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情调研·2006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情调研·2006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709773.jpg)
- 张冠梓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37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调查报告-中国-2006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情调研·2006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四川省部分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社会主义新农村国情考察的背景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3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3
三、考察总体情况4
成都市锦江区新农村建设模式4
一、“五朵金花”简况5
二、“五朵金花”的运作模式6
三、“五朵金花”模式的意义8
凉山彝族自治州新农村建设模式10
一、凉山自治州概况10
二、凉山州农村经济发展情况11
三、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做法12
四、凉山州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5
五、凉山州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16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启示24
一、大都市边缘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24
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的思考27
一、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两大矛盾27
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期盼28
三、克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担心29
四、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机制29
五、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步骤30
总结32
黑龙江农垦系统的新农村建设33
前言35
黑龙江农垦系统在我国及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6
一、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37
二、农业现代化的示范作用39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作用41
四、在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43
五、对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44
黑龙江农垦系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46
一、土地承包关系47
二、大农场与小农场的关系48
三、公共服务产品的进一步完善49
四、与周边农村的关系50
五、农垦系统的社会责任51
黑龙江农垦系统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及主要成效52
一、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53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54
对黑龙江农垦系统发展的有关思考56
一、农垦系统的管理体制56
二、农垦系统的定位:农业产业化与社区建设59
致谢59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之路的探索61
前言63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经营模式与基本矛盾64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64
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65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基本矛盾68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的优势70
一、优越的资源条件70
二、与时俱进的农场经营体制71
三、垦区土地产权国有制度71
垦区农业产业化的阶段特征:步入较高发展阶段73
一、农业生产进入“规模”与“质量”互动良性发展阶段73
二、农产品加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突出75
垦区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77
一、一般性的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难以满足垦区特殊的政策需求78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赢利能力弱,附加值低80
三、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与基地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81
对进一步推动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看法82
一、正确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附加值低”问题82
二、龙头企业应以品牌整合所有资源,提升品牌市场定位83
三、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符合垦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支持政策84
参考文献85
黑龙江垦区发展中的若干法律问题87
内容提要89
前言89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待黑龙江农垦体制90
黑龙江垦区土地承包制的法律问题94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承包存在的主要问题95
二、垦区土地承包制适用法律问题96
三、利用土地承包合同合理设定土地使用权配置方式98
四、与黑龙江垦区有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问题101
垦区内部依法落实政企分开、理顺职能问题105
一、理顺垦区管理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落实政企分开106
二、妥善解决垦区行政执法中的体制问题112
垦区发展机制对农村建设的启示113
一、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制113
二、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15
三、建设民主法治社区118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21
小额贷款组织与农村金融发展——对山西省平遥县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与思考123
内容提要125
引言127
一、研究背景127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29
小额贷款及其发展模式130
一、小额贷款的基本内涵130
二、国外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模式131
三、当前我国小额贷款的几种代表性模式136
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背景141
一、宏观背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141
二、微观背景:平遥县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必要性146
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与发展150
一、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特点150
二、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建设:以晋源泰为例151
三、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情况154
四、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效果和潜在问题157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161
参考文献164
在新农村建设中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考察与启示169
内容提要171
前言171
平罗县“土地信用合作社”产生的背景172
一、平罗县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为“土地信用合作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72
二、平罗县非农产业、城镇发展对集体土地的需求,为“土地信用合作社”的产生提供了动力172
三、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弱化,为“土地信用合作社”的产生提供了可能173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催生了“土地信用合作社”174
平罗县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组建、运作和效果174
一、“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内涵174
二、“土地信用合作社”的组建和性质175
三、“土地信用合作社”的职能和经营业务176
四、“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176
五、“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分配177
六、对“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支持政策178
七、对组建“土地信用合作社”的组织领导178
八、“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效果178
对平罗县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思考179
一、“土地信用合作社”性质辨析179
二、“土地信用合作社”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180
三、“土地信用合作社”符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方向181
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土地信用合作社”182
参考文献184
两种大学生支农方式的比较185
内容提要187
前言187
一、问题的提出187
二、调研思路、对象选取与方法190
三、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191
主要调查结果193
一、大学生支农情况考察: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的比较193
二、大学生支农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的刘亚鹏20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211
一、政策可持续的基础之一:大学生的“三农”情的必要性211
二、政策可持续的基础之二:财政支持的必要性212
三、政策可持续的基础之三: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213
四、政策可持续的基础之四:农民的互动214
本次调研的局限与后续调研的意义215
附录216
一、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二期)第一次理论培训(部分)216
二、访谈记录整理报告219
主要参考文献229
致谢230
三线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以四川省为例231
内容提要233
三线建设的确定和实施234
一、三线建设的确定234
二、四川的三线建设——以攀枝花市为例241
三线建设地区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例245
一、攀钢集团主辅分离改革的背景与原因246
二、攀钢集团主辅分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47
三、攀钢集团进一步改制所面临的困难252
四、结论256
三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57
一、三线建设促进西部的发展257
二、三线建设的移民增进不同民族的融合260
三、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启示264
四、弘扬三线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7
五、几点建议269
攀枝花市国有企业改制与和谐城市建设273
内容提要275
调研背景275
攀枝花市的和谐社会建设:数据、问题与建议276
一、概况276
二、攀枝花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发展279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80
四、对策282
攀钢和十九冶的改制和发展情况283
一、攀钢简要介绍283
二、十九冶简要介绍286
三、攀钢和十九冶的改制情况287
四、十九冶改制的意义289
从改制的难度看和谐城市的发展思路291
一、改制困难重重291
二、和谐城市的发展思路293
结束语:科学的和谐观以及改革、发展与和谐的关系298
参考文献299
能源问题的非经济学视角——以汽油涨价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为例301
内容提要303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基本思路304
一、研究的主题和意义304
二、研究背景305
三、基本研究思路309
调查研究过程和方法310
一、调查研究的时间和进度安排310
二、调查研究方法310
三、调查和研究内容311
四、调查实施情况和遇到的困难313
五、调查问卷的处理和数据分析316
六、研究假设和分析方法316
总报告:油价上涨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318
一、出租车司机个人基本信息319
二、出租车司机的工作状况以及油价上涨对其的影响324
三、油价上涨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339
四、出租车司机对油价上涨及其影响的看法和态度342
五、意见与建议346
分报告一:不同司机对油价上涨及其影响的看法和态度347
一、不同居住地司机的比较分析348
二、单班司机和双班司机的比较分析353
三、不同从业时间司机的比较分析359
四、不同年龄段司机的比较分析365
五、不同文化程度司机的比较分析373
六、小结381
分报告二:北京市与国际大都市出租车行业的状况382
一、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历史与现状382
二、国际大都市出租车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现状384
三、国外出租车应对高油价的办法387
四、小结388
调研总结、对策性分析与建议389
一、本次调研的主要发现和结论389
二、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对油价上涨的应对及利益相关者分析392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397
鸣谢与后记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