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 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42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民族历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契丹族 1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 1

一 历史渊源 1

二 早期活动 4

第二节 契丹国的建立和发展 9

一 阿保机建契丹国 9

二 契丹国的巩固和发展 12

三 契丹的社会制度 16

第三节 契丹的经济和文化 24

一 社会经济 24

二 文化科学 30

三 风俗习惯 37

第四节 契丹与周围诸族的关系 41

一 与五代各朝的关系 41

二 与北宋的关系 43

三 与党项族的关系 44

四 与回鹘等族的关系 46

第五节 契丹国的灭亡 47

一 契丹贵族的没落 47

二 契丹国的衰亡 48

三 耶律大石与哈剌契丹 50

四 辽亡后的契丹遗民 55

第二章 女真族 58

第一节 女真族的族源与分布 58

一 族称与族源 58

二 辽代女真诸部分布 62

第二节 女真族与大金国 68

一 女真族的兴起 68

二 金王朝的建立与盛衰 72

第三节 猛安谋克制度 78

一 猛安谋克制度的形成、含义与内容 78

二 猛安谋克的发展变化与迁徙 81

三 猛安谋克的衰落 86

第四节 奴隶制的兴衰与封建制的确立 88

一 勃极烈制度的建立与废除 88

二 汉官制的采用和奴隶解放 93

第五节 女真文化 100

一 大金国建立前的“旧俗”100

二 金时期的女真文化 106

第三章 奚、渤海、乌古等族 113

第一节 奚族 113

一 奚族在辽朝的地位和活动 113

二 辽时期奚族诸部及其分布 115

三 金时期的奚族 116

第二节 渤海族 117

一 渤海与东丹国 117

二 渤海人的迁徙 118

三 渤海人的反辽斗争 119

四 金代的渤海人 120

第三节 乌古和敌烈 121

第四节 鞑靼和阻卜 124

一 鞑靼 124

二 阻卜 128

第四章 沙陀族 132

第一节 沙陀族的兴起 132

一 族称和族源 132

二 沙陀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136

三 沙陀族的勃兴 140

第二节 沙陀族的鼎盛与衰微 147

一 后唐 147

二 后晋 154

三 后汉 158

四 北汉 161

第三节 沙陀族的经济和文化 164

一 社会经济 164

二 文化艺术 168

三 宗教信仰和习俗 170

第五章 党项族 173

第一节 党项先世及其勃兴 173

一 族称和族源 173

二 迁徙及分布 176

三 党项族的兴起 180

第二节 党项族的盛衰 186

一 西夏国的建立 186

二 西夏国的强盛 191

三 西夏国的衰亡 200

第三节 党项族的经济 204

一 畜牧业 204

二 农业 207

三 狩猎业 209

四 手工业 210

五 商业 213

第四节 党项族的文化 214

一 语言和文字 215

二 儒学的产生与弘扬 217

三 佛教的传播与佛学的发展 219

四 语言文字学 221

五 文学艺术 222

六 律历 227

七 风俗习惯 229

第六章 回鹘 232

第一节 回鹘的源流及其西迁 232

一 源流与兴起 232

二 鄂尔浑回纥汗国的兴亡 235

三 西迁与安西回鹘国的建立 239

第二节 甘州回鹘 242

一 甘州回鹘的形成与立国 242

二 与内地各族人民的关系 247

三 经济和文化 250

第三节 高昌回鹘 253

一 名称由来及其立国 253

二 社会经济 257

三 文化习俗 262

第四节 喀喇汗王朝 268

一 名称和族属 268

二 王朝史略 272

三 与内地各族人民的关系 279

四 社会经济 282

五 文化习俗 284

第七章 吐浑、葛逻禄等族 288

第一节 吐浑 288

一 吐浑的历史渊源 288

二 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吐浑 289

第二节 葛逻禄 293

第三节 样磨、仲云、粟特 296

一 样磨 296

二 仲云 298

三 粟特 299

第八章 吐蕃诸部(藏族) 302

第一节 吐蕃概述 302

第二节 吐蕃本部 304

一 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农奴制的形成 304

二 萨迦派农奴主集团 307

三 帕竹噶举派农奴主集团 309

第三节 泾、渭两水上游的吐蕃部 310

第四节 凉州六谷吐蕃部 311

第五节 唃厮啰吐蕃部 313

一 唃厮啰政权的幼年时代(1009~1032年) 313

二 唃厮啰政权的鼎盛时代(1033~1083年) 316

三 唃厮啰政权的衰落(1086~1104年) 320

第六节 吐蕃诸部的宗教——喇嘛教 321

一 何谓喇嘛教 321

二 喇嘛教的兴起和各教派的形成 324

三 喇嘛教各教派的基本情况 325

第九章 大理国及其治下诸民族 330

第一节 大理国的建立、发展和衰亡 330

第二节 大理与宋朝的臣属关系 334

第三节 大理国治下的各民族 336

一 白蛮(白族) 336

二 乌蛮(彝族) 339

三 白衣、金齿、茫蛮(傣族) 344

四 磨些蛮(纳西族) 347

五 和蛮(哈尼族) 349

六 栗粟、施蛮、顺蛮、长裈蛮(傈僳族) 352

七 望蛮、扑子蛮(佤、德昂、布朗族先民) 353

八 其他部落、民族 354

第十章 南僚诸部(壮、布依、侗等民族) 357

第一节 左、右江乌武僚(壮族) 357

一 乌武僚简析 357

二 从“长其国”到“南天国” 358

三 左右江流域的社会发展 364

第二节 西南番诸部(布依族) 367

一 何谓西南番 367

二 西南番的来源及民族成分 368

三 西南番的社会 368

第三节 抚水州俚僚(水、侗、仫佬、毛南等民族) 369

一 抚水州俚僚的来源 369

二 抚水州俚僚的社会 370

三 抚水州饥民武装起义 372

第四节 诚、徽州之仡僚(侗族) 373

第十一章 土家、苗、瑶、畲族先民 377

第一节 溪州蛮(土家族和苗族) 377

一 溪州蛮简析 377

二 溪州彭氏与楚王马氏的结盟 378

三 溪州蛮的社会 380

第二节 思州、播州蛮(苗族、土家族) 381

第三节 徭人诸部(瑶族) 384

一 从“莫徭”、“徭人”到瑶族 384

二 梅山徭 385

三 辰州、武冈徭 387

四 桂阳监——连州徭 389

第四节 畲民与輋民(畲族) 392

第十二章 黎人(黎族)和流求人、毗舍耶人(高山族) 394

第一节 黎人源流及海南岛行政区划沿革 394

第二节 五代两宋时期的黎人社会 395

第三节 五代两宋时期黎汉民族关系 399

第四节 宋时的流求人和毗舍耶人(高山族) 404

后记 407

再版后记 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