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部门经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部门经济理论
  • 袁镇岳,葛家澍,邓子基,黄良文,罗季荣,谢佑权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4091·241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部门经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资本论》为社会主义部门经济理论开拓了道路1

一、《资本论》的基本原理赋有强大的生命力1

二、《资本论》是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基石5

三、学习《资本论》,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13

第二章《资本论》与社会主义计划管理19

第一节《资本论》中关于公有社会计划管理的理论19

一、《资本论》中关于公有社会计划管理的理论19

二、马克思的计划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6

第二节《资本论》中的再生产理论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8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38

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41

三、必须从保证社会再生产的一系列比例关系,来安排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46

四、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应用51

第三节《资本论》中关于内含扩大再生产原理与提高经济效益56

第一节《资本论》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实质123

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123

二、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产品的唯一生产部门124

三、必须把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放在农业生产的首要地位127

第二节《资本论》阐明了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130

一、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131

二、农业再生产中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特别显著134

三、农业的最终产品是动植物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原始材料138

四、没有资金积累也能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140

第三节《资本论》剖析了科学的土地经济基本原理145

一、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基本特点以及提高土地生产率的重要意义145

二、土地投资生产率的递增与递减149

三、级差地租与级差土地收入157

第五节《资本论》与商业经济理论171

第一节《资本论》中关于商业的定义及商业与商品流通相互关系的论述171

第二节《资本论》中对商业职能的科学规定177

第三节《资本论》中的商业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184

一、运用“商业的发展到处都使生产朝着交换价值方向发展”的原理,促使我国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185

二、运用供求关系的原理,搞好社会主义商品供求平衡190

三、运用资金周转原理和对价值规律的科学论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200

第六章《资本论》与对外贸易理论210

第一节《资本论》中的对外贸易观210

一、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国民生产和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210

二、《资本论》创作结构的嬗变与对外贸易观211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对外贸易观214

第二节《资本论》关于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216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原理217

二、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关系的理论218

三、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理论223

四、国际价值论与价值规律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225

五、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的理论226

第三节 学习《资本论》,开创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新局面229

一、必须恰当估价、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地位与作用231

二、必须大力提高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237

三、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242

第七章《资本论》与财政理论248

第一节《资本论》中的财政理论248

一、《资本论》明确阐述的财政理论248

二、《资本论》对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启示257

第二节《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财政理论267

一、生产与分配、经济与财政相互关系的原理与社会主义财政分配267

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财政分配273

第八章《资本论》与金融理论299

第一节《资本论》对认识社会主义社会货币的必要性及其本质的重要启示299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保留货币的必要性300

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与货币本质学说及其对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启示308

三、关于货币本质的科学表述问题317

四、研究人民币的价值实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325

第二节 运用《资本论》揭示的纸币流通规律指导我国金融工作333

一、纸币流通规律的含义和作用333

二、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335

三、遵循纸币流通规律,指导纸币发行工作337

四、遵循纸币流通规律,充分发挥银行调节纸币流通的作用339

五、按照纸币流通规律要求,全面做好金融工作344

第三节《资本论》的再生产理论对银行工作的指导意义347

一、运用资本循环理论,认识资金运动规律,做好信贷工作348

二、以资本周转理论为指南,做好银行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的工作349

三、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规律,充分发挥银行的调节作用353

第九章《资本论》与会计理论357

第一节《资本论》的簿记理论与现代会计357

一、《资本论》中有关簿记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科学的簿记理论358

二、马克思的簿记理论对研究现代会计一系列根本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61

第二节 遵循《资本论》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原理,研究会计的对象365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原理,对会计的对象作了科学的分析与规定365

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370

一、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380

第三节《资本论》关于生产过程控制与观念总结的论断,揭示了会计的职能380

二、“观念总结”和“控制”是会计两项最基本的职能383

三、现代会计的产生,并没有改变会计所具有的 “反映”和“控制”的职能387

第四节《资本论》对完善会计方法的启示389

一、《资本论》明确地指出了会计对象与方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389

二、从会计对象出发不断地完善会计方法,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399

第十章《资本论》与统计理论409

第一节《资本论》关于统计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启示410

一、统计的性质410

二、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依据413

三、统计作为验证理论的标准419

四、统计的阶级性424

一、平均数法则的意义427

第二节《资本论》中的平均数法则427

二、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性429

三、社会经济现象的随机性430

四、平均数法则在认识社会经济规律中的作用431

五、平均数法则与抽象思维434

六、平均数法则的应用条件及其局限性436

第三节《资本论》中的统计分析439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439

二、对比分析441

三、动态分析443

四、因素分析446

五、综合平衡分析449

后记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