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文化纵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文化纵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164186.jpg)
- 张维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ISBN:780543982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文化纵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言与文化——绪论1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1.语言是文化的编码3
1)语言的文化符号性4
2)文化对符号联想的制约5
2.理据性语言编码9
3.任意性语言编码13
4.语言编码与符号学16
二、文化是语言的深层机制18
1.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与沃尔夫假说18
2.文化形态与语言哲理观20
3.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文化构造23
1)汉语和英语的文字学特点23
2)汉语和英语的词汇构造特点25
3)汉语和英语的句法构造特点28
三、语言文化与语言学31
1.语言学缘起31
2.语言文化研究的发展32
3.语言学的产生与文化退隐33
4.乔姆斯基革命与文化回潮34
第二章 语言的习得与发展36
一、语言的习得36
1.人的语言直觉本能37
2.语言习得和遗传机制39
二、语言习得的阶段41
1.前语言阶段42
2.语言阶段43
1)独词综合期43
2)双词联结期45
3)多词联句期47
4)递归句期48
3.儿童语言习得理论48
1)模仿论48
2)强化论50
3)儿童语法规则的建立51
4)儿童习语的语法特点52
三、文化与外语学习56
1.外语学习关键期57
2.外语学习的目标58
3.外语学习的理论模式59
4.外语学习与跨文化研究61
四、语言的起源63
1.语言起源的传说63
1)神创论64
2)人创论65
3)进化论66
4)动物的信息交际67
2.人的语言进化71
1)人的进化71
2)体态语72
3)初始之语言76
五、语言的文字发展81
1.文字起源的传说82
2.文字的产生83
1)图形文字83
2)表意文字87
3)语词文字88
4)音节文字91
5)字母文字92
六、文字与语言的联姻93
1.文字与语言的互补性93
2.文字的言语写入方式94
3.文字与语言的互助96
4.文字与语言的相对独立98
5.古文字与文化史100
6.文字系统与言语系统102
第三章 语言与思维104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105
1.作为思维成果的语言106
2.语言与逻辑109
二、语言对思维的影响111
1.语义学派与语言哲学111
2.词语的语义特点113
3.沃尔夫假说115
4.沃尔夫学说的意义120
三、语言束缚的弹性123
1.色谱连续体的语言认知124
2.语义的心理偏向126
3.语言与女性歧视127
4.语言与种族歧视129
四、言语的信息价值130
1.语境与言语信息价值130
2.言语句类的信息价值132
1)叙事句的信息价值133
2)揣测句的信息价值135
3)承诺句的信息价值136
4)指令句的信息价值136
5)表情句的信息价值137
6)宣告句的信息价值138
3.言语真实与意向139
五、思维对语言的利用141
1.偏见词的使用142
2.思想偏见与言语修饰144
3.语义偏向的变动145
4.禁忌与婉言147
5.语法的偏向151
六、语言感情154
1.社团言语感情154
2.语言民族主义155
3.语言帝国主义157
第四章 语言与意义173
一、哲学的语义之争173
1.哲学语义论174
2.哲学语义浅析179
二、现代语义学研究182
1.结构语义学182
2.解释语义学182
3.生成语义学184
4.语言意义185
三、专用名称与内涵187
1.专用名称的哲学语义之争187
2.专用名称的类型189
3.语言意义的特点192
四、语义切分196
1.语义与世界的心理联系机制198
2.语义特征200
3.语义特征的功能206
1)词语意义区分功能206
2)语义联想功能208
五、语义格与汉语语序214
1.深层语义格与表层句法格215
2.语义格与汉语语序218
3.汉语无理构造219
4.语义格、语序与语境220
六、语义场222
1.文化与语义场223
2.语义场效应225
3.语义场分类226
4.语义场下义关系类型228
5.语义推理229
6.语义定势231
7.语义的不确定性232
七、语义的演变234
1.词义的缩小234
2.词义的扩大235
3.词义的转移236
4.词义的内涵附加237
第五章 语义关系与句法语义240
一、同义与反义关系240
1.同义关系241
2.反义关系243
二、同义反义的多义性与转化245
1.同义反义的多义性245
2.同义与反义的转化246
三、词语多义与同音异义247
1.语义联系249
2.多义与同音异义的共时语义区分251
3.义迁模式与义迁距离254
四、歧义浅析257
1.歧义与语言单位的多义潜势257
1)词素的多义性258
2)词汇的多义性259
3)词组的多义性260
4)句子的多义性260
2.语境与语言表达机制261
1)语境及功能261
2)语言表达机制的两个方面262
3.歧义是多义冲突263
4.歧义类别264
1)潜在歧义与实际歧义264
2)有意识歧义与无意识歧义265
3)语言歧义与非语言歧义265
4)词汇歧义与句法歧义266
5)结构歧义与转换歧义266
6)指代歧义与语用歧义266
五、歧义与模糊268
1.模糊现象268
1)语义概括268
2)同义性诠释269
2.模糊与上下义关系270
3.歧义与模糊的区别271
六、歧义的心理认知研究275
1.心理认知研究中的歧义观275
2.歧义分析的几种心理认知模式277
1)语境决定式277
2)全激活式277
3)有序激活式278
4)激活抑制式280
3.激活抑制式与语言认知基本理论281
七、句法语义284
1.词语语义的自由组合284
2.语义单位组合的可能性285
3.句子的深层语义构造285
4.话题与述谓287
1)述谓类型287
2)项目关系288
第六章 语言与隐喻文化291
一、隐喻研究史探292
1.古代隐喻研究292
2.中古隐喻研究294
3.现代隐喻研究295
二、隐喻问题综述299
1.隐喻的语言学意义299
2.隐喻的本质功能与特征301
1)隐喻与相似性301
2)隐喻的语义本质304
3)隐喻的语用本质304
4)隐喻的认知本质305
5)隐喻的语义特征309
6)语法隐喻316
三、隐喻思维与文化诗学318
1.原始文化与原始思维318
2.隐喻的语言文化诗学创造320
第七章 语言与语法文化327
一、古希腊罗马的语法文化327
1.希腊的哲理语法328
2.罗马的学校语法331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语法文化332
1.中世纪经院思辨语法333
2.文艺复兴的唯理语法334
三、近现代的语法文化337
1.历史比较语法337
2.结构主义语法338
3.转换生成语法341
4.功能语法342
四、从功能语法看汉语的语序347
1.汉语语序的自由性与固定性348
2.汉语语序的分布原则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