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创新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创新史
  • 黄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市:云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52206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创新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人类最壮丽事业的伟大理论基础1

第一章 通向科学真理的伟大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变革旧理论而树起的新的思想丰碑1

一、站在时代潮头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理论1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问世7

第二章 铸就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论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7

一、《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7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3

三、《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26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展开32

第三章 永葆科学理论的青春和活力--坚持根据时代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僵化马克思主义34

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35

二、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38

三、始终注意跟踪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43

四、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48

五、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确定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54

第二篇 列宁主义--引领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伟大旗帜61

第四章 牢牢把握历史的机遇--列宁“一国胜利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61

一、“实践比世界上任何理论上的争论更重要”62

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64

三、“世界革命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折点”67

四、俄国已经具有“建成社会主义”“必需而足够的一切”69

第五章 尊重实践开拓前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72

一、“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72

二、“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76

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79

四、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86

五、“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90

一、“新型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国家”95

第六章 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列宁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95

二、“全部工作都应该集中到改善机关上”99

第七章 锤炼严整的先进部队--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105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106

二、“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110

三、“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115

四、“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121

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果131

第八章 “伟大的创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31

一、“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32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35

三、“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38

一、“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142

第九章 “新的尝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142

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45

三、“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8

四、“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52

五、“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154

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6

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58

八、“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159

第十章 “跳出周期率”--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162

一、“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162

二、“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64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66

第十一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170

一、“我们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的军队”171

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74

三、“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178

第十二章 “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181

一、“实事求是”181

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85

三、“独立自主”187

第四篇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2

第十三章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理论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已有认识,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193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93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197

三、“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200

第十四章 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对国情超越阶段的认识误区,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3

一、“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这个设计好”203

二、“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206

三、“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09

第十五章 让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创造性地提出改革开放理论213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213

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217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21

四、“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23

第十六章 紧握“看不见的手”--邓小平理论突破了把“计划”与“市场”当做区分“社”、“资”标准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26

一、“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227

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31

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234

第十七章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邓小平理论突破了经典作家关于时代问题的论断,创造性地阐述了崭新的时代主题237

一、“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现在的观点是战争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238

二、“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241

三、“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244

第十八章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法宝--邓小平理论突破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学说的局限,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理论247

一、“再没有比‘一国两制’的办法更合理的了”248

二、“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250

三、“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253

第五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58

第十九章 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59

一、 透视时代: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战略智慧259

二、跨越历史:科学总结我们党80年奋斗,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必然结论263

三、固本强基:深沉思考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思想结晶268

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最新成果272

第二十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278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278

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时代课题281

三、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科学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作出了新的理论阐发292

第二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297

一、系统完整地阐发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旗帜鲜明地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和全国的指导地位298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从多方面“多领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理论302

第二十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313

一、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的创造性贯彻和运用314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16

三、努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320

第二十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原则324

一、着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25

二、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原则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327

三、把继承前人与突破陈规有机统一起来329

四、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330

后记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