维生素K348

二、维生素A(视黄醇)350

三、氟350

四、镁351

五、钠351

六、锌351

七、锶352

八、铅352

第二十一章 预防跌倒及髋保护垫354

第一节 预防跌倒354

一、预防老年人跌倒及骨折计划354

二、计划展望360

三、总结361

第二节 髋保护垫361

一、髋部骨折的原因与机制362

二、髋保护垫的作用与适应证363

三、髋保护垫的效果评价364

第二十二章 体育锻炼367

第一节 体育锻炼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367

第二节 太极拳运动368

一、太极拳运动的特点369

二、太极拳运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369

附录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初稿)372

附录二 亚洲妇女骨质疏松筛选图表(OSTA)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