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64452.jpg)
- 胡亚球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081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的法理基础1
第一节 引言1
一、民事诉讼基本法理研究的学理意义和价值1
二、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及评价1
三、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2
第二节 民事诉讼理论的起点——基本范畴4
一、基本范畴的学科意义和含义4
二、确定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根据和标准5
三、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体系6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15
一、区分两类法理的依据16
二、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的区别17
三、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的适用原则23
第四节 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从家长制到协同制30
一、简析四种民事诉讼观30
二、当代社会民事诉讼观的走向分析42
第五节 民事诉讼的基本方法——司法为主的方法论44
一、民事司法方法的诉讼意义44
二、民事诉讼程序意义的司法方法51
第六节 民事诉讼的学科体系——学科学意义的构建60
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对学科体系建立的意义60
二、构建民事诉讼法学学科体系应考量的因素62
三、现代诉讼理念下的民事诉讼法学体系63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人性基础67
第一节 引言67
一、研究的动机67
二、国内的研究概况72
三、研究的方法75
第二节 法律中人性问题历史考察及其对诉讼研究之启示78
一、西文中“人性”的词源考及启示78
二、法律中的人性观的演变史及启示80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中人性问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97
一、民事诉讼之人性研究理论上可行性分析98
二、民事诉讼之人性研究事实上可行性分析105
第四节 民事诉讼与人性假设观:理性之应然视角110
一、缘何以人性的假设观为民事诉讼研究之开端110
二、人性抽象、假设的可能性114
三、两个领域中之人性假设的抉择115
四、一个事例的分析:对抗制下法官之人性假设分析129
第五节 民事诉讼与人性实体观:经验之实然视角135
一、民事诉讼伦理人性论中“恶”性假设的挑战136
二、民事诉讼认识人性论中“理性人”假设的挑战138
三、前章事例的再分析:诉讼中家长主义与对抗制的修正145
第六节 民事诉讼与人性价值观:价值的回归159
一、人性尊严思想的发展史162
二、人性尊严的概念、种类167
三、以人性尊严为本位的程序价值、原则体系的构建171
四、程序瑕疵的救济:以国外民事诉讼法下程序参与权之保障为例187
第三章 民事诉讼的伦理基础191
第一节 引言191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初步解释191
二、关于民事诉讼程序伦理概念的初步界定194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伦理失范的三大表象197
一、宏观层面:官僚型法院与诉讼制度对道德的自我抑制197
二、中观层面:利己心与民事司法的不可接近性202
三、微观层面:制度正义与美德正义的不契合211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伦理失范原因探悉216
一、体制原因: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和社会系统互动不遵伦理216
二、现实原因:颠覆性变革使得社会伦理体系崩溃波及诉讼制度224
三、学理原因:民事诉讼对与本土伦理的契合性考量匮乏233
第四节 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在社会整体理念下的底线伦理与民事诉讼的互动241
第四章 民事诉讼的文化基础249
第一节 引言249
一、研究的动机249
二、课题的意义与背景250
三、民事诉讼法文化国内研究概况251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界定252
一、文化与法文化252
二、文化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法学256
三、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种类划分259
第三节 观念形态的民事诉讼法文化261
一、观念形态的民事诉讼法文化之含义261
二、观念层面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研究意义261
三、观念层面民事诉讼法文化的审视维度265
第四节 诉讼意识文化266
一、中国古代诉讼意识之审视266
二、中国当代诉讼意识之透视271
三、文化冲突下寻求理性的诉讼意识——礼法文化与维权意识的结合273
第五节 诉讼制度构建者之程序理念文化274
一、程序理念文化的样态的宏观分析274
二、避讼型文化与好讼型文化274
三、程序至上型文化与实体至上型文化276
四、法律至上型文化与行政至上型文化279
第六节 诉讼中的诚实信用文化——诉讼参与者对自身行为之审视和他人行为之评价282
一、“诚实信用”之理解282
二、中西方诉讼文化中诚实信用之比较285
三、诚实信用文化研究对制度构建之启示289
第七节 民众个体对裁判者之心理期盼292
一、中西诉讼文化中民众个体对裁判者心理期盼之比较292
二、当代中国民众个体对法官心理期盼296
三、民众个体对裁判者之理性期盼及制度启示297
第八节 民事诉讼文化与制度构建的关系300
一、具体制度建设与诉讼文化之间的关系300
二、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文化的关系303
第五章 民事诉讼的政治基础311
第一节 序言311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与政治的一般关系314
一、政治生活与民事生活的关联与隔离314
二、民事诉讼与政治的一般关系316
三、宪法是体现民事诉讼政治关怀的根本依据320
第三节 西方视野下的宪法与民事诉讼诸要素的对接323
一、民事纠纷主管权的宪法性规定323
二、民事审判权力的委任328
三、当事人基本诉讼权的保障331
四、国家公诉权对民事诉权的干预和对公益生活的关怀335
第四节 中国当前政治生活与民事诉讼的关系样态分析339
一、制度意义的分析339
二、实践层面的分析341
三、政策层面的分析345
第五节 中国政治背景下的民事诉讼基本走向351
一、决定中国民事诉讼走向的政治因素考量351
二、我国民事诉讼的政治化走向357
后记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