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救助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救助法研究
  • 林莉红,孔繁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735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社会救济-行政管理-行政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救助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救助的界定1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1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1

二、社会救助的特征6

三、社会救助与相关概念的区别9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内容、分类与形式15

一、社会救助的内容16

二、社会救助的分类20

三、社会救助的形式25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法律渊源28

一、国际法渊源28

二、国内法渊源32

三、国际公约的国内实施问题37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40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40

一、西方国家社会救助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40

二、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47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理论渊源53

一、公民权利理论53

二、国家责任理论61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功能与作用66

一、保障基本人权66

二、维护社会稳定69

三、促进经济发展70

四、体现社会公平71

第三章 社会救助的原则73

第一节 国家责任原则73

一、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是国家(政府)的义务73

二、政府救助与社会主体救助相结合76

第二节 保障基本生活原则78

一、保障贫困者的“最基本”生活79

二、避免“养懒汉”现象81

第三节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83

一、公平原则83

二、公正原则85

三、公开原则88

第四节 补充性原则92

一、个人的自救责任92

二、家庭成员之间的救助责任94

第五节 补足性原则97

一、补足性原则与相关原则的关系97

二、收入调查98

三、差额救助101

第六节 及时性原则102

一、行政时限制度102

二、简易程序制度104

三、先予执行制度105

第四章 域外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借鉴107

第一节 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07

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07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111

第二节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15

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15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119

第三节 日本的生活保护制度123

一、生活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24

二、宪法生存权条款:抽象与具体之争126

三、生活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30

第四节 台、港、澳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136

一、台湾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136

二、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140

三、澳门的个人及家庭服务制度150

第五节 域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借鉴意义155

一、立法模式:统一与单行155

二、经费来源:中央与地方157

三、救助机制:单一与混合159

第五章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概述160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发展160

一、封建社会的救助制度160

二、民国时期的救助制度166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救助制度169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174

一、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174

二、我国现行社会救助的体系176

三、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点178

第三节 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181

一、社会救助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181

二、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82

三、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189

第六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195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98

第二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200

一、保障对象201

二、保障形式和发放周期204

三、保障标准206

四、申领和审批程序211

五、保障金计算方法216

六、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218

七、保障期限220

第三节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21

一、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221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225

三、农村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233

第四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234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235

二、保障对象方面的问题237

三、保障标准方面的问题240

四、收入调查方面的问题243

第七章 专项救助246

第一节 法律援助246

一、法律援助概说246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内容249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趋势258

第二节 司法救助262

一、司法救助概说262

二、司法救助的主要内容264

三、司法救助的反思265

第三节 医疗救助267

一、医疗救助的必要性267

二、医疗救助的分类269

三、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77

第四节 住房救助278

一、住房救助的主要内容279

二、住房救助制度评析286

第五节 教育救助288

一、教育救助的对象289

二、教育救助的形式289

三、教育救助的反思293

第六节 就业救助295

一、就业救助的主体295

二、就业救助的形式与内容296

三、就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301

第八章 收容救助303

第一节 我国收容制度的历史演变303

一、从救助到强制的蜕变303

二、收容遣送存在的主要问题308

三、从强制到救助的回归313

第二节 我国收容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316

一、救助原则317

二、救助对象320

三、救助期限323

四、救助内容与标准325

五、救助的程序327

六、受助人员的权利与义务329

七、特殊救助对象的处置331

八、档案管理332

第三节 我国收容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333

一、救助与安置的衔接334

二、流浪儿童的救助336

三、救助管理信息化建设337

第九章 灾害救助340

第一节 灾害与灾害救助340

一、灾害概述340

二、灾害救助343

第二节 灾害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346

一、适用范围与救助原则347

二、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348

三、灾情等级划分与分级救助责任349

四、救助对象353

五、救助形式355

六、救助标准356

七、救助程序358

第三节 灾害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360

一、立法缺位360

二、救助标准不明362

三、资金来源不足、监管不到位362

四、忽视城市、社会灾害救助问题364

五、重视物质救助、缺乏精神抚慰365

六、灾害救助与其他救助衔接不畅366

第十章 特殊性质的救助制度367

第一节 “五保”供养367

一、“五保”供养制度的沿革367

二、“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369

三、“五保”供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372

四、“五保”供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74

第二节 儿童福利378

一、儿童福利概述378

二、传统儿童福利制度的特点与问题381

三、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383

第三节 扶贫385

一、扶贫概述385

二、扶贫制度的主要内容388

三、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391

第四节 刑事被害人经济援助393

一、刑事被害人经济援助概述394

二、域外的经验397

三、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经济援助制度408

第十一章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立法建议413

第一节 修改《宪法》相关条款413

一、现行《宪法》规定的问题414

二、《宪法》相关条款的具体修改建议416

第二节 制定《社会救助法》417

一、明确政府的救助义务418

二、构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419

三、扩大救助对象至全体公民419

四、设置科学的社会救助程序420

第三节 完善相关法规421

一、颁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421

二、制定《灾民救助条例》421

后记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