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与认识论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与认识论的发展
  • 江崇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0696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学技术与认识论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哲学认识论的时代特征1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概况和主要特点5

三、主客体关系问题是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主要9

认识论问题9

1、主体问题的突出9

2、客体问题的深化12

3、认识是有中介的活动过程14

第一章认识活动中主体因素的增强18

一、现代认识中主体因素增强的表现18

1、主体活动对客体的干扰和改造作用日益增强18

2、思维的规范功能较之描述功能更为重要22

3、认识的超前反映和创造性越来越突出26

二、主体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9

1、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0

2、主体因素对认识结果的重要影响32

1、主体能动性概念的发展36

三、主体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36

2、主体受动性的涵义和实质41

3、主体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44

第二章 主体结构系统的深化46

一、主体神经生理结构研究的新成果46

1、现代科学对人脑结构层次的揭示46

2、大脑的机能系统和认识功能50

1、需求意识及其驱动作用55

二、主体非理性要素研究的加深55

2、情感、意志因素及其调控作用58

3、直觉、灵感因素及其创造作用60

三、主体认识结构问题的突出63

1、认识结构问题的提出和发展64

2、认识结构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66

3、认识结构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71

一、主体建构的过程74

1、主体是建构起来的74

第三章主体建构的过程、特点和条件74

2、主体建构的实质内容77

3、主体建构的内化过程80

二、主体建构的特点83

1、认识结构与动作关系的反转83

2、认识结构客观性的演进87

3、主体建构的发展方式89

三、主体建构的基本条件91

1、主体建构的实践条件91

2、主体建构的知识条件93

3、主体建构的文明背景条件96

第四章主体对客体的建构100

一、客体在认识中的建构100

1、客体建构的规定100

2、客体建构的条件103

3、客体建构的基本过程108

1、自然客体系统的扩展110

二、客体系统界阈的拓宽与加深110

2、社会客体系统的延伸114

3、精神客体系统的深化117

三、客体新特性的揭示121

1、客体系统新特性的展现121

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议124

第五章客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128

一、客体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128

1、客体是认识的对象128

2、客体信息是认识的内容131

3、认识的结果应与客体本性相符合134

二、客体特性对主体思维的制约作用136

1、客体方向规定着主体的思维方向136

2、客体结构制约主体的思维结构139

3、客体特性影响主体的思维方法142

4、客体变化的可能性和规律性决定思维144

创造功能的发挥144

三、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的原则147

1、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147

2、实然性与应然性的动态统一149

3、自由和必然是主客体关系的深化151

第六章实践的结构层次和功能作用154

一、实践的结构层次154

1、实践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154

2、实践的宏观结构与大脑的微观机能159

3、个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164

二、实践的中介特性171

1、实践中介特性的表现171

2、实践的中介特性与认识的两种图式175

三、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179

1、实践推动客体主体化179

2、实践决定主体客体化182

3、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创造能力185

第七章信息在认识中的作用190

一、认识中的信息及其特征190

1、信息的涵义190

2、信息的特征193

3、事物的信息特性与反映特性的关系195

二、信息在主客体相互联系中的地位作用198

1、主体认识能力是信息转化的凝结物199

2、客体对象化受信息发展和主体能力的制约201

3、信息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中介环节203

三、信息科学对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206

1、实践基础上的信息构成认识的源泉207

2、信息反馈揭示了认识的多种特性208

3、信息方法推动了认识的定量分析211

1、人工智能产生的过程和条件214

第八章 人工智能的产生和认识论意义214

一、人工智能的产生及其性质214

2、人工智能的性质和作用217

二、人工智能对认识论的推动221

1、人工智能丰富了客体和客体主体化的内容221

2、人工智能提高了对思维主体的要求225

3、人工智能推动了大脑思维机制的研究227

三、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关系230

1、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立和统一231

2、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235

3、需要讨论的问题238

第九章符号的性质、作用及功能242

一、符号的涵义及其中介性质243

二、符号的特征及其中介作用246

三、符号的认识功能254

1、符号的客观化功能254

2、符号的社会化功能257

3、符号的内化功能261

4、符号的信息化功能264

第十章价值在认识中的作用269

一、价值的本质涵义及特征269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价值问题的突出270

2、价值的本质涵义272

3、价值的基本特征275

二、价值对认识的功能作用277

1、价值是认识的动力因素278

2、价值规定认识的对象、目的和手段280

3、价值调节主客体的相互转化282

三、价值推动了认识论的研究284

1、价值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和联系284

2、价值评价的本质和特征287

3、价值论的研究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289

主义的认识论289

一、真理是主体观念向客体的趋同294

1、现代科学认识中的趋同问题294

第十一章现代科学认识对真理观的发展294

2、主体观念向客体趋同的层次性296

3、趋同深化了真理的客观性298

二、真理的系统性和开放性301

1、真理的系统性301

2、真理系统的开放性303

三、真理的检验与功能306

1、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与方法306

2、真理的功能作用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