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港大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本阪神道路公团编;铁道部基总局编译组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15043·6229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82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8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港大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建设前的情况1
第一节 南港的填海造地计划和概况1
1.1 大阪港的现状和作为贸易港的地位1
1.2 大阪港的前景和南港的作用4
1.3南港的利用计划5
第二节 通向填海造地的公路网的现状和联络公路的必要性5
第二章 建设组织8
第一节 公团组织8
1.1调查工作8
1.2南港联络桥建设部的成立8
1.3南港联络桥建设部的扩充8
第二节 委员会组织8
第三节 大阪湾岸公路9
2.2 桥梁方案10
2.1比较设计条件10
第二节 桥梁方案和隧道方案的比较10
第一节 调查概况10
第二篇 阪神高速公路公团的调查10
2.3 隧道方案22
2.4 比较30
第三节 桥梁形式的决定32
3.1 设计条件32
3.2 桥梁形式的比较33
3.3 悬臂桁架桥的初步设计34
3.4 斜拉桥的概略设计38
3.5 桁架骨架的决定41
3.6 吊跨长的决定49
第四节 地质调查52
4.1调查项目52
4.2 调查结果52
第五节 测量57
6.1航行量调查58
6.2停泊船舶调查58
第六节 船舶调查58
第七节 气象调查60
7.1 过去的气象记录60
7.2 在海港雷达塔做的气象调查62
第八节 关于洪积粘土层下沉特性的研究64
8.1 要点64
8.2 报告内容76
第九节 平时的微动测定80
9.1概述80
9.2测定位置80
9.3测定方法80
9.4测定结果80
9.5分析结果80
10.3 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5
10.5 可焊性及其有关的各种特性85
10.4 缺口韧性及其有关的各种特性85
10.2 各公司规格85
10.1概述85
第十节 炼钢厂的70公斤/平方毫米、80公斤/平方毫米级钢的现状和研制情况85
第十一节 钢结构厂中高强度钢的制造计划及实际成果的调查99
11.1 高强度钢制造计划的方案99
11.2 高强度钢制造的实际成果102
11.3 高强度钢研究成果102
12.4架设吊孔梁106
12.3固定跨和悬臂跨的架设106
12.2塔部架设106
12.1概述106
第十二节 架设施工方案106
第十三节 超高强度钢(HT70、HT80)钢材定性试验之一(板厚25,50毫米)108
13.1标准制定经过108
13.2 定性试验计划110
13.3 定性试验结果112
13.4 深缺口试验112
第十四节 超高强度钢HT70、HT80钢材定性试验之三(板厚75、100毫米)114
14.1HT70、HT80的极厚板114
14.2定性试验计划115
14.3 定性试验结果118
第十五节 对国外长大桥梁的考察138
15.1 阪神高速道路公团的考察138
15.2 南港联络桥正桥上部工程联合企业的考察140
第十六节 涂漆暴晒试验143
16.1 概述143
16.2 试验目的143
16.3 试验内容143
16.4 观察结果144
第三篇 设计153
第一章 正桥下部结构153
第一节 基础施工方法的选定153
1.1 概述153
1.2 持力层153
1.3 基础施工方法的比较153
第二节 沉箱稳定问题159
2.1平时的稳定159
2.2 地震时的稳定162
第三节 下部结构设计标准166
第四节 下部结构抗震设计方针172
第五节 箱体的设计176
5.1 刃脚176
5.2 作业室顶板176
5.3 侧壁、隔墙176
6.3 试验182
6.2 模型182
6.1概述182
第六节 顶板的光弹性试验182
6.4 结果和分析183
第七节 顶板设计184
7.1概述184
7.2 作用于中间支座的上部结构反力184
7.3 设计条件184
7.4 计算结果185
7.5 配筋185
第一节 设计概况192
第二章 正桥上部结构192
第二节 设计准备193
2.1 桁架的形状和基本尺寸193
2.2 立体计算193
2.3 次应力198
2.4 容许应力200
2.5 初步设计203
2.6 地震荷载209
2.7 风荷载230
2.8 桁高比较237
第三节 设计标准247
3.1 上部结构设计标准247
3.2 上部结构抗震设计指针259
3.3 上部结构抗风设计指针262
3.4 安装上部结构用的排架抗震设计指针266
第四节 试验267
4.1 风洞试验267
4.2 南港联络桥的抗风调查270
4.3振动试验273
4.4 节点板的试验276
4.5 超高强度钢的曲屈试验281
第五节 技术设计286
5.1概况286
5.2 箱形截面的角接头286
5.3 有关节点板的研究292
5.5 与架设有关的处理方法296
5.4 钢桥面板支座的调整296
5.6 主桁设计299
5.7 平联设计319
5.8 钢桥面板、纵梁330
5.9 横梁333
5.10 塔338
5.11 桥门架345
5.12 横联346
5.13 支座347
5.14 铰部355
5.15 预设拱度360
5.16 附属结构物361
5.17 设计方法上存在的问题366
第三章 涂漆369
第一节 涂漆系统的选定369
1.1 涂漆设计的条件369
1.2 主桁369
1.3 钢桥面板里面371
1.4 支座371
第二节 涂料规格372
第四篇 施工375
第一章 正桥下部基础375
第一节 施工概况375
1.1 概况375
1.2 工程规模375
1.3 施工经过375
4.1施工计划376
第四节P2(筑港侧)沉箱376
第三节 调查试验376
2.2 P3沉箱376
2.1P2沉箱376
第二节 施工合同376
4.2 临时设备384
4.3 围堰、临时挡土工程及拆除障碍物394
4.4 地基改良396
4.5 抽水井工程401
4.6 喷浆隔水墙405
4.7 沉箱工程408
4.8 桥墩工程412
4.9 施工管理412
第五节P3(南港侧)沉箱417
5.1 施工计划417
5.2 临时设备417
5.3 地基改良426
5.4 筑岛工程及临时护岸434
5.5 抽水井工程440
5.6 沉箱工程443
5.8 施工管理448
5.7 桥墩工程448
第六节 下部工程总结454
1.2 进度456
第二节 合同456
2.1 最初合同456
1.1 概述456
第一节 施工经过456
第二章 正桥上部结构的制造456
2.2 修改合同463
2.3 款额分批支付463
第三节 各种试验464
3.1 焊接工艺试验概要464
3.2 焊接工艺小型试验464
3.3 焊接施工的中型试验471
3.4 焊接施工大型试验476
3.5 宽板试验506
3.6 应变时效影响的研究510
3.7 关于HT80由实际荷载引起的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513
3.8 电镀栏杆及中央分离带的试制518
第四节 工厂制造桁架522
4.1 制造计划书522
4.2 材料525
4.3 放样527
4.4 板材下料及划线534
4.5 切割和加工534
4.7 组装535
4.6 钻孔535
4.8焊接施工539
4.9 修整549
4.10 试装551
4.11 钢板实况556
4.12 制造管理559
4.13 构件精度576
4.14 试装精度582
4.15 高强度螺栓588
4.16 栏杆、中央分离带597
4.17 工厂涂漆599
4.18 高强度钢施工的概论606
第五节 支座的制造612
5.1 预备性的研究613
5.2 铸钢件的制造614
5.3 锻钢件的制造615
5.4 检查方法及检查记录615
5.5 涂漆、电镀、金属喷镀618
第三章 正桥上部结构架设623
第一节 架设过程623
第二节 合同623
第三节 各种试验623
3.1 膨胀砂浆的试验623
3.2 高强度螺栓试验634
第四节 架设644
4.1 架设计划概述644
4.2 临时设备及其他各种临时设施647
4.3 有关架设的计算660
4.4 安装中间支座665
4.5 架设塔部671
4.6 架设固定桁梁680
4.7 架设吊孔梁710
第五节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755
5.1 概述755
5.2 高强度螺栓施工控制的基本想法755
5.3 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要领(摘要)758
5.4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结果764
第六节 安装误差的控制768
6.1 概述768
6.2 理论变形量768
6.3 架设误差的容许值770
6.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772
6.5 端部承压部分的安装772
6.6 误差测定结果772
7.2 沉箱的下沉测定783
第七节 各种测定783
7.1塔部排架的内力测定783
7.3 吊孔梁的应力测定785
第八节 安全管理791
8.1 概述791
8.2 规定重点事项792
9.1工序计划793
9.2 实际工率793
第九节 工序793
8.3 组织图793
第十节 架设总结796
第五篇 维修管理800
第一章 维修管理800
第一节 概述800
第二节 日常保养维修800
第三节 紧急时措施800
第四节 管理体制801
第二节 涂漆用脚手架802
第二章 管理用的设备802
第一节 检查用通道及阶梯802
第三节 升降机804
第四节 观测装置805
4.1 设置目的805
4.2 观测装置的概要805
4.3 地震观测装置805
4.4 观测风的装置806
4.5 交通管理用观测装置806
第五节 航空灯807
第六节 航道标志808
第七节 防止结冰的设备808
第八节 管理事务所808
资料809
正桥上部结构钢材数量总表809
特殊说明书810
上部结构设计图选集822